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鸡肿瘤病的病理学形态学观察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332327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鸡肿瘤病的病理学形态学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几种鸡肿瘤病的病理学形态学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几种鸡肿瘤病的病理学形态学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几种鸡肿瘤病的病理学形态学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几种鸡肿瘤病的病理学形态学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鸡肿瘤病的病理学形态学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阳地区几种鸡肿瘤病的病理形态学观察陈宏智,何书海,马超峰,胡 静,焦凤超(信阳农林学院 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近些年来,河南省信阳地区鸡的肿瘤性病例不断增多,并且恶性肿瘤比良性肿瘤多见。不仅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鸡肉及其肉制品质量安全和人的食品卫生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分别从信阳市养鸡场(户)送检病鸡和屠宰鸡检疫中收集鸡肿瘤性病例38例,通过眼观剖检和病理切片技术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作出准确的病理学诊断。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共收集鸡肿瘤病例38例,其中有9例是从屠宰场和集贸市场屠宰鸡中收集,其余29例均系养鸡场(户)送检病例。1.2 方法所检病例首先通过

2、眼观剖检,然后切取小块肿瘤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在收集病例的同时,登记病鸡的品种、性别、发病年龄,病鸡生前的发病情况,借以进行病因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和防控措施。2 观察结果通过眼观剖检和病理切片镜检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38例肿瘤病例中共检出7种不同的肿瘤,有鸡马立克氏病、鸡淋巴细胞白血病、鸡卵巢腺癌、鸡小圆形细胞肉瘤、鸡间皮瘤、鸡骨骼肌瘤、鸡肠系膜脂肪瘤等,现将各种肿瘤病鸡的发病情况和病理形态学变化特点描述如下。2.1鸡马立克2.1.1 发病情况38例中共检出鸡马立克氏病21例。36月龄有16例, 3月龄以下1例,712月龄3只,

3、12月龄以上1只。本地土杂鸡发病率较低(占比3/21),外来品种鸡发病率显著偏高;雌性病例居多(占比18/21)。本病可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皮肤型和眼型等四种类型。21例除没有发现眼型病例外,其余三型均有。其中有2例为神经型,生前出现翼、肢麻痹,翅膀下垂,站立不稳,两腿前后伸展,呈“劈叉”姿势。有4例为皮肤型,病鸡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丘状肿块。其余15例均为内脏型,患鸡生前表现精神沉郁,腹部膨大。2.1.2 病理变化剖检:神经型病鸡可见腰荐神经丛一侧性肿大变粗。皮肤型病鸡可见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丘状肿块,肿块多以毛囊为中心,主要分布在耳部周围、颈胸、大腿周围等部

4、皮肤。个别病例胸肌上形成单个或多个灰白色肿瘤结节,切面呈鱼肉色。内脏型病例可见多个内脏器官出现肿瘤性病变,其病变呈灰白色结节状,质脆易碎,可见于心、肝、脾、肺、肾、性腺、腺胃和肠等器官,肝、脾病变最为多见(见图A1)。镜检:各内脏器官的组织学变化均以淋巴组织增生和形成肿瘤性病变为主要特征。各脏器的肿瘤病变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淋巴样细胞的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与浸润(见图B1),瘤细胞病理核分裂象多见;受侵害的组织还伴有出血、细胞变性或坏死等变化。2.2 鸡白血病2.2.1 发病情况;38例中共检出鸡白血病7例,全为母鸡。612月龄有5例,6月龄以下1例,12月龄以上1例;7例中有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

5、3例,有罗曼褐蛋鸡2例,肉蛋兼用型黄羽鸡1例,本地土杂鸡1例。患鸡生前表现精神不振,喜欢蹲卧,体格消瘦,但腹部肥大,触摸病鸡腹部透过腹膜可摸到肿大的肝脏。2.2.2 病理变化剖检:病变主要侵害肝脏,剖开腹腔可见肝脏极度肿大,几乎布满整个腹腔。病肝多呈一致性肿大,表面粗糙,隐约可见灰白色斑点(见图A2)。少数病例病肝呈局灶性肿大,见有粟粒大至碗豆大的灰白色圆形肿瘤结节。瘤组织切面呈灰白色,均质,肝实质脆弱易碎。少数病例可见脾脏、肾脏、心脏、法氏囊肿大,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灰白色圆形肿瘤结节。镜检:肝脏的组织学变化均以大量肿瘤细胞增生和浸润为主要特征,瘤细胞在肝组织中成片聚集或呈散在性分布,细胞

6、形态、大小由较一致的淋巴样细胞(成淋巴细胞)构成,其胞浆少呈强嗜碱性,核大而浓染,有核分裂象(见图B2)。受侵的脾、肾、心、法氏囊等肝外组织也呈现为淋巴样细胞增生和浸润。2.3 鸡卵巢腺癌2.3.1 发病情况38例中共检出鸡卵巢腺癌4例。4例中有3例为外来品种罗曼褐蛋鸡,1例为本地土杂鸡,均为成年鸡。患鸡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表现渐进性消瘦,冠、髯和可视黏膜发白,产蛋逐渐减少直至停产。2.3.2 病理变化剖检:病鸡消瘦,腹围增大,腹腔内蓄有大量的淡黄或黄色腹水。卵巢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原发性肿块,小的有绿豆大,大的则有核桃大。肿块呈灰白色团块状或菜花状,质地较硬。其表面粗糙不平,无光泽、也无包

7、膜,呈细颗粒状(见图A3)。多数病例卵巢都伴有慢性卵巢炎病变,主要表现卵子变性,呈灰白色、褐色、淡绿色或铅黑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在腺胃、肌胃、肠及输卵管等器官浆膜和肠系膜表面形成广泛性的结节状或菜花状续发癌病变,其病变呈丘状隆起,单个分布或密集成堆,表面粗糙,颜色灰白无光泽,没有包膜和根蒂,质地较硬。镜检:卵巢原有构造消失,癌细胞呈低柱状或立方形,胞核大而明显。癌细胞呈单层或复层排列,形成明显的腺管样,具有清楚的腺腔,腺腔周围有或多或少的结缔组织(见图B3)。卵巢原有结构严重破坏,残存的腺管上皮发生变性或坏死。腹腔浆膜上的续发癌病变与上述卵巢的原发癌病变结构相似。2.4 鸡小圆形细胞肉瘤2.4

8、.1 发病情况38例中检出小圆形细胞肉瘤3例。其中2例为本地成年土杂母鸡,另1例为罗曼褐4月龄小公鸡,患鸡生前无明显症状。2.4.2 病理变化 剖检:3例病鸡肿瘤病变均长在病鸡的颜面部,瘤体形状呈圆形,接近于龙眼大小,质地较实,瘤组织切面呈灰白色,均质(见图A4)。 镜检:肿瘤由小圆形、卵圆形和短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胞质少甚至缺如,淡染或细颗粒状,在光镜下显示一片蓝色。核圆形常具有多形性,染色质粗,融合成小块状,核仁小或不明显(见图B4)。2.5 鸡间皮细胞瘤2.5.1 发病情况38例中检出鸡间皮细胞瘤1例。患鸡生前消瘦,腹部稍有膨大,无其他明显症状。2.5.2 病理变化剖检:眼观可见肿瘤呈圆

9、形或椭圆形结节状,遍及于肠浆膜及肠系膜上,瘤体有绿豆大至玉米粒大,有明显的蒂。肿瘤结节质地较实,有完整的包膜,表面光滑、切面呈灰白色、均质(见图A5)。镜检:结节中充满大量肿瘤细胞,瘤细胞体积大,呈椭圆形或多角形,排列较密集,多被少量间质结缔组织分隔成腺泡样或岛屿状。胞浆丰富,弱嗜碱性,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核分裂象易见(见图B5)。2.6 鸡骨骼肌瘤2.6.1 发病情况38例中检出鸡骨骼肌瘤1例。为罗曼褐蛋鸡淘汰母鸡,患鸡生前消瘦,胸前隆起,无其他明显症状。2.6.2 病理变化剖检:病鸡胸前形成一土豆大小的肿瘤,其肿瘤质地较实,无包膜,切面呈灰白色、均质(见图A6)。镜检:瘤细胞呈多角形

10、、椭圆形,核大,核膜不整齐,核分裂相多见,胞浆丰富,瘤细胞呈条索状或团块状排列。2.7 鸡肠系膜脂肪瘤2.7.1 发病情况38例中检出鸡肠系膜脂肪瘤1例。患鸡生前消瘦,无其他明显症状。2.7.2 病理变化剖检:眼观可见肠浆膜附近的肠系膜表面布满较多的淡黄色肿瘤结节,瘤体呈扁圆形,质地柔软,体积有高粱米大至黄豆大,有完整的包膜和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见图A7)。镜检:脂肪瘤组织结构与正常脂肪组织极为相似,瘤细胞呈空泡状,胞核被排挤到细胞的边缘,整个瘤组织呈网泡状结构。A1A2A3A4A5A6A7B1B2B3B4B5 图 几种鸡肿瘤病的病理形态学特征A系列为眼观图片;B系列为显微组织学图片 H.

11、E 10403 讨论与分析通过对38例鸡肿瘤性病例的统计显示,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病率位居鸡肿瘤病之首位,鸡白血病位居第二,第三是鸡卵巢腺癌。其余4种均为少见。从病因学角度分析表明,生物性因素是引起鸡肿瘤性病变的首要因素。现已发现的600多种动物病毒中,约1/4以上的病毒具有致肿瘤性,它们可能引起包括两栖类、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多种肿瘤【1】。特别是鸡马立克氏病毒、鸡白血病病毒等病毒性因素则是引起鸡肿瘤病的罪魁祸首。细菌及其细菌毒素也是引起鸡肿瘤病的重要因素,如有人研究分析认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隐性感染引起成年鸡卵巢的慢性炎症,可成为鸡卵巢癌的直接原因【2】。还有人研究发现鸡对黄曲霉毒素较为敏感, 主

12、要是损害肝脏, 严重时诱发原发性肝癌。【3】。从发病学角度分析表明,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动物由于其遗传基因的不同,肿瘤的发生情况颇大。有人检查了13000只母鸡确定,有条纹的芦花鸡比爱尔兰鸡、白色芦花鸡和来航鸡患白血病更为严重【4】。从本文收集病例分析发现,外来品种鸡较本地土杂鸡肿瘤发病率高。分析认为外来品种鸡群多为鸡场规模化养殖,特别是蛋鸡多采取笼养,饲养密度高,为提高产蛋率增加光照等诸多因素,均可长期地作用于鸡群,造成鸡群持续性的应激反应,可能成为诱导外来品种鸡群高发肿瘤病的重要因素。本地土杂鸡多采取平地放养,自由采食,对当地环境高度适应,接触上述应激作用较少,所以其肿瘤病的发生率低。有关鸡肿

13、瘤病的防控措施在未明了各种肿瘤病确切的发病原因之前还难以制定。鉴于鸡肿瘤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危害愈加严重,应该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一是要加强对鸡肿瘤病的病因学与发病学研究,进一步明确其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为鸡肿瘤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更确切的科学依据。二是要加强对鸡肿瘤病的综合防控措施研究,积极完善其防控措施。根据上述病因学和发病学分析,结合本文涉及病例的发病特点,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综合性防控措施:更新防控理念,转变防控策略,要从“以防为主,防重于治”转变为“以养为主,养重于治”,积极改善鸡群的饲养环境,优化鸡群的饲养条件,加强饲养管理,重视鸡群福利,提高鸡群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减少鸡群肿瘤病的发生

14、。加强饲料的采购、运输、加工与贮藏管理,保证饲料的新鲜度,防止饲料霉变,禁止用霉变饲料饲喂鸡群。加强鸡群的检疫防疫工作,定期监测鸡群抗体水平,适时采取免疫接种,防止鸡群感染鸡马立克氏病、鸡白血病等高发性肿瘤病。加强屠宰场和集贸市场屠宰鸡只的检疫,严格消毒与卫生管理,严防疫情扩散,确保鸡肉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类食品卫生和身体健康。参考文献1 陈怀涛 赵德明.兽医病理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3272 陈宏智等.鸡卵巢癌的病理形态学与病因学研究.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0(12):20223 王继远 包俊山.鸡黄曲霉毒素中毒.吉林畜牧兽医,1985(4).34364 林曦.家畜病理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