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知识要点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1383575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保护区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然保护区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然保护区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然保护区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然保护区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保护区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保护区知识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保护区知识要点1、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给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自然保护区性质: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研究基地;是自然保护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建设,是保护、发展和研究野生生物资源及自然历史遗产的主要场所;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种源的储存地(基因库)。v 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一一“美国黄石公园”3、研究的基本内容: 名称的由来和含义,性质、类型、作用和职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简史,及其在现代科学、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自然

2、保护区的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及划分原则和标准。 自然保护的生物学原理,物种基因的保存及其繁殖驯化。 科学系统与管理体系,包括立法、条例及档案管理。 科教宣传作用,包括自然科学博物馆。4、196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功物资源的指示。这是中国第一个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法规性文件。5、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v 1、自然保护区在地区和类型分布上均不合理。v 2、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落后,统计工作混乱。v 3、经费短缺,渠道不畅v 4、对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宣传不够,认识不足。v 5、土地权属未完全解决,依法治区观念淡薄6、发展趋势:v 1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v 2强化

3、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v 3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v 4推进“一区一法”,严格依法管理v 5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科技含量,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7、自然保护区设计的原则v 1.保护区面积愈大愈好v 2. 一个大保护区比具有相同总面积的几个小保护区更好v 3. 对某些特殊生境和生物类群,最好设计几个保护区,且相互距离越近越好v 4. 自然保护区之间最好用通道性相连,以增加种迁入率v 5. 为了避免“半岛效应”,保护区以圆形为佳 8、物种的生存阀值与进化潜力v 1. 物种的适应性与有效种群大小v 2. 物种的短期适应性与生存 监禁种群 (Captive population) 将濒危物种个体进行人工饲养,

4、通过物种恢复计划和措施,待这些物种的数是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考虑是否野化和放归大自然的种群。 监禁种群与自然种群的最大差别恐伯就是数量上的悬殊和近交程度非常高。 近交能够导致基因的纯合性增大和有害基因的固定。随之而来的是繁殖力(如胎仔数)和存活力(如幼仔存活数)的下降,有时在性比上也会发生雄性偏多,雌性短缺的现象。v 3. 物种的长期适应性与生存 500个有效种群个体是保持物种长期存活的最低阀值。v 4. 物种的进化趋势9、自然环境的基本特性: 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生物圈的构成:水圈、岩圈、气圈10、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包括: (1) 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2) 珍稀濒

5、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3) 水源涵养区 (4) 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建造 (5) 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11、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首先,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第二,自然保护区是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 第三,自然保护区是科研的天然实验室 第四,自然保护区是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第五,某些自然保护区可为旅游提供一定的场地 第六,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然保护的生态学规律 :1、物物相关2、相生相克3、能流物复4、负载定额5、协调稳定6、时

6、空有宜12、自然保护的对象:v 具有代表不同自然地带典型性的自然综合体及其生态系统,或已遭受破坏亟待恢复和更新的同类地区。v 具有我国特产的或世界性珍贵稀有的或具有重要经济意义而濒于绝灭的生物物种的地区和水域,或具有一种或几种有代表性的典型群落,特别是典型的重点的基因库地区或水域。v 具有其他特殊意义的地区。v 具有自然古迹、名胜风景和革命圣地及13、自然保护的一般性对策v 1. 自然保护的技术经济对策原则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自然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建设中,要充分注意到自然资源的多种效用以及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等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特点,正确处理个部门和各地区在自然、技术、经济和社

7、会等多方面的关系,达到综合开发和保护的目的。 在开发自然资源时,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不同的类型、区域和特点,制定具体的、符合实际的保护和开发规划,提高开发利用的预见性,避免盲目性。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都负有保护或增殖这些自然资源的责任,要实行开发利用和养护更新并重的原则。 对可更新资源,要坚持努力增殖资源,确保永续利用的原则,对不可更新资源,要坚持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原则。v 2. 自然保护的宏观经济对策v 3. 各部门的自然保护对策14、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基本对策1. 进行全国自然保护区规划2.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按照保护区的性质,进行有效的管理因地制宜

8、,积极保护加强保护区的科学研究有计划的开展旅游活动3. 切实把自然保护区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计划4. 加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管理15、 自然保护的教育工作 教育部门要加强综合性的自然保护人才和师资的培养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自然保护教育 加强各类教育阵地的建设16、“保护区管理类型指南” 6种保护区类型v 1、自然保护区/荒野区(科学保护区/严格自然保护区)v 2、国家公园v 3、自然遗迹/自然纪念地v 4、生境/物种管理区(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禁猎区)v 5、受保护的陆地景观/海洋景观(风景保护区)v 6、受管理的资源保护区(多用途管理区/资源保护区)17、保护区的类型划分依据:保护对象;保护性质

9、;管辖系统;保护时期;土地所有权。18、自然保护区分为四级: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自治州)级;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全国或全球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19、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代码 由七位数字构成:v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码。v 第三位表示保护区的级别。 “1”代表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2”代表 地方级 自然保护区v 第四位表示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1”代表 森林生态 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2”代表 湿地生态 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3”代表以保护 野生动物 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4”代表以保护

10、野生植物 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v 第五、六、七位表示该自然保护区的所属部门和顺序号。 20、自然保护区的划定条件 代表各种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如水域、湿地、滩涂、荒源、岛屿等地域。 自然生态系统或物种已经遭到破坏,而又有重要的价值,亟待恢复的地区。 自然生态系统比较完整、自然演替明显,野生生物物种资源丰富的地区。 国家规定保护的珍稀动物、候鸟或具有重要科研、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 典型而有特殊意义的植被,珍贵林木以及有特殊价值的植被原生地或集中成片的地区。 有特殊保护意义的地质剖面,冰川遗址、熔岩、温泉、瀑布、化石产地等自然历史遗迹地。21、自然保护区的内部结构(或称功能区划

11、) 1. 核心区 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保护对象集中分布区域。它是自然保护区的精华所在,是被保护物种和环境的核心,需要加以绝对严格保护。可以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区。 2. 缓冲区:缓冲区是指在核心区外围为保护、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造成影响和干扰所划出的区域,是自然性景观向人为影响下的自然景观过渡的区域。可以是带状或片状; 3. 实验区:是指自然保护区内可进行多种科学实验,探索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的地区。22、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标准经营管理评价 社会价值 土地有效性 社区协调性 基础设施 管理体系、队伍与水平 科研宣教能力 自养能力v 生态质量评价 典型性(特有) 稀有性 脆弱性 多样

12、性 面积大小 自然性 感染力 潜在保护价值 科研价值生态区v23、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区划条件与全国保护区网的规划布局 1、 区划条件 明确划定自然保护区的条件是正确进行区划的前提。我国按以下几个条件进行区划:(1) 代表各种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2) 自然生态系统活物种已遭受破坏而又有重要价值急待恢复的地区(3) 国家规定保护的珍稀动物、候鸟或具有重要科研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区(4) 地形植被、珍贵林木及有特殊价值的植物原生地或集中成片地区(5) 有特殊保护意义的地质剖面、冰川遗迹、化石产地、温泉、火山、岩溶等自然历史遗迹地区24、 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划分区各论 分为八大

13、区东北山地平原区 蒙新高原荒漠区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 青藏高原寒漠区 西南高山峡谷区 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 华东丘陵平原区 华南低山丘陵区 命名方法有2种 双名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省名+地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例: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省名+地名+自然保护区例:湖南索溪峪自然保护区 三名制省名+县名+保护对象名称+自然保护区例: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自然保护区的经营指导思想 以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对象,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经营方针 以保护为主,积极保护、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相结合;充分发挥保护、科研、教育和旅游4各方面的功能。指导思想:1、坚

14、持以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自然景观保护为中心;2、确保保护对象安全、稳定、自然生长与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3、建设集保护、科研、宣教和利用于一体的综合型保护体系;4、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和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 概念 是自然保护区开展工作的基础性文件,用于指导和调控自然保护区 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23、 管理计划编制和执行的好坏,是衡量一个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和有效管理程度的重要指标。 特点;综合性、行业性、实践性、跨行业性、人与自然性、长久性、国际性原则:全面规划(全面性)、循序渐进(阶段性)、尊重自然(科学性)、讲求实效(实效性) 25、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 自然资源 是指自然界中地理环境和生物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 地貌 水文 气候 生物 人文旅游资源 指古代人类的社会活动的遗迹和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人文景物 文化传统 体育和娱乐 饮食和购物 26、旅游区开发与建设v 对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方针是: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批进行。v 制定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注意以下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小语种语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