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诊断学试题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31405296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诊断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血液诊断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血液诊断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血液诊断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血液诊断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液诊断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诊断学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液诊断学试题1. 出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疾病AA.淋巴结核B.淋巴瘤C.转移瘤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或其他)2. 淋巴瘤时肿大的淋巴结大多具有以下特点:质韧, 多无压痛, 多可活动,多有融合。3. Anemia is defined as HGB120g/L, RBC4.0x1012/L in man, and HGB 110g/L, RBC3.5x1012/L in woman in China. Moderate anemia is referred to a HGB level of 61-90 g/L. 4. Agranulocytosis means WBC 450/uL0

2、.5*109/L,可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 肿瘤、皮肤病。6. 全血细胞减少的定义是RBC, WBC, PLT三系均低于正常值,可见于:再障,脾亢,巨幼贫。7. 凝血酶原在 肝脏 合成。举出可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三类原因:阻塞性黄疸,严重肝病,抗凝药物(双香豆素类)治疗。8. 举出4种能引起周身性出血倾向的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IC,再障,血友病。9. 血小板的正常值是(100-300)109/L。血小板降低可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10. 骨髓增生活跃的定义是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的比例约20:1。骨髓增生低下的定义是 11. 败血症稽留热 布氏杆菌病

3、间歇热 12. 以下体征中何者最能提示贫血的原因?(C) A. 皮肤苍白B. 巩膜黄染C. 反甲 (匙状甲)D. 牙龈出血13. 妊娠Hb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为:(A)A. 血液稀释B. 体重增加 C. 剧烈呕吐D. 支持胎儿营养E. 以上均正确14. 贫血患者治疗后,Hb浓度应升高多少方可判断有效:(C)A. 10g/LB. 15g/LC. 20g/LD. 30g/LE. 40g/L15. 以自动细胞计数仪作血常规检查,下列哪一项为计算值而不是测定值:(C)A. Hb B. Hct C. MCV D. 红细胞16. 网织红细胞是:(B)A. 衰老红细胞 B. 年轻红细胞 C. 有核红细胞D.

4、异形红细胞E. 破碎红细胞17. 根据病理生理特点,贫血原因可分为两大类:(C)A. 红细胞丢失过多,红细胞成熟障碍。 B. 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红细胞成熟障碍C. 红细胞丢失过多,红细胞产生不足D. 红细胞产生不足,红细胞成熟障碍18. 可以引起普遍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疾病有(ABC)A. 淋巴瘤B. 反应性淋巴结肿大C.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 晚期肺癌19. 骨髓增生活跃可见于(BD)A. 慢性感染引起的贫血B. 溶血性贫血C. 全身放射线照射D. 失血后贫血20. 平原地区男性血红蛋白浓度(g/L)正常参考值为:DA. 100-140B. 110-150C. 110-160D. 120-

5、160E. 120-17021. 我国平原地区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g/L)低于下列数值为“贫血”:CA. 100B. 105C. 110D. 115E. 12022. 下列何种因素影响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值:EA. 体温B. 身高C. 体重D. 体位E. 取血部位23. 妊娠Hb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为:AA. 血液稀释B. 体重增加C. 剧烈呕吐D. 胎儿影响E. 月经停止24. 正常MCV应大于:(fL)CA. 60B. 70C. 80D. 90E. 10025. 目前测定Hb浓度时,需使用氰化钾,其理由为:D/CA. 氰化钾有特殊兰色B. 溶破红细胞C. 作为固定剂D. 测定全部Hb E. 稀

6、释标本26. 贫血患者治疗后,Hb浓度应升高多少方可判断有效:CA. 10g/LB. 15g/LC. 20g/LD. 25g/LE. 30g/L27. 正常红细胞的直径约为:(um) DA. 5.0-5.5B. 5.0-6.0C. 6.0-7.0D. 7.0-8.0E. 8.0-9.028. 以自动细胞计数仪作血常规检查,下列哪一项为计算值而不是测定值:CA. HbB. HctC. MCVD. 红细胞E. 白细胞分类29. 某患者Hb64g/L,MCV 56fL, RBC 3.5x1012/L,MCH18.3pg,其诊断首先考虑: C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叶酸缺乏C. 缺铁D. 溶血性贫血

7、E. 急性失血30. 某患者Hb64g/L,MCV 110fL, RBC 1.8x1012/L, MCH 35.68pg, 其诊断首先考虑: B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VitB12缺乏C. 缺铁D. 溶血性贫血E. 急性失血31. 网织红细胞是:BA. 老化红细胞B. 年轻红细胞C. 有核红细胞D. 异形红细胞E. 感染寄生虫的红细胞32. 泪滴样红细胞见于:AA. 骨髓纤维化(也见于地中海贫血和溶血性贫血)B. 淋巴瘤C. 多发性骨髓瘤D. 脾机能亢进E. 骨髓增生异常33.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参考值为:(x109/L)DA. 4.0-6.0B. 6.0-8.0C. 6.0-10.0D. 4

8、.0-10.0E. 5.0-10.0 34. 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WBC中所占比例为:EA. 20-30%B. 30-40%C. 40-50%D. 30-50%E. 20-40% 35. 白细胞增多可发生于:ABDA. 肾炎B. 脱水C. 高山生活D. 妊娠E. 心绞痛36. 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x109/L):DA. 4.0B. 2.0C. 1.0D. 0.5E. 0.237. 寄生虫感染时,外周血中:CA. 中性粒细胞增多B. 单核细胞增多C.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D. 淋巴细增多E. 中性粒细胞减少38. 正常外周血涂片中,体积最大的细胞为:CA. 中性粒细胞B.

9、 淋巴细胞C. 单核细胞D. 嗜酸性粒细胞E. 网织红细胞39. 正常外周血涂片中,胞浆最少的细胞为:BA. 中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C. 单核细胞D. 嗜酸性粒细胞E. 网织红细胞40. 下列何种药物易造成中性粒细胞减少:EA. 青霉素B. 氟哌酸C. 安定D. 阿斯匹林E. 磺胺异恶唑(抗甲状腺药物)41. 中性粒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后:A(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循环池)和(边缘池)A. 进入储备池B. 进入边缘池C. 进入循环池D. 进入淋巴组织E. 有丝分裂42.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不发生于:A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 海洋性贫血E. 慢

10、性病性贫血43. 根据病理生理特点,贫血原因可分为两大类:CA. 红细胞丢失过多,红细胞成熟障碍。 B. 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红细胞成熟障碍C. 红细胞丢失过多,红细胞产生不足D. 红细胞产生不足,红细胞成熟障碍E. 失血,溶血44. 人体通过哪种机制代偿贫血引起的缺氧:AA. 氧离曲线右移B. 增加肾血流量C. 升高血压D. 呼吸频率增加E. 体温升高45. 自述“贫血”的患者体格检查时应注意:DA. 毛发分布B. 血压C. 肢端温度D. 睑结膜E. 杵状指46. 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贫血为:DA. 蚕豆病B. 海洋性贫血C. 缺铁性贫血D. 巨幼细胞贫血 E.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47. 体

11、检时观察有无贫血的最佳部位是:CA. 手掌B. 舌C. 睑结膜D. 腹壁E. 齿龈48. 青年患者,头晕乏力两月,查血红蛋白72g/L,RBC3.87x1012/L,WBC 4.0x109/L, Plt 102x109/L,网织红细胞1.2。下一步应进行何类检查以明确诊断:BA. 骨髓穿刺B. 有关铁的测定C. 血清VitB12和叶酸的测定D. 有关溶血的检查E. 造血干细胞培养49. 中国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正常参考值应大于:(x109/L)CA. 10B. 40C. 100D. 150E. 40050. 下列哪一项可用于检查血小板功能:BA. 凝血时间B. 出血时间C. 新鲜血涂片D. AP

12、TTE. 凝血酶原时间51. 下列哪一种表现常反映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C A. 浅表外伤后出血量多,时间长(血小板和VK)B. 月经过多C. 迟发性出血深(血小板功能正常)D. 局部组织损伤后迅速出现局部血肿E. 出血范围常小而表浅52. 出血患者,查出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APTT延长,应考虑:BA. 毛细血管功能缺陷B. 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缺陷C. 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缺陷D. 血小板功能缺陷E.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53. 有关3P试验,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DA. 利用鱼精蛋白使纤维蛋白单体与FDP解离;B. 可用于DIC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的检测;C. 晚期DIC时,3P

13、试验可能为阴性;D. 3P试验阳性即可诊断为DIC;E. 由于肝素可中和鱼精蛋白,故取血时不能用肝素抗凝;54. APTT的正常值范围是:B 30-45A. 11.5-12.5秒B. 2538秒C. 0.5-6分D. 5-11分E. 大于120分55. 试管法血液凝固时间的正常值范围是:DA. 11.5-12.5秒B. 2538秒C. 0.5-6分D. 5-11分E. 大于120分56. 有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查,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CA. 可用于肝素抗凝治疗时的监测B. 反映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C. 口服抗凝治疗的监测(PT较敏感,用于口服抗凝剂的检测,APTT不敏感,用于肝素抗凝的监测)D. II因子的缺乏不会引起PT延长E. 正常值为32-38秒(11-13s)57. 出血患者,查出血时间及凝血酶时间正常,APTT及PT均延长,应考虑:DA.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B. 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