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融安(2014年).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1503103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60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日融安(2014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今日融安(2014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今日融安(2014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今日融安(2014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今日融安(2014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今日融安(2014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日融安(2014年).doc(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日融安(2014年)地情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理坐标:北纬24462534,东经1091310947),属柳州市辖县,北邻三江侗族自治县,东连永福县,东北与龙胜各族自治县及临桂县接壤,东南接鹿寨县,南与柳城县毗邻,西与融水苗族自治县交界。融安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北温带以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光、热、雨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9.0,年平均雨量1942.5毫米,无霜期295天。建置沿革融安县历史悠久,原与融水苗族自治县同属融县。县境古为百越地。秦属桂林郡琳州峒。汉、两晋、南宋属潭中县。南齐析潭中县置齐熙郡、齐熙县(郡县治所均在今融水县

2、融水镇),为县境建制之始。南梁属东宁州。隋初属融州义熙县,隋末属始安郡义熙县。唐属融州融水县。五代十国(南汉范围)、宋、元因之。明初撤融水县并入融州,降融州为融县,属柳州府,清、民国因之。1949年11月22日融县获得解放,同年12月18日在融乐镇(今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成立融县人民政府,属柳州专区。1951年月21日,融县县治由融乐镇迁至长安镇。1952年8月,融县属宜山专区。1952年月日,因融县与本省“容县”同音,广西省人民政府下文将融县改名为融安县(52省民字37号文)。1952年11月1953年3月,融安县先后划出部分区域归新成立的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后更名融水苗族自治县)。1958

3、年6月,融安县属柳州专区(后更名柳州地区)。2002年9月29日,国务院以国函200288号文批准对柳州地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柳州地区,融安县划归柳州市管辖。面积、人口、民族、语言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900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县总户数10.6万户,总人口32.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34万人,非农业人口10.25万人;男17.34万人,女15.25万人。年末常住人口29.23万人。全县聚居19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5个,即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4.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4.8%。少数民族人口以壮族居多,人口11.8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6.3%,占

4、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81.03%。官方语言为柳州话(桂柳话)。县城附近及浮石、大良、潭头、东起、沙子等地的部分区域居民使用百姓话,俗称“土拐话”,为当地乡下的交流语言。县内还有相当部分原住民使用壮话。另外,县内大良、潭头等地的部分居民使用龙南话(属客家话系列)、阳山话(属粤语系列),潭头龙官村一带的部分居民使用“龙官军”话(属混合型汉语方言)。行政区划全县12个乡镇(其中,6个镇:长安镇、浮石镇、泗顶镇、板榄镇、大将镇、大良镇,6个乡:雅瑶乡、大坡乡、东起乡、沙子乡、桥板乡、潭头乡)、137个村民委员会、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27个村民小组。县治长安镇坐落在融江河畔,水陆交通便利,是柳州北部

5、三县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历来是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中心区域和商品集散地,为近代广西“四大名镇”之一,素有“小柳州”之美称,南距广西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城市柳州市120公里,东离以“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桂林140多公里,美丽的融江象一条蜿蜒的彩带穿城而过。2014年,融安县城镇化率34.28%。县城建成区面积10.41平方公里。生态环境 全县森林覆盖率79.2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2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8平方米。融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继续保持国家地表水类以上水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交通通讯交通 融安县交通便利,铁路、公

6、路、水路交通都十分发达。县城开通公交车,县城到浮石镇、大良镇、大坡乡等地有公交车线路。2014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48773辆,其中:汽车15899辆,摩托车32760辆,其他114辆。铁路 枝柳铁路从北往南贯穿县境4个乡镇,设有4个站点,在县城设有枝柳线广西段最大的客运、货运火车站,2009年4月1日,南宁铁路局正式开行南宁至融安T8726/5次旅客列车,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出行。目前,经停融安站的列车往北可直通洛阳、襄樊、张家界、怀化、重庆、成都等城市,往南可达柳州、南宁、湛江、广州等地,铁路交通非常便利。公路 公路209国道、306省道贯穿县境。全县12个乡镇都通公路,其中10个乡镇通

7、水泥路。135个村通公路,其中,123个村通水泥路,全县123个行政村实现等级公路开通,行政村通达率89.78%。全县1267个自然屯通公路,其中通水泥路502个自然屯。航运 融江航道上可达贵州从江、榕江,下可到柳州、梧州、广州,常年可通航100300吨级货船。通讯 县内通讯发达,县、乡都安装程控、移动电话,移动通讯在全县范围内实现无缝覆盖。136个村民委通宽带。名优特产融安县著名的名优特产有:金桔、罗汉果、板栗、沙田柚、香菇、木耳、竹笋、小洲头菜、茶油、竹木制品等,其中金桔、罗汉果、香菇、竹笋、竹木制品是历年大宗林果产品。融安大部分乡镇在山区,林区盛产香菇、木耳、冬笋、苦蕨等味道鲜美的野菜,

8、这些营养丰富、品味纯正的绿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融安金桔 融安地处广西北部,山多地广,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发展柑橘类水果生产,是全国金桔主要产区之一。在全国金桔产区的五省六县中,融安金桔的面积、产量、品质均列首位,并且逐渐形成品牌,曾多次进京被指定用于接待外宾,远销到越南、泰国、俄罗斯和韩国、朝鲜等国,融安因此享有“中国金桔之乡”的盛名。融安金桔色泽金黄,果质好,味道清甜,口碑很好,尤其是融安“滑皮金桔”以皮脆、味甘、汁多著称,是金桔中的极品。融安金桔于1993、1994年获广西优质果品奖,1999年获广西优质果品评比一等奖,2003年柳州市优质柑桔评比中被评为优质果品特等奖。2004年,

9、融安金桔生产基地通过广西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的认定。2005年“融安金桔”取得广西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7年,“融安金桔”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009年,融安金桔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农业成就展中作为精品展出。2010年,融安县被认定为第一批广西农业(柑桔)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2011年“融安金桔”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并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融安是全国唯一的金桔农业标准化项目示范县,是制定金桔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融安金桔”已抢占了国家级层面的战略制高点。融安金桔主要有“普通金桔”和“滑皮金桔”两种。融安县培育的普通金桔“融选三号”以果大、皮薄、风味浓甜、少核

10、而作为融安的主栽品种,于1985年在全国金桔技术研究会上,获全国评比第一名,其系列产品被列为自治区“星火”发展计划。“滑皮金桔”果皮油胞稀细下沉而光滑,外果皮薄似有蜡质,中果皮厚,肉质结构紧密,质地脆滑清甜无酸辣味,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近年来融安重点大力发展的优良品种。融安罗汉果罗汉果味甘、酸,性凉,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罗汉果服用方法非常简便,煎水、冲泡饮用或直接嚼着吃均可。融安罗汉果出自大山,产量大、果质好,清纯甜美,可泡茶,润心脾;可入药,治咳嗽,功效好。融安是广西三个罗汉果产区之一,也是柳州市唯一的罗汉果主产区,北部乡镇的农民栽培罗汉果已有多年的

11、历史,罗汉果已成为融安县重要的特色产品,畅销区内外并出口国外。融安“小洲头菜”味香肉脆,味道独特,且物美价廉,畅销区内外,倍受消费者青睐。融安竹凉席由于其竹质优良,工艺精美,已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并且,融安的竹凉席厂家已出国发展,在越南、泰国等国办厂。特色美食网油烧炙 是融安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特色美食之一,味香爽口,筵席上的佳肴,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外貌似油炸丸子,呈褐色,油亮。瘦猪肉、猪肝、葱白、冬笋等制成肉馅,用一层猪网油包住,经炭火炙烤或油爆过后香脆可口,色香味形俱美。每逢春节当地百姓也自己动手包烧炙。平时配以滤粉食用。滤粉 米制而成,将特制的米浆通过滤瓢(底穿滤孔)

12、滤入沸水锅内,煮成圆形粉条,故名滤粉。加上碎肉、香油、卤水、葱、头菜、豆角、花生末、芝麻等调料即成,若再佐以烧炙,味道更佳。其特点:嫩滑、爽脆、香甜、味鲜,可煮、炒或凉拌食之。外地游客到融安,都以品尝滤粉为快。融安滤粉滑滑粉 米制而成,因粉质细嫩脆滑而得名。蒸粉前将蒸盆抹干水,刷上油,放入特制的米浆,或再加入碎肉、猪杂或蛋等,置沸水锅上的蒸架中蒸制,蒸熟后成透明状,刮成卷条入碗,加入香油、卤汁、碎肉、头菜、豆角、葱、花生末等调料即成。如配上红烧猪脚、烧灸,色香味更佳。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融安品尝滑滑粉的美味。油蛋 融安盛产茶油,用茶油制成的小吃也相当的丰富,油蛋便是其中的一种。顾名思议,“油蛋”乃

13、是用油炸成,其形状跟蛋一样的圆,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油蛋用糯米粉加糖揉成面团状,取鸡蛋大小的糯粉团,也有在糯粉团内包入由小赤豆煮烂拌糖制成的馅料,在芝麻堆里滚粘上芝麻,油炸即成。融安油茶 融安油茶色、香、味俱全,是人见人爱的地方风味小吃。打油茶本源于侗族,融安北部乡镇与侗族邻居,受到影响也喜欢打油茶,因为打油茶所需的材料都是融安的特产,人们就地取材,故名融安油茶。吃油茶既可充饥、开胃生津、又能祛邪去湿、有清火的作用,这是民间爱上油茶的原因。每到节日或农闲或有客人到来,打打油茶吃,是一常事。大家边吃油茶边闲谈,劳逸结合,同时也是款待客人的时尚佳品。打油茶简单的做法就是炒茶叶煮成茶水,也有用炒

14、粳米与茶叶煮成茶水,加小许食盐(如嗜甜则放糖),碗内放油茶米(糯米饭晾成的阴米用茶油炸过就是油茶米)等佐料即可食用。现在的融安油茶佐料丰富,特别讲究荤素搭配,荤料有瘦猪肉、猪杂等,素料除油茶米外,还有油炸花生、油果、生葱、饭豆、豆角、包生菜、菜芽、苦蕨等。打油茶用的茶叶也有讲究,最好用大叶茶,这种茶叶是专用茶叶,煮出来的茶水香味浓醇。也有人喜欢用藤茶。喝油茶时,先将油茶米放入碗中,再泡茶水,佐料任客人随意挑选,喜欢哪样,就挑那样。过去有“茶三酒四”的规矩,如今随意了,吃多少碗随客人自便,吃够为止。百花冬菇 冬菇是融安土特产,被称为山珍食用菌之一,酒席常备之物。鲜瘦猪肉、虾米、冬笋、马蹄、葱白等

15、制成肉馅,放入泡胀剪去脚的冬菇里,用蒸笼蒸熟,加入上汤即成。特点:食之不腻,爽脆清香,味鲜可口,常食冬菇益气祛风。酥皮扣肉 筵席上的主菜之一。酥皮扣肉有两种:一是长香芋酥皮扣,一是粉葛酥皮扣,其调味调料不同,风味各异。香芋酥皮扣肉色泽金黄,皮脆肉烂,清香味美可口,食之不腻。做法:五花肉入汤锅煮至八成熟,放入油锅炸至皮似金黄,捞入清水中泡软,切成片,加腐乳、酱油、白糖、酸醋、味精、蒜蓉等佐料腌好。槟榔芋削皮,切成片,油炸至爽脆,捞起滤干。将一片芋头扣一片猪肉,逐片排好装入扣碗,上蒸笼用火蒸,起出覆上汤碟,加汤撤葱即成。粉葛酥皮扣肉做法如上述,只是用粉葛根代替槟榔芋,粉葛根不用过油锅,水煮过心,捞起用刀切片,扣以猪肉片装碗蒸熟。芙蓉酥 原称“杂锦芙蓉”,是融安久负盛名的佳肴,筵席中的主菜之一,一般家庭每办红白喜事、逢年过节,芙蓉酥是必做的一道主菜。特点:香酥爽口、油而不腻、风味独特。这道菜肴以精肉、香菇等10多种荤素蔬菜为原料,加以生粉、鸡蛋等佐料搅拌均匀后在案板上铺成厚度均匀的饼状,再切成大小一致的方块,放入油锅煎炸而成。成品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入口后唇齿留香,酥脆可口,200多年来一直备受人们喜爱而雄踞各类宴席首位。 芙蓉酥水糕 制作方法较为简单,用米加水磨成糊状,然后加糖蒸制。口感极佳,当地人都是从小吃着长大。易做但是不易做好。如果还能找到就只能在每天早上7点前在河西老市场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