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个人事迹材料汇编10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31383266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模个人事迹材料汇编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劳模个人事迹材料汇编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劳模个人事迹材料汇编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劳模个人事迹材料汇编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劳模个人事迹材料汇编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模个人事迹材料汇编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模个人事迹材料汇编10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模个人事迹材料汇编10篇【篇一】原本该在家享清福的年纪,72岁的xx却一趟又一趟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把扫大街和捡垃圾挣来的钱全部捐给上不起学的孩子。这位普通的环卫工人,用年复一年的艰辛呵护着贫困学生的幸福,用一颗大爱之心感动着身边的所有人。记者见到xx时,她正在区环卫处东门岗看门。2013年底,在步行街做保洁工作的xx因病住了1个月院。一出院,她就来到单位,要求继续工作。单位负责人本想让她在家好好休养,但xx的倔脾气上来了,她坚定地说,“我不能失业!”问及原因,xx不好意思的笑了笑。xx说,她还有资助孩子的任务没有完成,不能半途而废,只要自己还能动弹,她就要继续资助贫困孩子。一颗牵挂着困难

2、群众和贫困学子的心,让xx20多年来从没停止过捐助。1990年,为了方便在县城照顾生病的丈夫,xx找了份环卫工作。工资不高,垃圾又多,很多人都坚持不到3个月就辞职了,而xx在这里一干就是20多年。当时她的月收入还只有200多元,在一次妇联发动的“社会妈妈”活动中,她接触到了葛家镇生格庄贫困生王夏。不仅定时送学费,每到换季或过节,xx就会骑车带着衣物和水果去看望王夏。xx告诉记者,坐车的话还要花费几元的车票钱,她想着还不如把车票钱省下来给学生买作业本,所以她就来回骑着自己的大金鹿车。从xx的住处到王夏家有20多公里,为了减轻她的负担,妇联的工作人员给她换了一个较近的捐助对象,可xx又放心不下王夏

3、,因此她决定同时资助这两名学生。为了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xx还专门订阅了报纸,只要一刊登灾情或是贫困生的消息,她就马上伸出援手。20多年来,xx资助的孩子能有90多名,捐款账单超过30万元。xx说,她的两个女儿都是初中毕业,因为当时丈夫生病,女儿们都没考高中,一直是自己的遗憾。自己的孩子没能继续念书,她就想着帮助别的孩子。除了资助贫困学生,“非典”期间,北京血库告急,她带领两个女儿无偿献血,并捐款1300元;芦山地震,她捐款6000元,南方雪灾2000元,青海地震3200元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哪来的这么多钱?当时,上级部门考虑到她的晚年没有生活保障,专门拨付给她5万元养老金,xx分文不剩地捐给

4、了贫困生;后来社会上主动联系资助她的68500元,她又全部捐了出去。在对别人慷慨的同时,xx对自己和家人却非常抠门。在xx的家里,一院子都是还没来得及卖掉的纸盒、塑料瓶等杂物。进入客厅,家具、平时穿的衣服都是十几年前买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生活简朴的老人,却有一件格外贵重的“家产”。打开包裹地严严实实的“宝贝”后,里面是厚厚一叠银行的汇款单、快递单,还有她和学生往来的书信。这一沓沓书信与单据虽不能言,但却是xx一份份爱心真情的见证。冬天手冻出血口子,夏天全身被蚊子叮。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xx依旧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捐助。她说,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对她而言,只要能帮助别人,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xx的真实写照。对于xx来说,别人的难处永远大于自己的困难,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安慰。每一次奉献爱心都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使她忘记疲劳,忘了自己。如今,这样的道德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随时能学。他们用爱心、诚心和责任心,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的感动,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篇二】翻开xx的简历,集团公司劳动模范、xx市优秀青年企业家、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一串串荣誉承载了他15年如一日奉献青春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这位80后石油人奋斗拼搏的足迹,更见证了他一个又一个幸福的瞬间。“不创新,无出路”2016年,石油市场持续低迷,

6、国际国内油价断崖式下跌。在面对销售市场疲软、原油输送不均衡、油品输送成本增加等压力,作为输油四公司负责人的xx,一刻也不敢懈怠,他必须创新思路,降低原油输送成本,实现增收节支目标。从6月份开始,他组织生产调度人员一方面收集整理各个场站的生产运行数据,分析能耗曲线,另一方面组织人员赴中石油对标学习,研究优化输油参数和运行方案。期间,他经常深入一线和生产调度中心,面对面与工作人员、一线职工探讨交流,有时直至凌晨时分。凭借着一股执着和韧劲,终于,他带领攻关小组研究出了库容调节、避峰输送、间歇输送、交叉供热输送等运行方案,制定出了机泵经济运行曲线和储存温度,建立起了11种状态下的生产运行方案和7种状态

7、下的生产应急处置程序,形成了一本完整的生产运行手册。“有时为了一个数据,他亲自到基层场站调研,前前后后4次反复修改,他都参与把关,直至半年后完成这项工作。”该分公司生产计划科科长何凡敏介绍道。有了这本生产指南,生产效益也立竿见影。输油四公司2017年管输成本平均每吨降低了0.92元,超额完成模拟利润634万元。输油泵是是管道运输的“动力心脏”,提高运行效率成为他关注的焦点。他经常与技术人员探讨设备管理新思路新举措,在他的主持下,编制了重点设备保养标准和操作手册,新建整合了17项设备技术台账。在此基础上,组织成立了专业技术研究小组,专门针对设备技术难题进行钻研,完成了两篇课题研讨论文,有效解决了

8、设备运行中的顽疾。“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安全生产到设备运行、从人员管理到制度优化都见证了他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落地。“安全关乎发展的命脉”“安全工作就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不发生安全事故就是最大的效益。”xx说。为此,他率先提出了全员轮训的培训模式。从他本人到基层班组长,都要亲自讲课,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如果没有全员轮训这个平台,我是不会从一个安全员一步步成长为集团内训师的。”作为直接受益者,该分公司安全科崔宝珠介绍道。的确,通过全员轮训,不仅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技能,也培养了一批安全管理人才。与此同时,他一步步探索出全新的安全管理机制。为了实现安全隐患检查、整理、整改、复查

9、的一体化管理,xx健全完善了隐患整改督促闭环管理机制。随后,岗位风险点责任清单、重点地段巡查巡检机制以及企地联防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出台,有效确保输油管道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如今,走到输油四公司的各个场站队,内外部消防力量分布图消防实用手册重大危险源分布及应急救援图等指导性文件手册一应俱全。说到编制这些文件手册的目的,xx的回答再简单不过解决应急救援力量薄弱和救援滞后的问题。两年来,他亲自组织参与安全隐患排查191次,整改各类风险隐患和不符合项2151项,实现全线平稳运行。付出终有回报。2017年,吴延线被确定为国家能源局管道完整性管理试点管道,输油四公司也被xx省设备协会评为设备管理先进单位

10、。“虽有病痛,但我忍得住!”2013年,陕北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时任输油六处负责人的xx,在得知川姚线出现险情后,徒步赶往隐患点。从晚上11点开始,一行3人摸黑前行,在泥泞不堪的路段,索性脱下鞋子,相互搀扶。大山里的夜晚寂静地可怕,加之通信中断,无法联系到其他人力,他们只能依靠自己一段段仔细排查。功夫不负苦心人,在经过6个多小时风里雨里的跋涉,终于排查出隐患点20余米管线因暴雨冲刷外露悬空。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立即安排人力进行抢修,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抢险过程中,这类情况很多,前前后后两个月,每天几乎只休息两三个小时,但也感觉精力充沛。”xx事后说道。2016年4月,上任输油四公司后,

11、为了及时掌握这条“生命线”的基本运行情况,他走出办公室,开始基层调研。2个月时间、10个基层输油场站、3个基层巡护队、400余公里输油管线这一串串数字都记录了他的足迹,也见证了他扑下身子干工作的艰辛与汗水。在直罗至富县输油管道线路上,xx就像一名巡线工一样,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着线路的犄角旮旯,越是重要线路地段,他越要一探究竟,但因长期劳累,一不小心在山峁上踏空受伤。虽然当时脚踝已经很不舒服,疼痛无力,大家劝说他去医院检查,但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他还是咬着牙拄着棍查完了这条线路。随后,在医院打了石膏,拄着双拐的他又出现在办公室里。“虽然身体上有病痛,但我忍得住!”当记者谈及到这件往事的时候,他的话

12、轻描淡写。生活中,xx和干部职工打成一片,就如家人一样,无话不谈。而面对老人,他有太多的亏欠。老父亲脑梗住院,他因为工作忙碌无法回去照应,只能抽时间榆林xx两地跑。青春无悔,奋斗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对于xx来说,管道平稳运行就是最大的幸福。为此,他奋斗的脚步将越走越有力、越走越坚实!【篇三】“xx就像场站魔术师,她到哪里,哪里就吃香。”公司干部职工这样评价集团劳模xx。这不,她到南泥湾输油站10个月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站一下子脱胎换骨,不仅拔得2018年公司一季度“6S”评比“头筹”,而且相继受到省国资委相关部门和集团工会等上级单位的赞赏。作为一名女站长,她曾把甘

13、谷驿输油带成全公司的优秀场站,如今又让南泥湾输油站焕发了新姿。这些,xx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带着问题,笔者近距离接触了这位“神奇”站长,以寻找答案。答案一:给场站插上“翅膀”2017年7月,xx到南泥湾输油站后敏锐地捕捉到了红色南泥湾这片热土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于是决定给这个场站注入红色灵魂,插上思想翅膀建设一个红色党支部。红色党支部紧紧围绕五个一:弘扬一种精神南泥湾精神。扛起一面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比党性、提升政治素养;比能力,提升业务水平;比作风,提升整体形象。带领一支团队“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全面推进团的各方面建设。搭建

14、一个平台学先进、学身边榜样,建立党员与班组联系点,促进班组管理水平提高。引领一股风气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职工立足岗位,主动作为。为了让红色文化和延长石油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她合理利用地形,给场站增添了一条文化长廊,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时间轴和职工笑脸墙两个部分,时间轴回顾了该站2011年建站以来的发展经历,而笑脸墙则充分展示了该站职工良好的精神面貌。活动是建设场站文化的有力支撑。xx巧妙地把主题活动和娱乐活动相结合,带领场站职工每年看一本红书,每季度看一场红色电影,每月唱一首红歌,每月抽一位职工讲一个红色故事,同时穿插着提升班组凝聚力的拔河、绑腿跑等趣味活动。丰富的活动让职工动起来,让场站活

15、起来,让文化凝起来,效果出奇的好。“在场站巡检,看着它从2011年逐步成长的经历,仿佛走在一段小小的历史中,而每当看到职工笑脸墙,连走路都轻快。”正在南泥湾输油站巡检的职工张卫国掩饰不住一脸的自豪。答案二:巧妇敢为无米之炊2003年,延长油矿管理局王皮湾集输站甘谷驿泵站建成投运,xx奉命成为这个泵站的站长。走进站内,她搭眼一望:一个场站,只有一个泵房,一年20多万吨原油全凭它输送。仅有的五六间房能用的只有三间。厕所盖了一半,要上厕所,得到隔壁借用。站长办公室只有一张小学生用的单人课桌。电话没地方放,她就抱了一摞砖头支着。三间房,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14个人没法住。她只好让附近的职工回家,其他

16、人在办公室将就。厨房没有盖成,大家只好到镇上买饭。没有会议室,没有活动室,电脑更是不敢想。自来水没法饮用,只好带着职工登上三轮车到村镇拉水看到这个惨象,技校毕业的小南嚎啕大哭。有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xx这位“巧妇”硬要做这“无米之炊”。从进场站那一刻,她就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把场站办成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报到第二天,她跑回家,把家里的冰箱、锅碗瓢盆拾掇了一大堆就往场站拉。家人一边帮忙一边开玩笑你这是清家呢还是分家呢?午饭时间到了,好多人准备吃泡面,可听到她喊吃饭,职工们还以为听错了。随即风一样地向灶房跑,跑到灶房一看,她给他们做了一桌子。多少天凑合着吃饭,职工们第一次吃上场站的饭菜,那个场景她至今忘不了。看着甘谷驿输油站的“一穷二白”,xx带着场站职工起早贪黑。当伙食资金不足时,带领职工种植爱心菜园,上山挖野菜、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