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四单元叩问月亮(附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31454253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四单元叩问月亮(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四单元叩问月亮(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四单元叩问月亮(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四单元叩问月亮(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四单元叩问月亮(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四单元叩问月亮(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四单元叩问月亮(附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北师九年级下 第四单元 叩问月亮 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根据拼音规范工整地书写下面的话。(2分)Yngyusjiojiyshqng,wnyugngmioyunymngl。_ 2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3分)A忆长安(想念)相与(一起,共同)生命刚健(坚强有力)B临丹阙(下照) 遂至承天寺(于是) 时鸣春涧(山沟)C同交欢(交流,欢乐) 欢饮达旦(早晨) 报平安(告知)D倚虚幌(帷幔) 不应有恨(怨恨) 西出阳关(向西)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3分)A虽身在异邦,但他对祖国的忠诚之心孜孜不倦,一刻也没有放弃过为国效

2、力的念头。B离别的痛苦谁没有过?可好男儿志在四方,怎能儿女情长。C母亲是家的代名词,子女对母亲的眷恋,纵然天涯海角也不会改变。D我们中学生应多读唐诗宋词,不求出口成章,但愿能提高些文学素养。 4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诗句。(只写序号)(3分)A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C岭外音书断,不敢问来人。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排列顺序为:_ 5按要求默写诗句。(3分)(1)柳宗元的江雪中表现生命力强健的是:“孤舟蓑笠翁,_。”(2)岑参描写雪景最为人传颂的名句是:“_,千树万树梨花开。”(3)把酒问月中诗人描写明月出没,在时空上最为开阔的诗句是“_,_”。 6(2011福

3、建泉州中考)民俗节日探究。(6分,每小题2分)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1)了解民俗节日。请用线段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民俗节日民俗活动饮食文化 春节 赏月 包粽子 清明 踏青 吃润饼 端午 舞狮 尝月饼 中秋 赛龙舟 吃团圆饭(2)品评民俗节日。请结合(1)(3)题提示的内容,说说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特色一:_特色二:_(3)探究诗句内涵。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4、行人欲断魂。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来源:学科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列诗词,完成第710题。(11分)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月夜的首联和颔联有何关系?(2分)8月夜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9春望这首诗中哪两句明显地把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分)10两首诗都写了诗人对家的思恋,请比较在表达这种感情时的

5、角度有何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14分)月光饼 琦君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夹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地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

6、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她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

7、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

8、,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注:琦君:本名潘希珍,现代散文作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去台湾。作品风格温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等。观音面:在这里指端庄美丽的容貌。腻口:因太甜或油腻不想多吃。11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

9、用料、滋味等,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犹新?(3分)来源:学科网1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13结合上下文,分析画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3分)14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9题。(15分)诗意山水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烁古今中外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

10、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偏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宋唐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南国山水的_,北疆山水的_,

11、西域山水的_,巴蜀山水的峻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呢?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湖的萍踪浪迹。这些官场失势、情场失意、商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进江湖,寄情山水,托志万象,逍遥去也。“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那是何等的桀傲放荡,自在快活!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的清丽柔顺、水的灵动活泼、水的自由奔放,又恰恰迎合了文人的秉性,响应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理想,使之思想情怀找到了可供寄托、归依和宣泄的家园,山水成为他们驰骋

12、个性精神、张扬生命理想最自由的场所和最广阔的天地。他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吟,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园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激情、历史印迹、文化渊源和传奇色彩。安徽宣城外的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丘,因李白偶然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成为名胜;而绍兴城南一处普通的私家园林,因陆游遗恨千载的钗头凤和沈园诗,令古往今来多少性情中人不顾山迢水遥,争相一睹为快;最典型的莫过于岳阳楼,一楼何奇?却因“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而声名大噪。人文精神对山水的浸润和提升,给中国山水罩上了玄奥的文化青

13、衫,弥漫了宗教般的神秘气氛,让崇尚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命价值和追求生命真谛的西方人,拍痛了脑袋也解读不透其中的奥秘。“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_。畅游好山好水,_。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样的赏心乐事,是粗鄙者不会为之的。山水入诗,更增诗情;山水入画,更添画意,山水乃诗画之源。山水有钟灵秀气而生才子佳人,这大概属于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了。好山好水是我们的物质财富,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很欣赏“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那份潇洒与浪漫,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实现儿时的梦想,游遍普天之下的名山大川。15请根据各地山水的特点,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写到第段的横线上。(3分)苍凉与

14、神秘温婉与柔媚秀雅与奇异16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共涉及三位唐代诗人及相关作品,请你根据文中内容提示,将下表填充完整。(4分)张继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7第段中写道“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其中范希文即范仲淹,请你结合岳阳楼记,说说所谓“两字关情”应该是指哪两个字。(2分)18请根据你自己的文化积累,为第段画线的部分再补写一个事例。(4分)19请根据文意将下面两句话分别还原到第段中的横线处。(2分)A就是一本好书B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三、写作(4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写的是阴月、缺月;苏轼蝶恋花:“灯火钱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