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梳理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1409646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梳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陈涉世家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朝代)历史学家和文学家。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历史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课文内容概括。陈涉世家是写陈涉的一篇传记,较完整地记叙了陈涉起义的全部过程。本文以陈涉、吴广的活动为线索,本文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生动描述了陈涉、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发生、发展过程

2、,赞扬了陈涉、吴广的反抗精神和历史功绩,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他非凡的谋略和卓越的领导才干。三、历史背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为了满足个人荒淫无耻的享乐生活,还要农民担负沉重的徭役,征发七十多万人去修建宫殿(如阿房宫)和陵墓(骊山墓),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工程浩大的长城和驰道,历时十几年。到秦二世胡亥时,人民负担的赋税更重了,戍徭有加无减,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逼得贫苦农民痛苦不堪,“天下苦秦久矣”,阶级矛盾一触即发。陈胜、吴广为反抗秦王朝的残酷统治揭竿而起,揭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序幕。大泽乡起

3、义为历代农民反封建统治树立了榜样,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四、字音字形 夏(ji) 辍(chu) 嗟(ji) 鸿鹄(h) 闾(l)左 適戍(zh sh)当行(hn) 度(du)已失期 以数谏(shu jin) 上使外将(jin)兵陈胜王(wn) 罾(zn) 间(jin)令 祠(c) 篝(u)火 忿恚(hu)尉 毋(w)笞(ch) 宁(nn)有种乎 为(wi)坛而盟 蕲(q) 铚(zh)酂(cu)苦(h)柘(zh)谯(qio) 会(hu)计事 社稷(j) 杀之以应(yn)陈涉 五.词语汇总(一)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发配。2.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3.为天下唱

4、。 “唱”通“倡”,首倡。4.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5.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勿,不要。(二)词类活用1.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破读为wn,称王,当王。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是用网捕的意思4.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对感到奇怪5.夜篝火篝: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6.狐鸣呼曰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7.死国可乎 死:名词为动用法,为而死。8.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指: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指。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9.广

5、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10.上使外将兵 外: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在外边、在外面。1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固的铁甲;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锐利的武器12.皆刑其长吏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三)古今异义1.等死 古义:同样是死。 今义:等待死亡。2.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处处。 今义:经常,常常。3.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 今义:可怜,怜悯,怜爱。4.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5.藉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6.今亡亦死 古义:逃走,逃跑,逃

6、亡。 今义:死亡。7.又间令吴广 古义: “暗中,暗地里”。 今义:中间。8.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动词,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今义:次序,次第。9.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自己。 今义:人,动物的躯体。10.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如果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11.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12.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 今义:会议,集会等。13.会计 古义:huj,集会计事,聚会谋划。 今义:kuij,财会人员。14.篝火 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今义:指在野外或开阔地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四)一词多义。 1.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介词,处在

7、;名词,编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2.会:会天大雨 (副词,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 (动词,聚集,集合,集会。)3.将:上使外将兵 (jin,动词,带领,率领。)项燕为楚将 (jin,名词,将领,带兵的人。)自立为将军 (jin,双音节名词,将领,带兵的人。)4.为:为屯长 (wi,动词,担任。)为天下唱 (wi,介词,作为。)士卒多为用者 (wi,介词,被。)为坛而盟 (wi,动词,修筑。)项燕为楚将 (wi,判断动词,是。)5.书:乃丹书帛曰 (动词,写。)得鱼腹中书 (名词,帛书、书信、字条。)6.数: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扶苏以数谏故 (

8、shu,副词,屡次,多次。)卒数万人 (sh,数词,表示概数,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几。)7.号:号令召三老、豪杰 (动词,号令、命令。)号为张楚 (名词用作动词,定国号、定称号。)8.以:扶苏以数谏故 (介词,因为。)固以怪之矣 (副词,通“已”,已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介词,用、拿、把。)祭以尉首 (介词,用。)或以为死 (和“为”组成动词,以为,认为。)以激怒其众 (介词,来、以便。)9.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hn,名词,行列、队伍。)乃行卜 (xn,动词,进行。)行收兵 (xn,动词,行军。)10.故:广故数言欲亡 (副词,故意,特意,专门。)扶苏以数谏故 (名词,缘故,

9、缘由,原因。)11.上:辍耕之垄上 (方位名词,上面。)上使外将兵 (名词,皇上。)12.道:道不通 (名词,道路。)伐无道 (名词,仁道,道义。)13.然:吴广以为然 (代词,这样。) 然足下卜之鬼乎 (转折连词,然而。)14.指:卜这知其指意 (“指”通“旨”,意图、用意。) 皆指目陈胜 (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指。)15.等:等死,死国可乎 (副词,相同,一样。) 公等遇雨 (代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相当于“们”。)16.所:置人所罾鱼腹中 (辅助性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短语,相当于“的东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名词,处所。)17.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0、 (动词,派、派遣。) 令辱之 (动词,使、让、叫。) 召令徒属、号令召三老 (动词,命令。) 陈守令皆不在 (名词,县令。)18.当: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介词,处在。) 不当立 (助动词,应当、应该。) 当此时 (介词,相当于“正在的时候”。)19.欲:广故数言欲亡 (助动词,想、想要。) 从民欲也 (名词,欲望、愿望。)(五)重点虚词:之: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动词,到,去,往。)怅恨久之 (语气助词、结构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意义。)二世杀之 (代词,他,这里指代公子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结构助词,的。) 固以怪之矣 (代词,它,这里指代鱼腹中书,即鱼肚

11、子中的帛书。)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表判断,是。)陈胜乃立为王 (于是,就。)六、特殊句式:省略句:1.然足下卜之鬼乎! (省略介词“于”,应为“卜之于鬼乎”)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省略宾语,应为“夺剑而杀尉”。)3.上使外将兵。 (省略宾语“之”,应为“上使之外将兵”。)判断句: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者,也”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2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者,也”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副词“乃”表示判断。)4号为张楚(动词“为”表示判断。)被动句: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之)用者。倒装句祭以尉首(介宾短语后置,中心词是“祭”,即“以尉首祭”。)七、重点语句翻译。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何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