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1358453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建设生态工程时,从我国传统农业的“无废弃物”模式中,可借鉴的是()A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B能量的单向流动C培育良好的土壤结构 D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解析:选A。“无废弃物”模式就是要变废为宝,实现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2.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整体性原理答案:C3.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A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对

2、环境几乎没有破坏性B使用植物易于吸收的化肥作肥料,在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同时也有助于周围环境的净化C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D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解析:选C。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各有优缺点,石油农业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4.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系统工程作为我国农村生态工程的样板,在全国推广,这是由于该生态工程()A以实施沼气工程为中心B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C创造了较多劳动力就业机会D最早推出了“无公害蔬菜”解析:选B。实施沼气工程是整个生态工程的中心工程,使多个生产和生活环节产生的废物被充分利用,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效益好

3、又无污染,因此,实施沼气工程是手段,实现物质多级循环利用是目标。5.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D单纯追求系统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解析:选A。生物多样性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越不易受到破坏,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易保持相对稳定。6.下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A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选D。从题图中不难看出,综合

4、污染物与能源消耗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了生产活动产生的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消耗过大。7.下列措施与生态工程的原理不符合的一项是()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产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通过农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解析:选C。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产量,利于森林的发展;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可以通过人工补充能量来维持;农田通过农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土壤就会越贫瘠,影响可持续发展;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可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8.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靠山的人对山上的林木乱砍

5、滥伐,靠水的人则对水中的生物乱捕滥猎,都对各自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那么,在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的原理是()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C整体性原理 D协调和平衡原理解析:选C。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也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重建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与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只有把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9.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

6、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A BC D解析:选D。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除了治理环境污染外,主要是通过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一种中间途径,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我国的生态工程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的应用范围比我国小,也不那么强调经济效益,不过,目前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

7、程样板。10.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C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选B。能量流动是不循环的,但通过设定合理的生态结构,使能量得到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污染,物质可以循环利用。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能量、物质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内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生态农业的结构。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

8、某些虫害的大面积发生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以做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尽量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施用D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解析:选B。以作物等秸秆为燃料发电会造成环境污染。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需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B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应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C加大投资力度,把生态建设工程放在首位D我国生态工程已十分成熟解析:选A。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目的不仅仅在于保护生态环境,还应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9、生态效益同步发展;我国生态工程还有许多不足,如缺少定量化模型的指导、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调控缺乏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等。在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整体性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选C。所谓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协调主要是指生物要适应环境,因此引种时要注意引种的生物是否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不能盲目引种或栽种。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

10、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解析:选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为水土流失,要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措施,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同时要注重种树与当地居民的经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遵循整体性原理,而未充分体现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

11、再生原理解析:选A。桑基鱼塘是把单个生产系统进行优化组合,再通过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因而它的建设充分利用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如图所示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C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的生态工程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程是对肥水的处理过程,所以属于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12、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解析:选C。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湿地生态系统含水量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一般取自大江大河。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将其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多选)()A改善了土壤结构 B培育了土壤微生

13、物C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D改变了土壤酸碱性解析:选ABC。四千年的农民一书记录的是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该传统农业的优点是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通过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成有机肥,施到农田中,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 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解析:选B。该题属于信息给予及新情景题目,但考查的是基本知识,该反应器没有生产者,不能看作

14、是一个生态系统。如图表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B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有机物,B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C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异化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D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流入的污水进行处理主要是利用物理沉降、微生物的分解和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的。由图可知,细菌和藻类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细菌通过分解有机

15、物,为藻类生长提供二氧化碳、水、矿物质等;藻类的光合作用为细菌的分解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不同水层由于受到物理扩散、生物消耗等因素的影响,水中溶解氧气量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生存的生物类群也会因此而变化。甘肃某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解析:选D。正确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尽快恢复原状的最佳措施是回填土壤为栽种植物提供生存条件。然后再由选项并结合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的原理作答。下图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