江苏南京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九级物理国庆假期作业.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1525388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京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九级物理国庆假期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南京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九级物理国庆假期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南京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九级物理国庆假期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京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九级物理国庆假期作业.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秣陵初中初三物理国庆作业12008年 8月17日下午,北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的决赛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进行,我国选手唐宾、金紫薇、奚爱华、张杨杨最终以6分16秒06的成绩,夺得该项目金牌。赛艇的桨可看成一个杠杆。若把杠杆按省力杠杆、等臂杠杆和费力杠杆进行分类,赛艇的桨属于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无法确定2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B将书包背上楼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用力将铅球掷出3.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3题图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

2、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4下列关于力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5学校国旗旗杆下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6王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秒。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哪个值A3W B30W C300W D3000W7林雨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002J BO2J C2J D20J8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越

3、快,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9题图C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9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A.小明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10如图,O为支点,在A端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杠杆为A.一定省力 B.一定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D.都有可能11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 = W2,1 =2 B. W1 = W2,

4、1 2C. W1 2 D. W1 W2,1 21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支点为O,在已调平的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一些钩码,每一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边各拿走一个钩码,杠杆将 ( ) A仍保持平衡并静止 B不平衡,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C不平衡,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D仍保持平衡,但要转动13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A3000J B500J C150J D0J14超市的自动扶梯把小明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小明的 (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

5、大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15水平地面上一静止木箱重800N,某人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前进10m,撤消推力后木箱又继续前进了2m,全过程中,水平推力做功 _ J,重力做功 _ J。16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杠杆.图中, 剪刀是省力杠杆;理发时应选用 剪刀.(选填“甲”或“乙”)17如图是一种健身器械,AOB可视为一个杠杆,0是它的支点。 (1)小明用力向下拉杠杆时,重物被抬起此时AOB是一个_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他想更容易抬起重物,应该将手_ _ (选填“靠近”或“远离”) O点,这是因为增大了_ _18在“512汶川地震”

6、抢险救灾前线,一辆柳州市生产的装载机5s内将一块重20000N的巨石匀速举高3m,装载机的举力对巨石做功为_J,举力做功的功率为_W.19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集装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集装箱做的功是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20. 汽车在匀速爬坡的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1.如下左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22.在下中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23如上右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

7、,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Fl和F2的力臂l1和l2。24. 如图16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图17O图16OBA(3

8、)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7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4)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16,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_ ;_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

9、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25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下:(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小球

10、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反映出来的,这里用到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或“转化”);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来分析,并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其中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的能转化为能。26.小明想粗略地测出自己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得功率。他用刻度尺量出自己握拳时手臂的长度作为做引体向上时上升时的高度,并测出自己连续拉上去的次数和时间填入下表,请再空格出补上相应的数据。 臂长lm体重GN拉上去的次数克服重力所做的总功WJ时间ts功率Pw0.650051227.小雪和小红在“测定滑轮组机械

11、效率”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的位置.(1)小红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升高,并由 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 的高度为0.2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钩码重/N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10.40.20.2100(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后小红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它的

12、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小强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答: 。28某汽车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是6104W 。汽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了2000m 。求:(1)汽车牵引力在这段路程中做的功是多少J?(2)汽车牵引力为多少N?30.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一同学重500N,P点为重心,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O.4m某次测试中,他1min内完成30次俯卧撑。求: (1) 俯卧撑中的动力臂、阻力臂。(2)将身体匀速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3)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的功。(4)该同学在lmin内的功率33.(6分)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N, 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lm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计算题用纸张做好粘贴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