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物理 12.1 温与内能 教案二 沪科.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1525340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级物理 12.1 温与内能 教案二 沪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级物理 12.1 温与内能 教案二 沪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级物理 12.1 温与内能 教案二 沪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级物理 12.1 温与内能 教案二 沪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级物理 12.1 温与内能 教案二 沪科.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度与内能 课型新授课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地关系。2. 知道一般情况下,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3. 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会用公式Q = cmt计算热量。4. 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子动能和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热量公式:Q = cmt难点:认识内能及相关定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教学过程(教与学双方活动设计、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一、引入新课: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势能,我们是如何判

2、断的?结论:机械能的存在可以凭肉眼判断,即它是一种外部形式的能量。2、一杯开水可以烫伤人体,说明它具有能量,就像各种燃料燃烧时产生热一样,这种能量的存在,你可以凭肉眼看到吗? 结论:一般凭肉眼是不能判断的,但可以通过其他感官发现,即它是一种内部形式的能量。二、新课学习:1、探究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的关系。(1)阅读课文并讨论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之间的联系。(2)归纳统一结论并完成填表:对象物理量分子间(内部)物体间(外部)动能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同物体动能: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异分子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即分子动能不为零异机械运动包括静止,即物

3、体动能在物体静止时为零势能同分子势能:分子间由于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产生的能量同弹性势能拉伸时各部分之间相互吸引(弹簧直观演示)压缩时各部分之间相互排斥(弹簧直观演示)重力势能物体与地球之间相互吸引异分子间作用力异物体间作用力2、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 物理量项目内能机械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势能之和物体动能、势能之和关系内能不为零可以为零3、探究温度与内能的关系:(1)完成演示实验P57“墨水扩散”并分析内能的变化情况。(2)归纳结论:对于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3)提出疑问:内能增大,物体温度一定上升吗?(提示学生,回忆六种物态变化吸热与放热的情况) 学生讨论并举例反驳:一

4、杯热水与半杯热水相比,前者内能大于后者。水沸腾时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一块0的冰刚熔化成水,温度仍是0,但内能增大了。(4)教师小结:内能增大,物体温度不一定升高。因为内能大小是由温度、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4、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1)从生活实例引入:冬季,同学们常用热水焐手、焐脚,从热水吸收热量,使手脚暖和起来。这采用的是什么方式?热传递(2)学生阅读并分析P57图12-18,然后举出生活中其他例子:烧水、冬季夜间养鸡场彻夜点灯、晒太阳(3)师生小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5、热量及计算:(1)热量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变化的内能。(2)热量

5、公式:Q = cmt(3)例题解析P586、“生活物理社会”(1)学生阅读(2)布置课外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发动机的冷却三、巩固小结:(1)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2)课堂练习:WWW的1、2(3)补充练习:物体内部 做无规则运动的 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把冷水导入热水中,结果是热水变凉了些,冷水变热了些,这是利用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是1:2,质量之比是2:3,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在质量是500克的铝壶里装了2千克水,把这壶水从15加热到100,铝壶和水总一共吸收了多少热量?(有关比热请查书)四、布置作业:WWW的3、4授后小记:授课日期 月日-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