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大学毁了你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332470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让大学毁了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别让大学毁了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让大学毁了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让大学毁了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别让大学毁了你读后感 有一本书叫别让大学毁了你,我感觉非常的现实和有理。莘莘学子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走到了人生的重要转折关头。考得好的欢呼雀跃,考得不理想的内心纠结。无论怎样,学生和家长的心情都如盛夏的阳光般焦灼,忙着填志愿,忙着挑学校,忙着选专业,有的还在忙着出国留学。大家似乎都没有时间好好想一想:上大学,我们到底为了什么? 这看起来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恢复高考制度那些年,考大学就是为了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考上大学就是国家干部了,当然也有许多有志青年是为了给自己争取再学习的机会。大学扩招以后,在高考录取率达到80%以上的今天,普通的大学文凭已不再奇货可居,大学生满地都是,上大学

2、没有了“铁饭碗”。有调查显示,超过30%的大学生和家长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上大学特别是上了名牌大学、读了热门专业,出国去留了洋,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谋取一个薪酬高、有地位的职业。想法没有错,却有点狭隘。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利于今后的成长。 能考上名校固然很好,这些大学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有大师名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到了那里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名校出来不等于就是人才,当年考上北大清华的状元,有的还不及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有出息。热门专业固然也很好,既然热门,说明社会需求旺盛,毕业找工作自然容易,但一味盯着热门而不顾自己的兴趣,为学而学、为就业而学,也可能埋没了本来很有

3、发展的潜质。找到收入不菲的工作固然也好,但收入与幸福感并不成正比,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许多人的幸福感却在不断下降。 再说出国,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但也有学生出去以后没把人家的好东西学到手,倒是把糟粕作为时尚带了回来。我们还可以举一些例子。最近,南京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的教师受到学生威胁:“我要你把分数提高到九十,否则我绝对会报复你或你的儿子的。”这不仅折射出对老师的不尊重,还反映出当下大学学习风气的变异和堕落。前几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受到留校察看处分,他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舍得付出,对于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却无暇顾及。还有北京一所顶级大学的中文系女生自杀前在遗书中这样写道:“

4、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这些虽然是有些极端的案例,却已说明了不少问题,而问题的答案还得从原点去找。 大学是人文精神的家园,也是学生通往社会的最后驿站。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人的成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大学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学生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我们上大学,除了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最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看起来有些“虚”却是一辈子管用的。一些同学在中学阶段就是为了考上重点中学、考上名牌大学,目标很明确,为什么到了大学反而

5、失去了方向感,或以混到文凭为目的,或以游戏大学虚度时光,即使以考研出国为目的的同学,对自己的将来也是焦虑不安的,感觉很飘忽,根子在于没有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志向。在大学里,既有“根叔”式的教育,也有“得不到四千万别来见我”的训导,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提高人文素养,自己独立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学不是职业养成所,大学里也不能只学谋生的技能。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学习理论,打好知识基础,学会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自己不断吸纳新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是要老老实实经过勤学苦练才能得到的。 而现在,对于大学新生们来说,最悲哀的是虽然每个人对于大学都会

6、有这样那样的期许,对上大学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然而却几乎没有人能回答,大学到底是什么,上大学到底为了什么,又能学到什么,多数人都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扔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只是在这个新的环境里一切都要自己做主。于是一个个在畸形环境中生长起来,又没意识到该做什么,如何做的大学生们,用病态的方式,把青春付之荒唐之中。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却不去思考其实其他人也曾面临着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比我们更大的压力。推卸责任似乎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本能,我们总习惯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去抱怨外在因素,却不曾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年轻人最易犯的毛病就是人云亦云和冲动,而造成这两种错误的根源就是缺

7、乏独立思考和理智思考的能力。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无外乎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直接感知,或通过读书亦或是耳闻目睹而间接感知,当你问及他们成功的原因,他们无不诚恳的说道:得力于大学的时候,读了多少好书! 生活造就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懂生活这本书,并最终又将我们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一个人最失败的不是因为自己做了很多背离目标的错事,而是做了很多错事却还自以为自己一直在朝目标前进。即使我们获得了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可是这些东西真的是我们必需的吗?真的有那么多用处吗?很多东西,我们之所以认为必需,是因为贪恋。 无论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定位自己。明确自己要学有所成,在哪都会努力,在哪都会成功。

8、我们似乎忘记了语言的真正作用在于交流。英语固然重要,但是专业课程更重要,千万不要顾此失彼,本末倒置。 我们一直早慨叹“世无伯乐”,可我们是否追问过自己,我们自己是千里马吗?什么都会一点,其实就等于什么都不会。我们往往什么都想学,可什么都是浅尝辄止,但是由于什么都懂一点,又让我们在众人面前显得很有才,这样,我们就渐渐被旁边的人给催眠了,还真以为自己很有才,殊不知,我们的有才只是众人的传说罢了,而我们却被蒙在鼓里。兴趣加以长时间的锻炼势必成为其特长,兴趣和特长一定不能放弃,也许当你有一天走投无路时,你所能抓住的恰好就是这根救命稻草。 大学生为什么经不起诱惑,甚至明知道是错还欲罢不能的一次又一次的重

9、复着错误呢? 所谓的的放弃功名利禄也只有那写已经拥有这些东西的人才配谈的话题,尚未拥有,如何言弃? 有时候越是想要忘记,越是记得清晰。人不经历一些事情是很难明白一些道理的,可是当我们明白的时候,剧情已经往往不可能按照你的想法去发展了。我们都已经注定了只是对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行的并不是如何做出选择,而恰好就是畏首畏尾。关键不在于选择,而在于一个人做事的勇气和态度 你要学会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气质,修养,为人处事。你讨厌别人对待自己,自己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学会低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要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很多时候,大家之所以放弃最后一丝心理防线,往往就是受到他人意见的左右,因为大家都知道亲朋好友不会害我们,可是他们却往往忽略了去思考,亲朋好友的意见是否正确。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不要过多的受制于别人的声音。当一个人以为自己很有骨气的时候,却也是忽略对自己做法是否合适的反思的时候。心态决定一切,一定要自信,不要想太多。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去应对。很多人为什么不自信?因为想得太多。如果不读书,其他方面再好也等于零。大学期间是读书的最好时候,书读的多,谈吐自然不一样。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自己的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