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施工的方案完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1367593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浆施工的方案完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灌浆施工的方案完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灌浆施工的方案完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灌浆施工的方案完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灌浆施工的方案完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浆施工的方案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浆施工的方案完(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云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灌浆防渗施工方案恒瑞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3月5日33目录1、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22、施工准备16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204、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进场计划255、劳动力计划276、工期安排287、安全生产措施308、文明施工技术措施331、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由建设方提供的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云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灌浆防渗设计图及相关说明。1.1.2国家及建设部现行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及相关规范。1.1.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1.1.2.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1.1.2.3

2、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1.1.3甲方组织的现场踏勘及调查所得的有关资料。1.1.4我单位准备投入的劳动力、设备、技术能力和长期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1.2.编制范围1.2.1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云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灌浆防渗设计图所设计的施工内容。1.2.2编制原则1.2.2.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单位的施工能力,在确保按工期要求完成的前提下配备各种资源。1.2.2.2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测试方法。1.2.2.3合理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

3、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工序间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1.2.2.4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工序、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对施工的影响。1.2.2.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充分利用当地合格资源。1.2.2.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1.3编制说明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和灌浆设计说明书,业主单位针对本工程有关要求,我们把施工组织安排,施工流水段,施工顺序及进度安

4、排,施工平面布置,主要机械设备以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及工期的技术措施,进行重点阐述。1.4 工程概况本次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云峰水库除险加固灌浆工程在江津区,油溪镇,水库大坝灌浆轴线长110米,设计单排帏幕灌浆孔56个,孔距2米。灌浆孔分为3序施工,待第一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序孔,第二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第三序。本次灌浆土坝体采用充填灌浆法,基岩采用纯压分段灌浆法。灌浆最大压力;孔口压力0.05MPa,孔底压力0.3MPa。制浆材料;坝基灌浆采用R32.5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土质坝体采用粘土浆液。1.4.1防渗线布置1.4.1.1设计防渗线与实际坝体防渗线布置的灌浆孔底高程应基本一致,

5、90垂直造孔。1.4.1.2灌浆孔沿坝顶轴线布置,孔距2rn,充填灌浆孔距2m(利用帷幕灌浆孔),灌浆孔为单排孔,终孔直径75mm。1.4.1.3灌浆方式、方法、压力及要求灌浆方式采用自下而上灌浆法。灌浆水灰比采用5:13:12:11:10.8:10.6:10.5:1,7个比级。开灌水灰比5:1,以后逐级变浆。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不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而吸浆量无明显减少或压力未升高时,则变浓一级浆液灌注。灌浆过程中,超过初凝时间的浆液不能继续使用。此次钻孔灌浆孔分为三序施工。即第一序孔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二序孔施工,第二序孔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三序孔施工

6、。1.4.1.4灌浆材料结合本工程地质条件,对岩石坝基采用强度等级为R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防渗灌浆。对坝体采用粘土进行灌浆。1.4.1.5设计灌浆工程量本次灌浆设计共56个孔,钻孔及灌浆966.87m,其中坝基岩石钻孔及灌浆547.62m,坝体钻孔及灌浆419.25m。1.4.2检查孔设置数量按帷幕孔的10%左右,及6个检查孔。孔径、孔深及孔斜均与相邻防渗灌浆孔一致,现场确定具体位置。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1.4.3 场地施工条件1.4.4 交通条件场地施工有一简易公路连接。1.4.5 施工用水条件施工现场用水可在水库内抽取,也可利用现场附近的自来水。1.4.6

7、 施工用电条件我方将在业主指定点搭接施工用电。1.4.7 通讯条件本工程位于城镇地区,通讯发达,能满足施工现场的对外联络。1.4.8 工期要求按现场情况及工程量,施工总工期定为40日历天。1.5 工程特点及难点1.5.1 本工程施工现场窄小,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施工设施的安全控制更为突出。1.5.2 本工程的防渗灌浆孔延长米1122.08米,要在规定工期内完成,会非常紧张。1.5.3 灌浆施工结束后的弃浆及冲洗灌浆泵、搅拌桶产生的废弃浆,不能随意排放。1.6 设计技术要求1.6.1 防渗灌浆要求 坝基防渗灌浆后,要求透水率q值应10吕容。1.6.2灌浆材料和灌浆设备1.6.2.1为了改善其可灌性,

8、达到较好的灌浆效果,采用R32.5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防渗灌浆。水泥细度通过80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宜大于5%。1.6.2.2灌浆用水泥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采用的水泥,应严格防潮和缩短存放时间。1.6.2.3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1.6.2.4为增强浆液的稳定性以及调整浆液初凝时间,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外加剂,如速凝剂、稳定剂、减水剂。所有外加剂凡能溶于水的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1.6.2.5灌浆采用多缸柱塞式灌浆泵,容许工作压力大于最大灌浆压力(2.5kg/cm2)的1.5倍,即3.75kg/cm2),并应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的工作性能。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

9、间为3min。1.6.2.6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均应安设压力表。使用压力宜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压力表与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1.6.3钻孔1.6.3.1防渗灌浆孔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及硬质合金钻头钻进。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因故变更孔位时,应征得设计同意,实际孔位应有记录;孔深应符合设计规定,误差不得大于20cm。1.6.3.2防渗灌浆也宜保证孔向准确,钻孔角度偏差不能大于0.5度。钻机安装必须平正稳固,钻孔宜埋设孔口管;钻机立轴和孔口管的方向必须与设计孔向一致;钻进应采用较长的粗径钻具并适当地控制钻进压力。1.6.3.3灌浆孔孔径采用75mm,孔径应

10、均匀,孔壁应平整。1.6.3.4钻灌浆孔时应对岩层、岩性以及孔内各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绘制钻孔柱状及简略的地质剖面图和文字说明。1.6.3.5钻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块难以钻进时,可先进行灌浆处理,而后继续钻进。如发现集中漏水,应查明漏水部位、漏水量和漏水原困,经处理后,再进行钻进。钻进结束等待灌浆或灌浆结束等待钻进时,孔口应堵盖,妥加保护。1.6.3.6钻孔岩芯除要求钻机上作详细记录外,并要求每次起钻后将岩芯按次序排放,待监理工程师(或甲方质检人员)鉴定后方可处理。1.6.3.7钻孔过程中的岩粉应随时用取粉管取出,岩粉残留厚度不大于20cm。1.6.4钻孔冲洗、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1.6.4.

11、1钻孔结束后,应在孔内下入钻具(或导管)直到孔底,通过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进行冲洗,直至回水清净延续5-10min止,要求孔内沉积不得超过20cm。1.6.4.2灌浆前应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净时止,冲洗时间不能小于30min,冲洗压力采用本段灌浆压力的80%。裂隙冲洗不得采用循环水。对有涌水的灌浆段,裂隙冲洗结束后,观测该段的扬压力。1.6.4.3防渗灌浆采用全孔分段灌浆法灌浆。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各次序灌浆孔的灌浆在灌浆前应进行简易压水试验。灌浆孔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1.6.4.4检查孔压水试验。分为3个压力阶段,采用五点法进行压

12、水试验,压力值现场确定。1.6.4.5压水试验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单位为吕容(Lu),压水试验成果按下列公式计算:q-=Q/PLq-透水率,Lu;Q-压入流量,L/min;p-作用于试段内的全压力,Mpa;L-试段长度,m。1.6.5灌浆压力最大孔底灌浆压力为0.3Mpa。1.6.6浆液浓度及变浆原则灌浆水灰比采用5:13:12:11:10.8:10.6:10.5:1,7个比级(重量比)。开灌水灰比5:1以后遂级变浆。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而吸浆量无明显减少或压力未升高时,则变浓一级浆液灌注。灌浆过程中,超过初凝时间的浆液不能继

13、续使用。1.6.7粘土灌浆水土比采用1:0.751:1.25两个比级(重量比)1.7特殊情况处理1.7.1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灌浆,应一泵一孔。否则应将串浆孔用塞塞住,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再进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灌浆;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宜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1.7.2灌浆注入量大,灌浆难于结束时,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1.7.2.1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1.7.2.2浆液中掺加速凝剂;1.7.2.3灌注稳定浆液或混合浆液。该孔经处理后仍应扫孔,重新依照技术要求进行灌浆,直至结

14、束1.7.3 粘土灌浆一次超过0.3-0.5立方时,应停止灌浆待凝,少灌多复。1.8灌浆结束灌浆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30 min后即可结束. 1.9封孔全孔灌浆结束后,灌浆孔应采用灌注水灰比0.5:1的浓浆,灌注压力与该段的灌浆压力相同,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延续30min停止.1.10质量检查1.10.1防渗灌浆质量检查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对竣工资料和测试成果的分析,综合评定。检查孔的数量宜为灌浆孔总数的10%左右,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1.10.2对检查孔钻孔及压水试验的要求;为检查帷幕的透水性和密实性,对每

15、个检查孔用回旋钻机取芯,观察水泥浆在裂隙中的充填情况,水泥结石的强度,对钻孔分段进行压水试验,自上而下,钻一段检查一段,测定帷幕的透水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1.10.3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结束后,自下而上分段,按上述防渗技术要求进行灌浆和封孔。1.10.4帷幕灌浆检查孔应采取岩芯,计算获得率并加以描述。1.10.5对帷幕灌浆孔的封孔质量应进行抽样检查。1.11竣工资料和工程验收1.11.1灌浆工程竣工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验收小组进行,验收所需的文件有:1.11.1.1工程设计文件;包括有关设计的文件、图纸以及修改通知等。1.11.1.2竣工资料和报告;包括有关原始资料、成果资料、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工程竣工报告以及技术总结等。1.11.1.3防渗灌浆工程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应包括如下内容:1.11.1.3.1钻孔、钻孔冲洗、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和简易压水、灌浆记录。1.11.1.3.2灌浆孔成果一览表。1.11.1.3.3灌浆分序统计表。1.11.1.3.4各次序孔灌浆成果表1.11.1.3.5防渗灌浆完成情况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