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1496103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地产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旅游地产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旅游地产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旅游地产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旅游地产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地产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地产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doc(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则为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落实陇上县委、政府将旅游业发展为未来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使旅游业全面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根据重庆市旅游发展纲要、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陇上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陇上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陇上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陇上县县城总体规划特编制陇上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陇上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旅游业的开发和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大旅游”观念,确保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在旅游开发中坚持三个文化向量坐标:民间传统文化、绿色文化、古文化,突出陇上县以凤文化等特色

2、文化为内涵的生态休闲的旅游主题。把陇上县建设成为重庆西部的休闲旅游胜地。二、规划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维持陇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主题形象的原则,以产品和服务及各种载体来营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形象。可操作性原则,在功能分区、政策、时间安排上统筹安排以确保建设、管理、开发等方面的可操作性。区域联动共存共荣原则,陇上旅游与周边区县联合开发,共生发展。三、规划分期:本规划期限为20012015年。其中20012005年为近期开发建设期, 20062010年为中期,20112015年远期。四、规划重点:_青龙湖风景名胜区_璧城中心旅游区_璧丁旅游经济走廊五、本规划是

3、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凡在本区域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六、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和变更,需要做局部修改或补充完善的,必须经县旅游事业发展委员会同意,重大问题须经县委、政府批准后方可进行。七、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说明书、图件组成,其中文本、图件具有法律效力。八、本规划由陇上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县旅游局根据本规划进行具体的规划管理。第二章 陇上县旅游产业定位一、 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一)旅游业发展的基础1旅游开发已初步形成“三山、三湖”的格局。2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旅游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强劲。3旅游业在重庆的知名度显著

4、提高,初步形成青龙湖、白云湖两个品牌。4已初步形成了景区、旅游局、管理委员会三个层次的旅游管理体制。(二)旅游业发展的条件1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西部大开发以及重庆直辖市经济结构调整等带来发展机遇。2 距主城区只有40分钟路程,区位优势明显。3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4 旅游游资源品种多、门类全、文化遗存较丰富。二、旅游产业定位陇上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78来自二、三产业的贡献,乡镇企业总产出又占其中的87左右,而西部大开发和入世的压力以及陇上缺发展工业的能矿和水资源将使得工业、乡镇企业增长优势减弱。而陇上县1999年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的5.95,且增长速度很快。因此,在陇

5、上县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是可能的、可行的和必要的。即旅游业在陇上县国民经济中的定位为:陇上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增长极陇上县国民经济中新兴的支柱产业第三章 陇上县旅游业发展目标一、总目标到2015年规划期末,把陇上县建设成为自然风光独具、人文特色浓郁并具有现代特色的重庆西部的主要旅游度假区,重庆近郊休闲旅游胜地,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届时旅游总收入将达到8.82亿人民币,相当于陇上县GDP的8%左右,使旅游业真正成为陇上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有力地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二、阶段目标1近期(20012005年):到2005年,年接待各类旅游者达74万人次。消

6、费者人均花费达200元,旅游总收入1.46亿人民币,占GDP比重的3%,将旅游业作为陇上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2中期(20062010年):到2010年,年旅游者达125万人次,旅游人均花费达330元。旅游收入达4.13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达5.5%左右,旅游业真正成为陇上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3远期(20112015年):到2015年,年接待各类旅游者176万人次,旅游者人均消费达500元,旅游总收入达8.82亿人民币,相当于陇上GDP的8%,此时旅游业已成为陇上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表1 陇上县旅游发展目标指标年限(年)1999200520102015旅游总收入(亿元)0.

7、481.464.138.82旅游总收入增长率()35.82023.118.5GDP(亿元)28.0348.7575.01110.21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1.693.05.58.0第三产业产值(亿元)8.0514.4223.7639.01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5.9510.1417.3822.6旅游游客人数(万人)4373.63125.15176.3旅游游客人数增长率()16.29.3811.199.19旅游者人均消费额(元人)111200330500第四章 陇上县旅游资源开发一、旅游资源特色陇上县旅游资源较丰富,“三山三湖”赋予陇上“黛山秀湖”之美,而独具扼渝西咽喉

8、的区位优势,加上以丁家万亩苗圃、优质梨园、高新农业园、珍禽养殖场、中国西部鞋城、来凤鱼乐城等为基础的产业文化以及文庙、汉代画像石棺等古文化、“凤文化”等民间文化,更是使陇上旅游特色锦上添花。二、旅游资源开发总体格局陇上县应遵循“一个中心、两个依托、六个片区”的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格局。“一个中心”指全县旅游资源开发应以璧城中心旅游区的开发为中心。“两个依托”一是依托陇上县的凤文化、文庙、古山寨、古遗址、古墓葬等人文类旅游资源;二是依托陇上县多湖多山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六个片区(重点开发区):第一个重点开发区是璧城中心旅游区。包括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龙梭山万亩桃园景区、璧城文庙和茅莱仙境等。第二个

9、重点开发区是白云湖-丁家旅游区。是全县交通地理位置最好,最方便快捷的旅游地。第三个重点开发区是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该区位于陇上西北部,是大气、水质最好的旅游区,区内除优美的自然风景外,铁围寨、古老寨、凤文化可说是锦上添花之笔。第四个重点开发区是金堂湖旅游区。该区有金堂湖,湖畔有露德堂,是开展水上运动、婚庆旅游的好去处。第五个重点开发区是缙云后山旅游区。是中长期开发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农家休闲旅游的宝地。第六个重点开发区是云坪乡的登云坪古寨旅游区。该古寨为重庆市面积最大、保存也较好的古寨,可建成重庆市最大的“古寨游”场所。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1发挥资源配置优势,调整并优化开发布局,使陇上县

10、旅游业进入区域化发展的高层次阶段。2依托交通干线,辐射沿线旅游开发。3认真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强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4确定文化坐标,紧紧把握开发建设的文化导向。即坚持绿色文化,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陇上民间传统文化(“凤文化”等),补尝旅游产品短缺。丰富和提高陇上旅游文化内涵。四、旅游资源保护根据陇上县旅游资源的总体布局和旅游资源的等级评价及价值评估,将陇上县旅游资源划分为三类保护区。一类保护区包括白云湖景区、凤湖仙山景区、青龙湖景区、金堂湖景区、缙云后山景区。对这类景区的保护应由旅游主管部门协同政府的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并设立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基金对其专项保护。二类保护区包括汉代崖墓群景

11、区、璧城文庙、登云坪古寨景区。可依照国家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定适合本地的法规,并加强宣传,使文物类旅游资源能永留后世。三类保护区包括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龙梭山桃花园景区、茅莱景区。对这类景区的保护,应在旅游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下,主要由景区所在乡镇政府负责。根据景区内各景点在景区开发中的作用和价值大小,对景区内的空间范围分等级进行合理保护。陇上县各景区的保护宜采用三级保护体制。一级保护区为各景区内的核心区域,二级保护区为各景区的景观环境保护区,三级保护区为各景区的外围保护区。第五章 陇上县旅游市场开发一、 旅游市场开发定位(一)目标客源市场定位一级客源市场: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是陇上县主要客

12、源市场,是未来的主导市场。二级客源市场:以陇上县城居民为主的当地客源市场和陇上周边市县客源市场。三级客源市场:中远距离国内客源市场。(二)旅游市场阶段性开发定位近期(20012005年):重点开发本地客源市场和主城区客源市场,为旅游开发赢得效益,提高市场影响力。中期(20062010年):深度开发重庆主城区客源市场和陇上周边县市客源市场,在重庆市的旅游市场中站稳脚,借它的影响力带动周边客源市场。远期(2011-2015年):稳定本地和重庆主城区客源市场;利用陇上县较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积极拓展国内远距离客源市场,进行适度的市场营销。(三)旅游市场形象定位结合陇上旅游“文脉”,周边旅游态势

13、以及陇上城市总体规划,以形象共建为指导思路,陇上旅游总体形象可定位为:“黛山秀湖迎访客,绿野乡风醉游人”。以此作为对外宣传的口号,并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策划不同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1陇上县面对一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21世纪重庆旅游卫星城郊野休闲第一处(山水大观与都市休闲园)2陇上县面向二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田园风光新陇上,休闲旅游第一处而对于本县的常住居民而言,陇上旅游总体形象就显得没有必要,人们更关注的是满足他们实际需要的具体吸引物的形象。3陇上县面向三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魅力陇上:渝西绿色明珠,休闲天堂二、旅游市场预期目标2005年:达到73.6万人2010年:达到1

14、25.15万人2015年:达到176.3万人第六章 陇上县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一、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一中心一带两环”是按照旅游经济运行规律,以客源市场为导向,质量效益为中心,旅游资源为前提,交通条件作为基础而设计的全县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一中心”:璧城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其主要功能为:陇上旅游者集散地,旅游购物中心。“一带”:陇上青杠来凤丁家的旅游经济带,以陇上青杠丁家已有的交通、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开发高新科技生态观光农业区,白云湖旅游度假区,来凤美食渔乐城,丁家花卉苗圃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等组成以田园风光为主的乡村旅游经济区。“两环”:即以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缙云后山旅游区

15、为中心组成的北部旅游环线,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以白云湖-丁家花卉苗木生态农业观光区、金堂湖风景名胜区、登云坪旅游区为核心组成的南部旅游环线。以观光、休闲为主题。二、主要旅游区概念性设计(一) 璧城中心旅游区:由璧城镇都市旅游景区、龙梭山桃花园景区、梅井山-茅莱山景区、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等组成。主题定位: 营造陇上旅游形象功能定位:休闲、商务会议、购物、体育、美食、保健理疗、宗教朝拜旅游发展目标:旅游服务接待中心主要集散地(二) 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由青龙湖风景名胜区、凤湖仙山景区、三江峡等景区组成。主题定位:神奇山水、凤凰文化功能定位:生态休闲、度假、观光、特色文化体验发展目标:陇上旅游的拳头产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 白云湖-丁家旅游区:由白云湖旅游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