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471396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分钟) 2019.2一、单项选择题(80分)1. 最近英国天文学家报告说,他们在约600光年外的宇宙深空发现了一颗体积仅比土星稍大的恒星,这也是迄今发现的体积最小恒星。该恒星位于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河外星系 D. 银河系2. 我国黄土高原土质松软,南方低山丘陵土质粘重。影响两地土壤质地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 B. 生物 C. 成土母质 D. 人类活动3浙江7、8月份易出现高温天气,产生这一天气现象的原因是 A亚州高压 B副热带高压 C亚洲低压 D东南季风4.下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

2、海域示意图,图示的季节是A. 北半球冬季 B. 北半球夏季 C. 南半球冬季 D. 南半球夏季读岩石圈板块分布地球剖面示意图(局部),完成5-6题。5宏观地形M是A巨大裂谷 B低缓高原C山脉海沟 D岛弧海沟6一般认为N处喷发的岩浆来自A海底岩层B下地幔 C软流层 D板块内部7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A反射作用 B散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辐射作用8.下图表示四处热力环流形成示意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右图为南半球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910 题9右图风力最大的为99699810021000A B. C. D.10判断地的风向A.东南风 B.东北风

3、 C.西南风 D.西北风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丁表示岩浆及各类岩积物,序号和箭头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11-12题。11. 图中A. 甲代表岩浆岩 B. 乙代表沉积岩 C. 丙代表岩浆 D. 丁代表变质岩12. 图中地质作用A. 代表外力作用 B. 能量源于地球内部C. 代表冷却凝固 D. 能量源于太阳辐射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 两地降水量逐月 累 积 折 线 图。完 成 13-14题。13地降水量与地相比A春季较多 B夏季较多 C秋季较多 D冬季较多14冬季影响地的大气环流是A夏季风 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读下图,完成15-16下列各题。

4、15. 若图为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 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B. 乙地气温高于丁地 C. 丙地可能出现降水 D. 丙、丁间为西北风16. 若图为中低纬度洋流示意图,则A. 沿岸可能会形成荒漠 B. 洋流性质可能为寒流C. 海域可能有渔场分布 D. 洋流可能位于南半球17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一起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尝试。仅从地壳厚度考虑,本次试验地点最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四川盆地D印度洋下图为学生野外考察时拍下的温州某地区花岗岩地貌“龙脊”景观图。完成18-19题。18形成“龙脊”的花岗岩出露于地表所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是A岩浆喷出、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

5、蚀作用B岩浆喷出、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C岩浆侵入、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D岩浆侵入、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19该地山麓自然带为A亚寒带针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0该山间河谷此时段多雨。下列四幅图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 B C D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完成21-22题。2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A人口减少B气候变化C人工造林D退耕还湖22图示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B区域性C差异性D整体性读某山北坡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23-24题。23影响

6、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 C水热变化D光照条件24根据自然带分布情况,此山可能位于我国A东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5煤炭过度开采易给该地带来的地质灾害是A洪涝灾害B寒潮 C地震 D地面塌陷26影响全球气温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 C下垫面D人类活动27大规模的霾现象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霾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28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会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反映人口容量A临界性B相对性 C警戒性D综合性2016年7月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

7、凼洼地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大窝凼年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图为大窝凼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29-30各题。29. 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形成大窝凼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风力侵蚀 B. 向斜成谷 C. 流水侵蚀 D. 物理风化30. M处的岩石是A. 石英岩 B. 流纹岩 C. 板岩 D. 砂岩右图为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1-32小题。31. 甲、乙交替控制的地区,降水的一般特征是A. 降水均匀 B. 降水季节变率小 C. 全年降水少 D. 冬季降水比重大32. 图示季节A. 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 B.浙江省多炎热干燥天气C. 东北平原忙于小麦播种

8、D. 东北地区呈现林海雪原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简图。完成33-34题。33图中岩石按形成时间从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A石灰岩砾岩砂岩 B花岗岩砂页岩石灰岩 C砂岩砾岩花岗岩 D砂页岩石灰岩花岗岩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由于受张力易被侵蚀 B从地质构造看乙处为地垒构造 C丙处的岩石可能是石英岩 D图中各类岩石都可能含有化石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量分布图(左图)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右图),回答35-36问题。35.拉萨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上海的主要原因是()A.弱强B.强弱C.强弱D.弱强36.拉萨白天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不高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但地面吸收热量少B.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热

9、量少C.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热量少D.海拔高,距离下垫面热源远读图“某城市规划简图”,完成37-38题。 37.图例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A. 甲住宅区 乙文教区 丙工业区 丁商业区B. 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文教区 丁商业区C. 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丁文教区D. 甲商业区 乙文教区 丙工业区 丁住宅区38.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A. 西北风B. 东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某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下图中N点表示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在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21.00%;1564岁人口占70.64

10、%;65岁及以上人口占8.36%。M点表示该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据此回答39-40各题。39.近10年来,该省A.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B. 接近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出现C. 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D. 劳动力数量增加,但所占比重减少40.该省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为A.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 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C. 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 D. 自然灾害频发二、非选择题(20分)41. (10分)下图为亚洲地区山脉和河流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丁023.5N66.5N丙甲乙(1)终年控制丙地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其性质是 。(2)

11、甲处所示为世界著名的山脉,其形成主要是受 和印度洋板块 而成。乙区域为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3)图示季节控制亚欧大陆的 (大气活动中心名称)。乙地风向 ,其性质是 ,成因 。(4)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丁地区的盛行风向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商周以来,至少 110 个古国在太行山东麓荟萃,“出产”了商邢都、燕下都、中山 王城、赵邯郸王城、曹魏至北朝邺城等多个古都。图 1 为部分古都的分布图。图 2 为汾河流 域某村落的布局示意图。(1)图 1 中的古都大多布局在 (地貌类型)上,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 城市的建设与扩展。图 2 的古村落建在河流曲流的 (凸或凹)岸处。在此选 址,既便于利用水资源,又避开的 威胁。(3 分)(2)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看,黄土高原区域发展的优势能源资源是 , 而制约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2 分)(3)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为 作用而成,故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层的厚度逐渐 、颗粒粗细程度 。(3 分)(4)华北平原的雨季集中在 月,此时节,区域内受 (天气系统)活动 的影响,多暴雨。(2 分)高一地理起始考答案12345678910DCBBDCBCCD11121314151617181920DBDCCCDCBC212223242526272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