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物理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学案 沪科.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1519848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物理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学案 沪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级物理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学案 沪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级物理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学案 沪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级物理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学案 沪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物理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学案 沪科.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学习目标 1.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2. 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3. 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课前准备 1 收集信息请你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各个方面)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运动的世界活动1:请看教材图2-1图2-3,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说明了什么

2、?_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_二、运动的描述活动2:阅读课本19页内容,思考:(1)诗人画家音乐家如何赞美运动的?(2)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阅读课本上的“交流与讨论”思考:为什么小明没有看见花花跑动却说花花跑得真快呢活动3:探究“什么是运动和静止?”讨论: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书包呢?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你对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了吗?分析

3、: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以树木做参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填一填1.机械运动: 叫机械运动,称简称 2.参照物: 叫参照物3.静止: 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活动4:阅读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课本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填一填运动和静止是 的,与 有关。 说 明本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世界的美好,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音像资料效果更好本环节意在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让学生分析生活实例,为“

4、参照物”做下铺垫本环节采用设疑,提问讨论的方法,要完全交给学生,可采用小组互相置疑,在矛盾碰撞中理解“参照物”,从而明白分析运动静止是离不开参照物的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分析的结果是不同的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会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3.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4.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课前准备 2 家庭实验:请你测量:1、你的拇指指甲的宽度,中指和手臂的长2、你的脉搏跳动一次

5、的时间,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测量单位活动1:阅读课本p21p22思考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要制定国际单位制?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你会吗?50 nm= m 5 h= s观察三角板和米尺看看1cm.,1dm,1m究竟有多长?填写单位:啤酒瓶高29 珠峰高8.84 二、测量活动 活动2:想一想 为什么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物体?说说你了解的测量工具:活动3:1.阅读课本P23, 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后,测量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并填表。 2.练一练:.如图2-2-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

6、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图2-2-2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填一填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选: 会放: 会读: 会记: 值+ 值+ 活动4:完成活动2长度估测和课后作业1, 完成活动3时间的测量, 完成课后作业4三、测量误差 :活动5:阅读P25信息窗,交流并思考:你与其它同学对比测量数据,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不同?怎样才能减小误差?李明同学对于同一物体进行五次测量,记录如下:15.2cm 15.1cm 15.3cm 17.3cm 15.3cm 其中有一次测量明显错误,它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 填一填1. 叫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 说 明本环节意在通过学

7、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及练习达到以下目的:知道常见长度,对单位大小有个感性认识本环节教师可以出示不同的测量工具例如,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让学生了解要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并不是越精确越好。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学生在做测量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和记录数据中的错误,并注意纠正,总结及巩固练习,用实物投影效果好。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估测”记“特殊的测量方法”-以多求少法,应注意不仅让学生说出结果更要说出所采用的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效果会更好本环节采用交流讨论的方式完成,注意让学生区分“误差”和“错误”6用心 爱心 专心第三节 快与慢学习目标 1知

8、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够科学的判断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课前准备 3 家庭实验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用表测出你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 2.自带物品玩具汽车、手表3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活动1:把你家庭实验测的数据和同学们的相比较,讨论以下问题:1.你和同学谁从家到学校运动的快?2.你认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需比较什么物理量?3.如何比较这两个物理量,更容易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4.认真观察图和同学讨论:图甲是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图

9、乙是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活动2:阅读教材第26页,第一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速度是指 ,它是采用 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2.公式为 。3.国际单位制中是 ,常用单位有 。4.请试着推导出它们的换算关系1m/s= Km/h。5.计算出你上学路上的速度,并与同学比较运动的快慢。6.速度的变形式为: 、 。活动3:测量你带的玩具汽车的速度原理:需测量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活动4:阅读教材第27页,信息窗的内容,了解其他测速度的方法。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活动5:回忆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各种物体运动的特点,思考以下问题。1.按照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可把物体的运动分为哪两类

10、?你能举出实例吗?2.在直线运送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又可分为哪两类?你能举出实例吗?3.观察图2-25,并计算出速度。你能判断出汽车做的什么运动吗?它的运动有有什么特点?4. 观察图2-26,并计算出速度。你能判断出天鹅做的什么运动吗?它的运动有有什么特点?5.你上学路上的运动是怎样的?我们求出的速度是你上学路程上的什么速度?说 明复习巩固路程、时间的测量;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习兴趣,也容易让学生找出比较快慢的两个因素。巧合的话,有的路程、时间相同,可以降低比较快慢的难度。既巩固公式的计算,又明确速度大小和运动快慢的关系。教师提供直尺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物理来源于生活细心的观察。第四节

11、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学习目标 1、学习采用将路程或时间分成若干段的方法来研究速度的变化。2、认识科学探究活动。3、培养对物体运动快慢判断的能力。课前准备 1收集信息在乘车时,认真观察、体验汽车的行驶情况,通过速度仪记录下当时的速度。2.自带物品手表3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如下图,一辆小车从斜面上滑下M问题:小车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呢?二、猜想与假设: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做出的猜想是: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1、制订计划: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要想研究小车在斜面上速度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把斜面 ,然后分别测量小车运动的 ,再利用速度公式 计算出小车的 。(在上图画出示意图)因为要计算小车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 和 ,我们要选择的实验器材是 。2、思考:1)、小车运动的距离是哪一段呢?请你在右图中标出来2)、在我们分的时候,你是把时间分成两段还是把路程分成两段?在图上标出来并写上分得的大小。3)、你是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