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分类31565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445226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分类31565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古典诗歌分类31565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古典诗歌分类31565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古典诗歌分类31565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古典诗歌分类31565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分类3156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分类31565(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歌分类 山水田园诗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 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 以唐代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清丽洗练 多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 景物特征主题 归隐田园 钟情山水 描绘山川美景 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 抒发闲适情调 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动静结合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

2、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种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 月下青松 淙淙清泉 翠竹成林 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泉水 青松 翠竹 青莲等 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何特征 通过景物描写 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沉的残月 悲啼的乌鸦 满天的霜 岸边的枫树 江上的渔火 寒山寺 钟声 客船等 特征 深秋半夜萧疏清冷 表达了诗人漂

3、泊在外的羁旅之愁 惜别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 通讯极不发达 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 人们往往设酒饯别 折柳相送 有时还要吟诗话别 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 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 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 有的重在劝勉 鼓励 安慰 有的兼而有之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云莫回头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 依依难舍之情 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

4、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间接写别情 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蜡烛与故乡的江水 借物抒情 表现自己留恋惜别之情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坦陈心志的告白 送杜少府之任川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情深意长的勉励 雨霖铃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回忆相聚欢娱 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 送 或 别 等字眼 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

5、 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 低沉哀婉 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 旷达刚健 乐观向上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景物 春江渺茫 日暮 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 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 到那时 人生地疏 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 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 哀景衬壮情 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 对友人真诚情谊 和练秀才杨柳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 立马烦君折一枝 唯有春风最相惜 殷勤更向手中吹 诗中的 折柳

6、 和 春风 各比喻什么 有何好处 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 有何深意 诗中的折柳喻行人 春风喻送行人 生动而贴切 堪称妙喻 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 一是 丝 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 思 二是 柳 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 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思乡怀远诗 何人不起故园情 在封建社会里 为了生计 为了前途 为了理想 为了抱负 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 转徙各地 这一去 山长水阔 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 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 张继 枫桥夜泊 思念亲友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

7、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 王昌龄 闺怨 如何表达 触景伤情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 中秋望月 重阳登高 伤春悲秋 日暮思归托物传情 月 雁 笛 柳因梦寄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抒情角度 从已入笔 从对方入笔 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 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过南楼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 春秋迁徙 秋天 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8、遍插茱萸少一人 后人评价三四两句诗在全诗中 曲折有致 出乎常情 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本为诗人思念兄弟 却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 把 我思人 的情绪 折射为 人思我 的幻觉 这正是出乎常情之处 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 首句用了一个 独 字 两个 异 字 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后人评价三四两句诗在全诗中 曲折有致 出乎常情 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作客异乡的孤独 思乡之情 三四句借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 显得深沉含蓄 本为诗人思念兄弟 却写

9、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 把 我思人 的情绪 折射为 人思我 的幻觉 这正是出乎常情之处 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 思家 的 一 二句写诗人自己 通过描述寒冬腊月 灯前抱膝独坐的冷清画面烘托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 三 四句作者运用换位的写法 通过想像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远方的自己的情景 来表现 思家 之情 边塞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 战争为题材的诗 发展到唐代 由于战争频繁 统治者重武轻文 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 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

10、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 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 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其代表人物是高适 岑参 王昌龄 题材 A 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 边地生活的艰辛 战争的酷烈场面 将士的思家情绪 B 边塞风光 边疆地理 民族风情 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情感 A 主战思想 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 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报效祖国的激情 抨击主降派 讽刺当朝无能 B 反战情绪 环境的恶劣 塞外生活的艰辛 连年征战的痛苦 思念亲人的悲伤 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杂诗沈佺期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

11、意 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 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 赠别的诗 因与边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把它看作边塞诗词的衍生品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 爽朗 一往无前 如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斩楼兰誓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 也壮丽无比 即使是出征远戍 也爽朗明快 即使是壮烈牺牲 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 晚唐 国势渐衰 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 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 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外侮不断 国难当头 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 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如陆游的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

12、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前两句写景有何特色 有何作用 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 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 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 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 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 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 上下交映 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 令人顿觉冷嗖嗖 诗人从地点 景物 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 反复渲染 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 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有何作用 突出了大漠的壮丽 奇特和诗人的激昂情绪 诗

13、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 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 立功边疆的将士们崇敬之情 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描写的场景有什么特点 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至四句写五月的天山不见鲜花不见春色 只有大雪和思乡的 杨柳曲 极写了边地苦寒的环境 五六句描写将士们苦战的情景 时间紧凑 战斗生活紧张 后两句直接抒情 表达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以前面苍凉的环境和极其雄壮的作战场景描写作铺垫 衬托了将士们的爱国激情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

14、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衡阳雁去 衡阳 地名 今属湖南 传说 雁南飞到衡阳即止 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燕然未勒 燕然 山名 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后汉书 窦宪传 载 窦宪出击匈奴 追北单于 登燕然山 去塞三千里 刻石勒功 而还 1 上阕写景 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 其作用是什么 荒芜凄凉 渲染气氛 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2 下阕 燕然未勒归无计 一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 却又无从取胜 思念家乡却又有家难回的矛盾心情 爱国激情 浓重的乡思 兼而有之 3 分析末句 白发 和 泪 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是年华流逝 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怅

15、 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 咏史怀古诗 千古兴亡多少事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 对历史人物的功过 历史事件的成败 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 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 或借古讽今 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 古地名 或直说 怀古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 题乌江亭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 江东弟子多俊才 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失败的必然 江东弟子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 或是评击社会现实 宋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和 京口北固亭怀古 表达感情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暗含对

16、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多借古讽今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悲叹年华消逝 壮志难酬 常用鉴赏术语 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 怀古伤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借古讽今 讽当朝统制者昏庸 苛税 大兴土木 战乱 荒淫无度 无能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抒发盛衰无常的感慨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抒发功业未就的感慨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进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含蓄地批评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寄予了忧国伤时的感慨 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