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31401844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学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学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学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物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学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物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学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物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学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学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物理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 九年级理化试卷(2017.4)(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2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四冲程热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吸气冲程 B. 做功冲程 C. 压缩冲程 D. 排气冲程2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质子 B中子C电子 D原子3能区分不同乐器声音的主要依

2、据是A频率 B音调C响度 D音色4在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之一的是A绿光 B橙光C黄光 D紫光5如图1所示,O点表示杠杆的支点,其中错误的是图16如图2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图像,则A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 B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7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然后将电流表A与电阻R2的位置对换,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再次变小。若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则A只有R1断路 B只有R2断路CR1和R2同

3、时断路 DR1和R2同时短路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甲并从容器中抽出乙,且切去甲和抽出乙的高度相同,则比较甲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乙以及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F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Cp甲p乙, F甲p乙, F甲F乙二、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 伏; (2) 能的优点之一是便于输送和分配;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 (3) 。10列车进站时,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 (

4、4) 的;由于 (5) 列车在刹车时会继续向前滑行;当列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其 (6) 力与地面对列车的支持力属于一对平衡力。11白糖溶解在杯中整杯水变甜了,这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 (7) ;太阳能热水器给水加热,它是利用(8)的方式来增加水的内能的;沿海地区白天和夜晚的温差比较小主要是由于水的 (9) 比较大造成的结果。1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2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10) 安,电流做功为 (11) 焦。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5安时,导体的电阻为 (12) 欧。13重8牛的物体在4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秒内运动了0

5、.5米,拉力的功率为 (13) 瓦,在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将 (14)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重力对物体做功为 (15) 焦。14. 如图5所示,用手将一普通木块浸没在水中,已知木块上A点距水面0.2米,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 (16) 帕。松手后,木块在露出水面前的过程中受到浮力的大小 (17)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木块在露出水面后静止时重力与浮力的合力为 (18) 牛。图615.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仅闭合电键S1时,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着断开S1并闭合S2后,电流表A的示数将 (19) ,电压表V的示数将 (20) ;若将S

6、1、S2、S3均闭合,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 (21)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 某小组同学研究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的关系。他们选择一轻质硬直尺作为斜面,在直尺的中点A处用细线挂上一重力G为1牛的钩码作为重物,直尺下端可以绕O点转动,在直尺上端B点沿垂直于直尺方向向上施加一拉力FB为0.3牛,使直尺保持倾角不变。然后撤去钩码,在A点沿垂直于直尺方向向下施加一拉力FA为0.6牛,恰能使直尺保持倾角为不变且FB大小仍为0.3牛,如图7(a)所示。接着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实验步骤,如图7(b)、(c)所示。(1)实验中直尺在FB和FA的作用下与

7、在FB和G的作用下都能够保持倾角不变,是因为直尺满足了 (22) 条件的缘故,此时FA的作用效果与G的作用效果是 (23) 的。(2)分析比较(a)、(b)和(c)可得出初步结论:静止于倾角不变的斜面上的物体, (24) 。(3)实验中该小组同学发现在物体重力不变的条件下,可以通过 (25) 来增大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填入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A作用点A向B点移动 B作用点A向O点移动 C减小倾角 D增大倾角 )。(4)关于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物体重力方向间夹角的大小,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夹角应该 (26)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

8、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17重为6牛的物体A静止在水平面上。请在图8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A所受的重力G。18如图9所示,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电流表仅测L1的电流,电键仅控制L2。四计算题(共24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 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2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c水=4.2103焦/(千克)20. 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排开水的体积为510-4米3,求合金块受到浮力的大小。21. 如图10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10-2米2,盛有0.3米深的水,置于水平地面上。求:(1)容器内水的质量m水;(2)

9、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水;(3)现将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增加量p容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水,求该正方体质量m的大小范围(用字母表示)。22. 如图11所示,电源电压为12伏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欧,电阻R2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后,求:(1)通过电路的电流I; (2)电路消耗的功率P;(3)现用标有“20 0.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替换电阻R1或R2,使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量I的值最小,求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3图12(a)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1

10、) 牛,现在的示数为 (2) 牛。图(b)是电子天平,该仪器可以测量物体的 (3) ,此时的示数为 (4) 克。24小朱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首先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水平放置的光具座上,接着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5) ,目的是 (6) 。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13所示,此时光屏上的像一定是 (7) 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放置在36厘米刻度处,则光屏在光具座的 (8) 厘米刻度处时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79”、“81”或“85”)。25. 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标有“20

11、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键、标有“0.3A”字样且额定电压可能为“2.5V”或“3.8V”的小灯以及导线若干。他连接电路后按正确的步骤操作,闭合电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4所示。接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小灯正常发光,发现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的中点附近。(1)该同学判断小灯正常发光的依据是电流表示数为_(9)_安。(2)为了确定小灯的额定电压,他用10欧的电阻替换滑动变阻器,并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请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序号UL(伏)I(安)R(欧)PL(瓦)1(10) 202(11) 0.30 (12) 3(13) 0.321026为了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与

12、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把高为0.1米的金属柱体先后竖直浸没于甲、乙、丙三种液体中进行实验,如图15所示。实验中,他们改变金属柱体在液体中的深度h,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金属柱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1和p2,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数据中的p1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没于不同液体中,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越大。(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数据中的p2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没于同种液体中, (15) 。(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压强p2与p1的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16) 。(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压强p2与p1的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17) 。(5)该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运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还可以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 (18) 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