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1336630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三门峡市抢抓河南“三大国家战略”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定位”,按照“求转、求进、求实”的总基调,强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持续推进“一高两化”,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三门峡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较快发展的态势。一、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一)国民经济在困境中爬升。2013年前三季度,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体制性问题等外部因素与自身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的多重影响,三门峡市经济运行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困难局面,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态势明显。上半年和前三季度,GDP增速下滑到9%以下,分别为8.8

2、%和8.9%。第四季度,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趋升、运行质量稳中有进、发展趋势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趋于协调,发展后劲增强。全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达到1204.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全年财政总收入达115.8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3.3和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3.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

3、破千亿元大关,达1151.15亿元,比2012年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1.33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38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2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10.5%。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12年的8.0:68.0:24.0,优化为8.3:66.4:25.3。(二)特色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13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作出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决定。果品行业推行“三管一做”,有力促进了果品产业的发展, 100多

4、家畜牧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色农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灵宝大枣、陕县“二仙坡”苹果、卢氏黑木耳、渑池仰韶大杏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国叫响。特色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弥补了粮食因灾减产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接近百亿元,达99.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4.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5和0.2个百分点;全年粮食产量61.5万吨,比2012年减产6.8%;猪牛羊禽肉产量10.05万吨,比2012年增长8.8%;禽蛋产量5.13万吨,比2012年增长1.5%,牛奶产量4.25万吨,比2012年增长1.7%。(三)“一高两化”支撑工

5、业经济运行平稳。围绕“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战略,三门峡市上下倾力打造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同时加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力度,工业生产逐步扭转了37月份连续5个月个位数增长的低迷困局,复苏迹象逐步显现。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741.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3.62亿元,增长10.4%。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三门峡市重点支持发展的化工、医药、汽车等行业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5.2%,利税增长26.3%;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9.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9%,利税增长9.2%;化学工

6、业增加值增长20.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4%;医药工业增加值20.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7.4%。小微企业活力尽显。2013年,三门峡市小微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5.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6.1%,增速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个百分点。(四)重点领域投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3年,三门峡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度突破千亿元,达到1151.15亿元,比2012年增长22.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完成1138.03亿元,增长23%。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三门峡市在建的500万元以上项目706个,计划总投资达到2627.54亿元,比201

7、2年扩大50.4%;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全年三门峡市民间投资完成769.92亿元,比2012年增长27.7%,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7个百分点。重点领域投资高速增长。以黄金产业园为支撑的有色金属冶炼业项目完成投资87.73亿元,比2012年增长212%;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22.01亿元,增长3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投资37.06亿元,增长105.8%;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10.9亿元,增长29.3%;文化、体育、娱乐业完成投资19.38亿元,增长113.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94.6亿元,增长42.5%。房地产开发市场保持繁荣。全年三门峡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5.72亿

8、元,比2012年增长32.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9.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22.99万平方米,增长23.6%;商品房销售额42.48亿元,增长36.5%。(五)会展经济带动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13年,三门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特色商品交易博览会。展会期间,现场销售商品4亿元,客商签订购销合同79亿元。在会展经济的带动下,全年三门峡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33亿元,比2012年增长1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9和0.2个百分点。(六)政策支持确保财政金融走势平稳。2013年,三门峡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5.8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

9、79亿元,增长19.2%,增速比全省高0.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税收收入55.39亿元,增长17.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54亿元,比2012年增长12.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5.1%,科技支出增长15.5%,教育支出增长13.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1.1%。2013年年末,三门峡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36.03亿元,较年初增加110.85亿元,增长13.4%;各项贷款余额548.16亿元,较年初增加78.84亿元,增长16.8%。(七)“大通关”引领外贸外经较快增长。随着三门峡海关、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和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投入运营,三门峡经济的外向度大幅度提升。2

10、013年,三门峡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9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6.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居各省辖市第6位,其中进口总值1.08亿美元,增幅高达193.2%;三门峡市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20个,比2012年增加6个,实际利用外资8.68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6.3%,总量居全省各省辖市第3位。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一)农业防灾减灾抗风险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尽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但由于过去多年来对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加之自然条件的约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根

11、本改变。2013年受旱灾的影响,三门峡市粮食总产量比2012年减产4.5万吨,减幅6.8%,其中夏粮亩产减产14%,总产减产13.7%,秋粮亩产减产1.5%,总产减产0.3%。此外,旱灾还对水果、烟叶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传统行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质量亟待提高。受资源、市场和生产要素等因素影响,煤炭、黄金、电解铝等行业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导致部分大中型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年煤炭采选业增加值增长5.3%,主营业务收入下降6.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1.7%;电力工业增加值下降1.6%,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4%。

12、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不景气,直接导致关联企业利税水平严重萎缩。2013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税下降7.9%,非金属矿采选业利税下降2.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税下降54.7%,电力工业利税下降24.2%。这些行业在工业和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其生产经营困难对三门峡市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产生了较大影响,体现在企业所得税下降,税收比重偏低。2013年,三门峡市企业所得税完成4.28亿元,仅比2012年增长0.3%,国内增值税8.14亿元,比2012年增长5.3%。受企业所得税等三大主体税种增长乏力的影响,三门峡市税收收入增长17.2%,比全省19.9%的平均增幅低2.7个百分点,税收占公共

13、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仅为67.7%,在全省排名第16位,比全省73%的平均水平低5.3个百分点。(三)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还需要进一步培育。2013年,三门峡市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9.7亿元,比2012年下降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1.4%,比重与2012年持平;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3.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8.4%,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低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9%,比2012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一高两化”的步伐需进一步加快。三、对2014年三门峡市经济形势的初步判断2014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欧盟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美国经济受债务上限和QE退出将呈现不确定性,日本经济刺激效应缩减,新兴经济体相对减速格局仍将维持。从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看,在中央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已不复存在,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内需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从三门峡市情况看,随着“四大一高”战略在三门峡市的深入推进和打造五个“千亿元产业集群”政策效应的显现,2014年,三门峡市经济有望在保持合理增长的同时,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提高,同时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仍将快于全国、全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