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1426294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从全国范围看宁夏白酒,所占位置几乎无足轻重:一、宁夏白酒的总体消费量低,自治区总销量或许无法与苏鲁豫皖等板块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域的销量比肩;二、地域偏远,为外来品牌的介入制造了一定障碍,属于封闭性市场;三、与国内其他区域白酒市场相比,总体竞争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对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有效推动;四、宁夏白酒缺少历史厚重感,品牌血统根基匮乏和较低的产销量无法形成集群效应。 第一部分:宁夏白酒市场现状分析一、 市场竞争格局: 宁夏是人口较少(总人口600余万)、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有1/3左右为穆斯林。根据中国人均白酒消费量110元/年计算,宁夏省年度白酒销售额约4-5

2、亿元,中档、中低档白酒的总消费量约70%。 宁夏白酒总体竞争格局层次感清晰。高档市场完全由“茅、五、剑”三大巨头把持,中档、中低档市场由本地企业占据。“沙湖春”和“老银川”竞争激烈,“沙湖春”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0%;另一重要品牌 “大夏贡”销量明显下滑,面临着退为二线品牌的危险。外来品牌表现较好者仅有河套老窖和口子窖;前者铺货率较高,实际占据的市场份额较低,没有形成竞争威胁;口子窖立足于5年产品在商超渠道和部分餐饮渠道运作,以机会性推广为主;西凤在省会银川有一定动作,但未大面积推广。从区域市场来看,沙湖在银川地区和石嘴山地区呈下滑趋势,老银川上升迅猛;吴忠市场尚无绝对领导品牌,沙湖、老银川、大

3、夏贡、古峡宴均有一定市场份额;中卫市场沙湖春仍占主流,“银川”在县级市场发力效果明显;固原地区沙湖春、大夏贡表现较好,“老银川”谋势待发。 二、 消费特点: 1、 宁夏白酒具有区域消费不均衡现象,从宁北(石嘴山、银川)、宁中(吴忠、中卫)、宁南(固原)明显呈现出倒立“金字塔”结构。主因是民族消费特性所决定的:回族禁白酒,聚集区消费量较低(吴忠、固原地区);而回族分布较少的地区(银川、石嘴山)市场白酒比重极大,占据自治区近60%以上消费。亦因不同民族消费特性和居住特点,重点城市和中心城市对下辖行政区域内的白酒消费辐射和影响力并不强。 2、 全省主流白酒以4143度为主,高度酒和低度酒都很少。浓香

4、型产品深受喜爱。但第一品牌沙湖春目前积极推广清香型洞藏系列。 3、 白酒消费格局较为明晰,形成了稳定的消费价格带,具体如下: A. 大众消费能力不强:家庭消费10-20元,普通宴请、聚饮、婚庆、礼品消费集中在1530元,即10-30元为市场主流价格带,消费需求旺盛;乡镇市场10元以下仍是主流。 B. 政务/商务消费不均衡:低档消费在20-40元,选择沙湖(新品、玉液)、老银川居多、大夏贡(1038)次之。中高档消费75160元档,选择沙湖(特酿、和谐、三里洞藏、琼浆)、老银川(传世经典、国际经典、十年陈藏)、大夏贡经典五年和口子窖5年较多。各品牌旗下产品竞相表现,但没有形成绝对的领导产品,老银

5、川上升趋势明显。高端消费大部分选择“茅、五、剑”,消费比较成熟,但量不大。在中高档市场上,缺乏绝对核心产品,此为中高档白酒机会之一,所有厂家市场定位都较为清晰,但没有在某一细分价位上实施精耕细作战略,都以多产品机会运作的思路操作中高档白酒。 C. 其中流通终端价40-70元中档消费属真空地带,大夏贡系列、老银川四星在此价位上缺乏系列化运作,表现平平。 此为市场机会之一。 整体来说消费不够理性和成熟。对品牌缺乏认知度和忠诚度。存在以下几大消费特点:一、被动消费,大部分消费者因渠道(服务员和零售店主)推介产生消费,突出表现在银川和石嘴山地区;二、跟风消费,消费者易受外界干扰购买流行性白酒产品;三、

6、地缘性消费居多,即消费者存在地产酒消费情结,也是宁夏地产酒强势的根本性原因。 三、 渠道特征: 1、 餐饮:除银川和石嘴山外,宁夏其他各地区大型餐饮欠发达。吴忠、固原地区中小型餐饮较多,但清真的消费特点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白酒消费。餐饮渠道进店壁垒不高,大部分为品牌/品项进场费用,基本无买断专场、包量销售、大包商运作、买断专场促销权的操作方式。渠道中服务员的推力极为关键;大部分终端加价率不高,但消费者自带现象比较严重。 2、 名烟名酒店和专卖店等渠道方式仅在银川、石嘴山市场较发达,也带动了该市场团购渠道的发展。 3、 现代商超渠道较发达(主要在银川)。该类渠道在白酒销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厂家在

7、该渠道推广活动的开展趋向频繁,导购投入也在增加。传统批零渠道在白酒销售中仍占主流,对利润需求较为旺盛。 4、 公关团购渠道逐步兴起,为中高档白酒未来销售主渠道之一,以银川和石嘴山市场突出。专卖店业态以全国性一名酒(茅台、五粮液)为主。 四、 主流品牌概念及推广: 从各品牌名称来看,存在 “三地”:地缘特色明显,地域文化突出,地方情结浓厚。 1、 沙湖春为银川旅游景点,借助旅游资源提升品牌知名度,地域文化突出;在品牌形象塑造上,推出高端形象系列产品“原浆系列”,在香型上进行破坏性试验,弃用浓香型采用非主流清香型;在概念上借用酒鬼的“洞藏”文化,突出五谷原酿。此项突破为宁夏白酒先河,但从消费特性和

8、需求来说,创新效果还有待未来验证。 2、 老银川利用银川在宁夏地区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政治、经济因素对其他市场进行辐射和影响),通过地方情节来拉拢本地消费者。 3、 大夏贡沿用西夏历史文化结合宁夏地域文化,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力。但在宣传上以“真朋友、喝好酒”的聚饮消费概念进行传播,与品牌的历史厚重的调性不匹配。 4、 塞上江南:此品牌名称极致的体现了“三地”特色。在产品概念上,首创“窖藏原酒”,系列产品突出年份概念。 5、 地方性品牌原州宴、六盘春等皆以三地文化为主。 6、 推广简析: A. 现状:全省性品牌推广以空中为最(电视广告投放比重最大,且都以省级二流媒体为主),在部分现代

9、化媒体上尝试性投放(分众传媒)等。户外媒体上仅注重终端门头的使用,大型楼宇/高炮/墙体等使用少。整体而言,所有厂家在市场旺销氛围营造重视程度不够,市场生动化和终端生动化缺乏创新,品牌塑造意识较弱,传播手段过于传统和保守,传播媒介使用的立体性和传播内容的一致性存在明显不足。从事件营销的角度看,几大厂家都能结合自治区五十年区庆这一热点事件。在消费者培育上缺乏新意和行动(几乎所有的厂家都加大渠道面的推广工作),此为其他厂家竞争力打造的突破口之一; B. 分析:促销的形式有四种: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公共关系。而宁夏白酒品牌的促销目前还处于比较偏颇而又单一的方式上。不少企业把品牌知名度提升、业绩增

10、长寄望于宣传上,只要“量”到了,其他什么都可以忽略(老银川为最)即便是广告本身,也是思维贫乏、创意雷同。对于渠道促销上,宁夏白酒热衷于大力度的渠道促进,有句话是“宁夏的白酒厂都是为服务员建的”。这种恶性竞争直接导致消费者忽视品牌,忠诚度低,被动消费。换句话说就是缺乏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规划,品牌意识还处在销售型品牌管理阶段,缺乏统领全区的霸主高度,传播手段过于传统和保守,传播的立体性和一致性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未能形成独特的品牌区隔,不具有品牌独占性。 五、 主要品牌营销模式分析 1、 沙湖春 1) 基本状况 A. 竞争模式:品牌传播+厂家主导性操作+中低价位产品汇量式驱动。 a、 采用多种手段进

11、行品牌传播,包括多媒体的组合使用,事件行销,通过高端形象产品的开发提升品牌形象等。 b、 经销商主要承担产品分销的物流和资金职能,企业的销售队伍负责市场的维护和管理。 c、 细分中低档市场,在每个机会市场都培育出领导性产品,狙击竞品。 B. 品牌概念:沙湖春为银川旅游景点,借助旅游资源提升品牌知名度,地域文化突出;推出“原浆系列”拔高产品形象,用清香型进行产品差异化,宣传“洞藏”文化,突出五谷原酿,品牌形象清晰。 C. 市场区域特点:全省布局早已实现,但主导产品发展不均衡很明显。银川、石嘴山、固原、中卫市场是沙湖春的强势阵地,吴忠市场表现一般,银川和石嘴山地区销量有下滑趋势。从全省来看,沙湖春

12、仍是第一品牌。 D. 产品线:产品囊括高档、中高档、中低档、低档,产品结构明显优于其他品牌。但中高档产品的推广突破不成功,大致如下: a、 高档、中高档产品:原浆系列(三里、六里、九里洞藏),价格从88元到数百元,在宁夏省内尚未形成规模。特酿在70-100元价格区间表现较好,未能成为细分价格带的主流,近期下滑迹象明显;和谐、琼浆等表现平淡。 b、 中低档产品(价格区间中前者为流通最低价、后者为餐饮最高价):主要为玉液(35-58元)、新品(22-32元)、佳品(16-25),定位精准,且每款产品皆为全省性主导产品。 c、 低档产品:光瓶系列。 2) 问题分析 A. 洞藏系列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13、白酒价格到价值的转变,高价位产品不能简单等同于高品牌形象,需要持续进行系统深入的品牌塑造。 B. 同时推广两、三个中高档产品,产品概念也不同,不统一的传播口径,导致消费者对品牌认知混乱,最终导致各个产品都推广不力。 C. 缺乏终端维护意识,终端管理能力不足,导致消费者促销被终端老板或服务员大量截留,终端价格混乱,从而影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D. 对新渠道的推广意识不够,如公关团购。 2、 老银川 1) 基本状况: A. 竞争模式:群狼战术+高空品牌传播+整合政府资源+快速撇脂的渠道策略 a、 大量采取买断贴牌,吸引和刺激资本雄厚的经销商,垄断渠道资源。 b、 经销商全权负责市场的操作,企业仅

14、提供高空中的品牌传播支持。 c、 经销商利用低成本优势,对零售终端采用高促销、高售价的快速撇脂方式,极大的满足了其高利润需求,渠道推力显著。 d、 具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源,在团购渠道有显著优势,核心消费群的领导性消费较强。 B. 品牌:老银川直接利用银川在宁夏地区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地方情结拉拢本地消费者,利用银川在全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因素对其他市场进行辐射和影响。 C. 市场区域特点:老银川目前上升势头迅猛,但全省布局和发展失衡。主要市场在宁北(银川、石嘴山)和宁中部分县级区域(中卫、吴忠),宁南市场处启动阶段(固原)。 D. 产品线:各系列产品总品项达100多个,每个价位

15、上均有数款产品,自我竞争的特点明显。从市场反映来看,销量较好的产品如下: a、 中高档产品:传世经典、国际经典、十年陈藏;其中传世经典表现突出; b、 中低档产品:二星、三星全省铺货率较高,50年老银川在银川市和石嘴山表现尤为突出。 2) 问题分析: A.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开发泛滥,核心产品不突出,缺乏长远的产品规划。因此,产品更迭过快,品牌透支严重。 B. 品牌概念单薄,没有明确的诉求点,有待挖掘,消费者沟通浮于表面,品牌根基不稳; 3) 机会: A. 贴牌模式使得企业产能得以全部释放,企业市场份额得以迅速扩大,企业原始积累得以完成;同时企业也实现了多产品、全价位、全渠道的密集覆盖;这种模式是企业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最佳模式; B. 企业聚集了雄厚资金实力、健全的销售网络,渠道优势明显; C. 企业下步方向应该为:品牌概念的挖掘和持续性传播、产品结构优化、厂家主导性操作几款产品、逐步削减买断产品、做好终端细致化管理和维护等,获得持续性高增长可能是存在的。 3、 塞上江南(潜力品牌) 作为白酒品牌来说,“塞上江南”集地缘文化、人文文化于一生,“塞上江南”=宁夏,寓意深远、可挖掘和延展的概念颇多。经过一年的宣传,品牌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原酒”概念。但也存在颇多问题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