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家世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327352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羽的家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项羽的家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项羽的家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项羽的家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项羽的家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羽的家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羽的家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羽的家世 项羽的家世 楚人乎? 鲁人乎?我们要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从他的身世背景、家庭状况、生活习俗和地方文化氛围来了解。项羽的身世及家族情况,正史记载及其简单:“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仅仅介绍其名字、出身地、年龄,其他皆无记载。我们试着从零散史料来归纳总结分析:项姓来源于古项子国,古项子国为西周的分封国,其地大约在今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周围。3.1、项羽祖上本姓姬 项姓的来源说法一直有二种:第一种记载项姓出自姬姓,周朝有项国,是周朝的同姓(姬姓)诸侯国,据郑樵通志代族略载:“项氏或言姬姓之国

2、,故城在陈州项城县(旧城址位于今沈丘县槐店镇)东北一里。”左传记载鲁僖公十七年鲁灭项。亡国后的项国子孙,以原国名为姓以作纪念第二种记载出自芈姓,为楚国王族后裔。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建立了项国。后来,项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项”命姓,称项姓。另外根据广韵记载,项姓虽然源于芈姓,但芈姓的先祖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所以追本溯源,项姓的起源还是源于姬姓后人。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所以学者大众都认同第二种记载,以为项羽乃楚王族后裔,那么项羽家族顺理成章也就楚国世家贵族。但是笔者却觉得此说欠妥当,首先按项国的地理位置,处于姬姓诸侯国的包围中,很难想象楚

3、王把自己王室封到其间。另外项燕之前几百年间找不到任何楚国有项姓的记载,不论是后来秦统一天下,还是汉得天下后,把楚王室有影响力的大姓(昭、屈、景、怀)迁移关中,都未见有提到项姓。秦末当时人对项家的说法是楚将,而不是楚王族,项梁起兵后立怀王之孙为楚王而不是自己称王更是明证。所以项氏来源应该是姬姓比较合理,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灭项国,项国归属于鲁,项氏祖先归属于鲁国,为纪念故国则以项为姓。3.2、项羽祖上乃鲁国贵族项羽祖上实则很大可能为鲁国贵族,这里有如下依据:一:第一个可考的项姓历史人物,七岁为孔子师的项橐是鲁国人。二:项羽的出身地-下相(今江苏宿迁市西南)距离鲁国(现山东曲阜)偏南的位

4、置距离很近,汉书地理志记载:“鲁地,奎、娄之分野也。东至东海,南有泗水,至淮,得临淮之下相、睢陵、僮、取虑,皆鲁分也。”也就是说下相乃鲁地分支。 三:秦朝末年,项伯因杀人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宿迁市西北处)为张良所救,推测项氏活动范围在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接处。项羽祖上很可能灭国后迁移到鲁国,后来又散居鲁国南部的淮北地。四:秦朝末年,楚怀王熊心曾经封项羽为鲁公,亦有可能是项羽祖上为鲁国贵族以此依据作为赏赐,就好比刘邦被称为沛公。五:楚汉时期,项羽死后西楚独鲁地依然不投降于刘邦,直到刘邦示以项羽之首,鲁地才肯归降,并且刘邦以鲁公的身份把项羽安葬在鲁地。由此可见项羽和鲁地有莫大的渊源。六:项

5、羽身高记载八尺二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 181189cm),楚人相对身材较矮小,少有这种大高个。而鲁国为现在山东东南部,身高普遍较高。鲁国儒家圣贤孔子更是身高九尺的巨人,也侧面证明项羽更多是北方血统。3.3、项燕乃楚新征之地方势力项羽祖上为鲁国贵族,什么时候成为楚国人并世代为楚将呢?历史没有确定的记载,但是据史记零星资料显示:一、项羽出生地在下相二、项伯杀人,躲藏于下邳三、项梁纠缠于官司,请蕲县狱掾曹咎为之解围四、项燕被秦国打败,退到蕲县南自杀五、项燕当年战败的遗卒在蕲县大泽乡起义反秦(经现在学者考证陈胜吴广起义非农民起义,其身份更多楚国战败散居的士卒)。下相现址江苏宿迁西南,下邳现址江苏睢宁西

6、北,蕲县现址安徽宿州市蕲县镇,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三个地方基本上是从东到西相邻,处于现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交界处,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项氏家族至少从项燕开始到秦朝初年,基本上聚居在下相,活动范围在鲁国南部和下相西北之间。楚国灭掉鲁国后,项氏很可能从鲁国被迁移散居到鲁国南部的泗上之地。下相原本为钟吾子国(位于今江苏新沂市钟吾国的附属子国),春秋时期被吴国所灭,曾归属于吴国、越国、楚国。战国时期为齐楚越鲁宋魏在此地的势力犬牙交错,下相地也经常归属于不同的区域,鲁国虽然疆域变更并不明确但是下相及周边归属鲁国的可能性不大。项羽祖上一直到鲁国灭亡的近400年间,大部分时间应在鲁地(今山东曲阜附近),迁移到

7、下相地的可能性很小。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55年,楚国陆续攻占淮北及山东东南地及灭鲁国,项氏应该在这段时间归属楚国。史记记载项氏世世为楚将,按此说至少项燕上一代项燕父辈亦为楚将,项燕在楚灭鲁时当为三十岁以上,项燕父辈年龄不低于五十岁,按时人的寿命推断,项燕上代为楚将的时间不应该晚于此段。楚考烈 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黄歇把封地迁到吴,楚把淮北地设立郡县以便防备齐国,因项氏势力在淮北一带,估计项氏在此时应镇守淮北。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国畏惧秦国而迁都寿县,北方必须需要将领镇守,而项氏祖上的项城在陈县附近,把项氏重新封到项地防御秦国进攻,亦是合情合理,这点也印证史记记载的

8、“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此说。十几年后秦军进攻楚国,攻略平与、城父并直指楚国都城寿春,果然遭到项燕带领下的陈县及淮北为主的楚军坚决反击,以致秦军击败项燕后才灭掉楚国。而项燕败退的方向并不是楚都寿春,而是老家的方向-蕲县南,可证明项燕率领的为淮北的地方势力。3.4、项羽的出身和家世简述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简单勾勒出项羽的出身和家世:公元前643年,项国被鲁国灭亡,近400年来,项氏一直为鲁国贵族。公元前262年后的几年间楚国攻取淮北及鲁国南部势力,项氏归属为楚国,项羽太爷爷为楚将。公元前248年后几年间项氏镇守楚国淮北地。公元前241年,项氏被封项城,镇守楚国西北。公元前225年,楚将项燕在平与大

9、破秦军,后一年项燕战败自杀。附战国时期鲁国、项城、下相、下邳及鲁国与下邳之间的薛邑、徐州等地归属历史大事表时间时间历史事件行政归属项氏出现时间 综合分析公元前643年鲁僖公十七年灭项国项国归属鲁国 公元前520年的后30年内,项橐出生根据孔子的出生和经历判断公元前512年吴国灭钟吾国 下相归属吴国公元前482年吴国被越国所灭 下相及周边亦可能属越国。公元前471年钟吾国被楚国侵占 下相及周边亦可能属楚国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践徙都于琅邪 下相及周边亦可能属越国公元前415年周威烈王十二年,越灭滕、第二年灭郯国下相及周边亦可能属越国公元前335年齐威王二十二年封邹忌为成侯,居下邳下邳属齐下相及周边

10、亦可能属齐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七年,破齐于徐州 下相及周边处于齐国楚国交战边界公元前312年魏襄王七年,越王使公师隅献给魏国乘舟,箭,犀角,象齿等物 越结交魏国抗衡楚国,从越魏可以随意来往,可知越必占着淮北诸地公元前306年楚怀王二十二年,伐越杀无强,取而郡江东水经注载:越王无强为楚所伐,去琅邪 从公元前312年到公元前306年,越被楚击败退出淮北江北地,鲁南及下相周边从此和越无关公元前298年齐愍王三年,赐封田婴于薛邑(今山东滕州东南)薛此后属孟尝君田文项燕父估计大约十岁左右公 元前306年到公元前298年,鲁国南部诸侯小国归属不明公元前296年楚顷襄王三年,宋国连续灭滕攻薛,攻取楚国的淮

11、北地淮北地属宋 鲁国南部诸侯小国大多被宋国占领公元前286年齐灭宋国,得楚国的淮北地淮北地属齐项燕父估计大约二十岁左右鲁国南部诸侯小国大多被齐国占领公元前284年五国联合攻齐,魏取宋地,鲁取徐州(今山东微山湖东北),楚亦收复淮北地徐州属鲁,淮北地属楚 鲁国南部诸侯小国归属不明公元前281年楚顷襄王十八年,在楚猎人和楚王的对话中:邳国与鲁国并存,泗上的十二国诸侯尚存邳国独立为一国,泗上的十二国诸侯尚存 下相应尚不属于楚,估计属于邳国可能性大公元前279年齐襄王五年,孟尝君田文死。诸子争立,后数年齐魏共灭薛。薛邑为齐魏共有 鲁国南部诸侯小国部分为齐魏占领,下相等应属于邳国公元前278年楚倾襄王二十

12、一年迁都陈城,并以项城为别都项城归楚项燕此时大约不到十岁,项燕父大约三十多岁项城在此之前已被楚吞并,为楚北方重镇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任黄歇为令尹,封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第二年,黄歇攻打鲁国,占领了徐州徐州属楚项燕此时大约二十多岁左右,项燕父估计大约近五十岁下邳,下相等鲁国南部诸侯小国最迟此年归楚公元前255年楚考烈王八年,楚灭鲁,封鲁君于莒鲁及诸地属楚项伯五岁左右项氏最迟此年归楚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十年迁都巨阳(今安徽阜阳北) 项燕估测应为三十多岁左右,项燕父估计大约近六十岁项燕父最迟此年为楚将公元前248年楚考烈王十五年,黄歇把封地迁到吴,楚把淮北设立郡县以便防备齐国楚在淮北设置郡县项伯十二岁左右,项燕此时估测应四十岁左右估计项氏在此时应镇守淮北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从陈城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 项伯十九岁左右,项燕此时估测应近五十左右。估计项氏封为项,镇守北方公元前225年楚将项燕在平与(今河南平舆县北)大破秦军项羽八岁,项伯三十五岁左右,项燕估测应为六十岁左右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项羽十岁 项氏归秦,后躲到吴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