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31406440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学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学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学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学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学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学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学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物理正式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A周期变大 B速率变大C动能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答案】C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动能15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

2、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B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C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D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因为PQ突然向右运动,由右手定则可知,PQRS中有沿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穿过T中的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可知,T中有沿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D正确,ABC错误。考点:电磁感应、右手定则、楞次定律16如图,一质量为m,长度为l

3、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学科网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A BCD【答案】A考点:重力势能、功能关系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86 cmB 92 cm C 98 cm D 104 cm【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左、右两半段绳的伸长量,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4、,钩码的重力,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同一点时,钩码的重力,解得,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故选B。考点:胡克定律、物体的平衡18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和Q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I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均为l的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如果让P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a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A0 B C D2B0【答案】C考点:磁场叠加、安培定则1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a、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ka和Ekb。h为普朗

5、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则一定有Uab,则一定有EkaEkbC若UaUb,则一定有Ekab,则一定有haEkahbEkb【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又由动能定理有,当时,A错误,B正确;若,则有,C正确;同种金属的逸出功不变,则不变,D错误。考点:光电效应20一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At=1 s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Bt=2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Ct=3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Dt=4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答案】AB考点:动量定理21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

6、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17 V、2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 V/cm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低7 eV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答案】ABD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势、电势能三、非选择题:共62分。学科+网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7分。22(6分)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

7、)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_N。(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 N和F2=5.6 N。(i)用5 mm长度的线段表示1 N的力,以O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形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

8、(ii)F合的大小为_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1)4.0 (2)(i)如图 (ii)4.0 0.05【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F的大小为4.0 N。(2)作力F1、F2的图示,作出合力F合,F合长为20 mm,所以F合大小为4.0 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0.05。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3(9分)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的满偏电流为250 A,内阻为480

9、。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 V挡和5 V挡,直流电流1 mA挡和2.5 mA挡,欧姆100 挡。(1)图(a)中的A端与_(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2)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R4=_。(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

10、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黑 (2)B (3)160 880 (4)1.47 mA(或1.48 mA) 1 100 2.95V【解析】试题分析:(1)与多用电表内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黑表笔。(2)R6是可变电阻,它的作用是欧姆表调零,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3)B端与“2”相连时,是量程较小的电流表,所以;B端与“4”相连时,是量程较小的电压表,所以。(4)若此时B端与“1”相连,多用电表是量程为2.5 mA的电流

11、表,则读数为1.47 mA;若此时B端与“3”相连,多用电表是欧姆100 挡,则读数为1 100 ;若此时B端与“5”相连,多用电表是量程为5 V的电压表,则读数为2.95 V。考点:多用电表的使用、电表的改装24(12分)如图,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xOy平面)向里的磁场。在x0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x1)。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向射入磁场,此时开始计时,当粒子的速度方向再次沿x轴正向时,求(不计重力)(1)粒子运动的时间;(2)粒子与O点间的距离。【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设在x

12、0区域,圆周半径为R1;在x0区域,圆周半径为R2。由洛伦兹力公式及牛顿定律得粒子速度方向转过180时,所用时间t1为粒子再转过180时,所用时间t2为联立式得,所求时间为(2)由几何关系及式得,所求距离为考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25(20分)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13、 m/s2。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答案】(1)1 m/s (2)1.9 m【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设在t1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设大小为v1。由运动学公式有联立式,代入已知数据得(2)在t1时间间隔内,B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对于B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由式知,aA=aB;再由可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度大小也为v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2,设A的速度大小从v1变到v2所用时间为t2,则由运动学

14、公式,对木板有对A有在t2时间间隔内,B(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在(t1+t2)时间间隔内,A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A和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也可用如图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B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E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答案】ABD考点:理想气体的等容变化、等压变化和等温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2)(10分)一种测量稀薄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