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单元ICU的康复护理和早期康复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1513183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9.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监护单元ICU的康复护理和早期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重症监护单元ICU的康复护理和早期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重症监护单元ICU的康复护理和早期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重症监护单元ICU的康复护理和早期康复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重症监护单元ICU的康复护理和早期康复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症监护单元ICU的康复护理和早期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监护单元ICU的康复护理和早期康复(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hysicalTherapy物理治疗学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DeptofRehabTherapeutics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 康复治疗学精品课程系列之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2020 5 8 3 下尿路解剖 下尿道排尿与排尿控制的外周部分主要由膀胱逼尿肌 尿道括约肌 后尿道平滑肌 盆腔与尿道周围横纹肌组成 2020 5 8 4 2020 5 8 5 2020 5 8 6 逼尿肌 实际上是富含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 只是在膀胱出口处才不太规则的分为三层 其他部位无明显肌肉层次 2020 5 8 7 逼尿肌 2020 5 8 8 尿道括约肌 功能性内括约肌和解剖

2、学外括约肌 内括约肌 可塌陷的近端尿道和膀胱颈随膀胱储尿量增加 内括约肌不断增高压力 从而使近端尿道压力高于膀胱内压力 膀胱收缩时 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括约肌向上向外牵拉 使其扁平结构转变为圆形结构 阻力下降 外括约肌 横纹肌 收缩使尿道阻断 2020 5 8 9 2020 5 8 10 下尿道神经支配 膀胱储尿和排尿控制传出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 2020 5 8 11 下尿道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来自脊髓T11 L1 2发出纤维经腹下神经到达腹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分布到平滑肌 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使以 肾上腺素能受体为主的膀胱颈平滑肌与尿道内括约肌收缩 使以 受体为主的

3、逼尿肌松弛而抑制排尿 2020 5 8 12 下尿道神经支配 副交感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自脊髓S2 4节段发出随盆神经至膀胱丛 与膀胱壁的器官旁神经节或壁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发出节后纤维支配逼尿肌 逼尿肌具有胆碱能受体 副交感神经分泌乙酰胆碱与其结合 使膀胱逼尿肌收缩 尿道内括约肌舒张而排尿 2020 5 8 13 下尿道神经支配 躯体神经主要由第2 4骶神经组成阴部神经支配尿道外括约肌 使其收缩并维持其紧张性 2020 5 8 14 2020 5 8 15 2020 5 8 16 下尿道神经支配 受体分布 受体分布在膀胱基底部及后尿道 兴奋使该部位平滑肌收缩 膀胱出口压力增加 受体分布于膀胱体

4、 平滑肌舒张胆碱能受体 分布于逼尿肌 使逼尿肌收缩 2020 5 8 17 膀胱体 膀胱基底部 前列腺 外括约肌 A 交感神经激动 受体 使膀胱基底部收缩B 交感神经激动 受体 使膀胱体舒张C 胆碱能受体激动 出现排尿 A B C 贮尿期 2020 5 8 18 下尿道神经支配 SCI后受体变化平滑肌失神经支配后 敏感性增高 失神经超敏 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增高 受体分布和密度变化 受体减少 受体增加 使膀胱顺应性降低 2020 5 8 19 下尿道神经支配 传入神经A 纤维 感受膀胱扩张刺激 正常排尿 C类纤维 沉默纤维 不感受膀胱扩张刺激 但可感受膀胱壁的化学和冷刺激 2020 5 8 20

5、 中枢性排尿反射 脊髓内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接受较脑干及大脑皮质高级中枢的调节 膀胱胀满感觉经薄束上行达脑干及大脑皮质 自这些中枢下行的纤维 经锥体束及锥体外系下行 调节脊髓排尿初级中枢 2020 5 8 21 中枢性排尿反射 脑干内排尿中枢对脊髓排尿反射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排尿开始后 膀胱感受压力的刺激已在维持排尿反射所需的阈值之下 此时 脑干的排尿中枢作用为维持和促进逼尿肌的继续收缩及尿道膜部括约肌松弛 使膀胱完全排空 2020 5 8 22 2020 5 8 23 2020 5 8 24 病因 脑血管意外1周 60 有尿失禁3 6个月 21 42 6 12月 15 尿动力学 逼尿肌反射亢进及无

6、抑制性收缩最常见 2020 5 8 25 病因 帕金森病72 患者有膀胱功能障碍逼尿肌反射亢进及无抑制性收缩 72 100 少数逼尿肌 括约肌失协调但大多数括约肌功能正常 2020 5 8 26 病因 多发性硬化 MS 6 的MS首发症状为排尿障碍 其中50 需要随访 50 需要治疗 最终会影响50 男性和80 女性功能障碍类型难以分类 累计范围广 且此疾病不断变化 2020 5 8 27 病因 多发性硬化 MS 研究报道 86名有症状的MS 49 尿失禁 32有时或偶尔尿失禁 19 尿潴留症状相同 而排尿障碍可能不同 可以表现为从逼尿肌无反射到逼尿肌反射亢进50 逼尿肌反射亢进 20 逼尿肌

7、无反射 2020 5 8 28 病因 骶髓上SCI脊髓休克期 逼尿肌无反射无抑制性膀胱收缩在6 8周腱反射恢复时出现 无抑制性膀胱收缩不断增强 残余尿减少有认为 残余尿少于20 时为膀胱平衡 但这种膀胱平衡需要膀胱内高的压力 这将会导致肾脏损害 96 逼尿肌 括约肌失协调 2020 5 8 29 病因 骶髓SCI逼尿肌无反射高顺应性无收缩性膀胱尿道外括约肌去神经尿道内括约肌失弛缓 排尿时尿道内括约肌不开放 因支配尿道内括约肌的交感神经中枢相对完整 但交感神经与骶髓内的副交感神经联系中断 不能产生协调活动 尿道外括约肌失弛缓 见于骶髓内阴部神经中枢不完全性损伤时 2020 5 8 30 2020

8、 5 8 31 病因 周围神经损伤膀胱丧失感觉过度充盈 膀胱膨胀 残余尿增加大膀胱 平均635ml 最大可达1500ml 2020 5 8 32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尿失禁尿潴留 2020 5 8 33 2020 5 8 34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上运动神经元膀胱完全性不完全性下运动神经元膀胱完全性不完全性 2020 5 8 35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感觉麻痹性膀胱运动麻痹性膀胱自主性膀胱反射性膀胱无抑制性膀胱 2020 5 8 36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C型在排尿过程中具备大脑控制下随意放松尿道外括约肌的能力 常见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型约10 15 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失去尿道外括约肌皮层控制 可用

9、Crede腹部挤压 用力屏气及叩击法达到协同反射性括约肌放松 2020 5 8 37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Q型多为完全性四肢瘫 无皮层控制及尿道外括约肌的脊髓协同放松 无正常手功能实施自我导尿 不能通过随意的或会阴的刺激使膀胱排空 导尿仅能由护理人员完成P型无尿道外括约肌的皮层及脊髓协同控制 但具备正常的手功能可以进行间断自我导尿和肛门牵伸以排空膀胱 多为完全性截瘫 2020 5 8 38 评定 神经方面的病史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泌尿系评定 2020 5 8 39 泌尿系评定 上尿路与下尿路根据疾病是否累及上尿路而选择例如 髋关节置换 可不进行上尿路检查SCI患者 排尿时膀胱压力较高 则需全面检查

10、necessary 检查频率根据病情变化而定SCI后5 10年一般认为要每年至少检查1次 此后可隔年检查 有证明SCI后20年膀胱功能还会发生变化 因此可考虑年年进行检查 耻骨上造瘘或留置导尿 则要每年膀胱镜检查排除结石和肿瘤 2020 5 8 40 泌尿系评定 上尿路检查方法静脉造影B超24h肌酐清除率QuatitativerenalscanCT 2020 5 8 41 泌尿系评定 下尿路检查方法膀胱造影血尿 症状性UTIs复发 伴促结石形成的有机物 即奇异变形杆菌 无症状的菌尿复发 泌尿系的脓毒症 尿潴留或失禁 长期留置导尿 膀胱镜留置导尿4 6周才去除或改为其他治疗方法时 可以发现影像学

11、遗漏的结石尿动力学 2020 5 8 42 尿流动力学 尿流动力学是依据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检测尿路各部压力 流率及生物电活动 从而了解尿路排尿功能及机制 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2020 5 8 43 用途 残余尿初始膀胱反射最大膀胱容量尿流率括约肌情况逼尿肌情况膀胱冲洗 2020 5 8 44 2020 5 8 45 尿流率 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量主要反映排尿过程中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相互作用的结果 即下尿路的总体功能情况 参数 最大尿流率 尿流时间及尿量尿流率受性别 年龄和排尿等因素影响 2020 5 8 46 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膀胱内压 直肠内压 腹压 及逼

12、尿肌压 膀胱压 直肠压 正常测定为 无残余尿 膀胱充盈期内压0 49 1 47kPa 顺应性良好 没有无抑制性收缩 膀胱最初排尿感觉时的容量为100 200ml 膀胱总容量400 500ml 排尿及中止排尿受意识控制 2020 5 8 47 尿道压力分布测定 最大尿道闭合压4 90 12 75kPa 女性5 88 6 87kPa 功能性尿道长度男性为5 4 0 8cm 女性为3 7 0 5cm 2020 5 8 48 括约肌肌电图 用表面电极置入肛门 测定肛门括约肌肌电活动 或用针式电极经会阴部直接插入尿道外括约肌 记录肌电活动 从而了解在逼尿肌收缩时尿道外括约肌的协调性活动 正常排尿周期中

13、膀胱充盈期间 尿道外括约肌呈持续活动 排尿时肌电活动突然中止 排尿完毕 肌电活动重新出现 病理情况可见 逼尿肌收缩时 括约肌肌电活动同时增强 即逼尿肌 括约肌协同失调 膀胱充盈过程中 突然出现括约肌肌电活动静止 患者出现不自主漏尿 2020 5 8 49 2020 5 8 50 2020 5 8 51 2020 5 8 52 治疗目标 预防上尿路并发症 肾功能恶化 肾积水 肾结石和肾盂肾炎预防下尿路并发症 膀胱结石 膀胱炎膀胱输尿管返流建立膀胱管理方案 回归社区 2020 5 8 53 失禁型障碍治疗 此型相当于传统分类的无抑制性膀胱 部分反射膀胱 尿流动力学分类中逼尿肌反射亢进 括约肌协同失

14、调 逼尿肌无反射 外括约肌失神经 治疗原则 促进膀胱贮尿和彻底排空 2020 5 8 54 抑制膀胱收缩 减少感觉传入 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制剂减少膀胱收缩能力 青光眼 肠梗阻 妊娠禁用神经阻断或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行为治疗用于认知障碍患者 制定排尿方案同时进行必要的膀胱训练 每隔 天排尿间隔时间增加10 5分钟 直至合理的间隔时间为止 2020 5 8 55 增加膀胱出口阻力 使用 肾上腺素能药物和 受体阻滞剂 如麻黄素25 100mg 日 丙咪嗪儿童25mg睡前 成人100 200mg 日 高血压 心绞痛 甲亢禁用 手术治疗如人工括约肌植入 需在发病后半年至少年后确定括约肌功能不能恢复患者才能

15、使用 生物反馈 有规律排尿刺激等行为治疗 2020 5 8 56 其它 抗利尿激素应用外部集尿器间歇和持续性导尿尿流改道术 2020 5 8 57 潴留型障碍 相当于传统分类的感觉及运动麻痹性膀胱 自主性膀胱及部分反射性膀胱 尿流动力学分类中逼尿肌无反射 外括约肌痉挛 逼尿肌反射亢进 合并内 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或痉挛 治疗原则 促进膀胱排空 2020 5 8 58 增加膀胱内压与促进膀胱收缩 行为治疗 目的为保持规律的排尿 减少残余尿量 100ml 维护膀胱输尿管的瓣膜功能 避免返流 减少泌尿系感染 2020 5 8 59 手法 Crede法手法 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 以避免耻骨上加

16、压尿液返流引起肾盂积水 屏气 Valsava 增加腹压 50cmH2O 膀胱反射 促进或引发反射性收缩 寻找触发点 如牵张 叩击耻骨上 会阴区 大腿内侧 挤压阴茎 肛门刺激等 手法中以坐位 站位排尿较为有利 2020 5 8 60 增加膀胱内压与促进膀胱收缩 药物治疗 胆碱能制剂氨基甲酰甲基胆碱 40mg 100mg 日 增加膀胱内压促进排尿 溃疡病 哮喘 甲亢 肠梗阻禁用 支持治疗 间歇或留置导尿管 电刺激 作用于膀胱及骶神经运动支 可采用经皮电刺激或直肠内刺激 2020 5 8 61 减低膀胱出口阻力 解除梗阻 如根据不同原因作前列腺切除和尿道狭窄修复或扩张 尿道内括约肌 经尿道膀胱颈切除和YV膀胱颈成型术 药物治疗采用 受体阻滞剂 降低膀胱出口压力 尿道外括约肌 尿道扩张 阴神经阻滞和尿道外括约肌切开术均有效 药物治疗可采用baclofen 2020 5 8 62 间歇性导尿 每 小时导尿一次 或据摄入量定膀胱容量300 500ml 配合饮水控制 残余尿少于80ml时 可停止导尿 间歇导尿可教育患者采用清洁间歇导尿 导尿管生理盐水冲洗即可 并不增加感染发生率 2020 5 8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