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1323422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错选和多选均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一幅地图上,60S上的甲乙两地相距11. 1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该图比例尺为A. 1:3000000B. 1:30000000C. 1:60000000D. 1:15000000【答案】B【解析】【详解】南北纬60的纬线圈长度约等于赤道周长的一半,经度差1的弧长为111kmcos60。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经度差60,实际弧长为111kmcos6

2、060,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据此,比例尺计算得出约为1:30000000,选B。【点睛】南北纬60的纬线圈长度约等于赤道周长的一半,经度差1的弧长为111kmcos60。经度每隔15,时刻相差1小时。2.图中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面积相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 比例尺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 乙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大【答案】D【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所跨的经纬度相同,因为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而乙区域最靠近赤道,所以乙区域的面积最大,甲区域的实际面积最小,但图幅一样,因此甲的比例尺最大,乙的比例尺最

3、小。据此分析选D。【点睛】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值,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 站在图中MN与XY的交点,不能看到的点是A. aB. bC. cD. d4. 若a、b、c、d为四个居民点,该地区拟建一座水库,计划蓄水位达到175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地区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B. 只有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C. 该地区将出现两个小岛,b、c、d将被水淹没D. 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答案】3. A 4. B【解析】【分析】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3题详解】目的地和观测地不能有山脊和山顶的阻隔。假设图中MN与XY的交点为O,将O

4、与abcd分别相连,会发现Oa之间有山地挡住了视线,不能看到,据此分析选A。【4题详解】该区域被175米的水淹没后,能形成南北两个小岛;d点海拔高于200米,可以不用搬迁,其余各地需要搬迁。据此分析选B。【点睛】等高线图与河流水文结合:A、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读西欧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处海拔可能为115米B. 处可看过境省道全貌C.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

5、主D. 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6. 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短需A. 20米B. 30米C. 50米D. 60米7. 极限运动员乘着皮筏顺-河段从上游往下游漂流,他们的漂流方向是A. 西北向东南B. 东南向西北C. 东北向西南D. 西南向东北【答案】5. D 6. B 7. C【解析】【5题详解】读图和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西欧地区,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正确;等高距为10,处海拔在100110米之间,A错;与过境省道之间西南部之间有一个海拔70米以上的高地,会挡住一部分过境省道,不能看到全貌,B错;从区域海拔可推测出地形以平原、丘陵

6、为主,C错。故选D。【6题详解】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1)dH(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可得出处悬崖相对高度为30米H50米,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短需30米,B正确。【7题详解】由图中指向标判断该区域的方向,-河段河流流向为东北至西南,C正确。【点睛】平原: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表平坦,起伏较小;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较小(地面坦荡,边缘陡峭);丘陵:海拔500以下,相对高度100米以下,起伏较小;盆地:无一定高度,四周高,中间低。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1)dH(n1)d。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北京时间2018年6月21

7、日18:07,我国迎来2018年的夏至。下图为进入夏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 夏至节气到来时,世界时为A. 6月21日10:07B. 6月22日2:07C. 6月21日22:07D. 6月22日14:079. 图中四地,纬度最高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0. 图中甲地太阳6点前从东南方升起 乙地达到全年夜长的最大值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 甲地正午杆影长达年最大值A. B. C. D. 11. 与我国此时期相符的诗句是A.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C.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D. 黄梅时节家

8、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答案】8. A 9. D 10. B 11. D【解析】该题组考查夏至日这一天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8题详解】世界时指的是0时区区时,已知北京时间2018年6月21日18:07迎来夏至,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可以计算0时区区时是6月21日10:07。故选A。【9题详解】根据昼夜长短状况,甲地昼长6小时,乙地昼长6小时,甲、乙两地纬度相同都位于南半球且不到南极圈;丙地昼长12小时,位于赤道;丁地昼长24小时,位于北极圈或其以北。故四地纬度最高的是丁。选D。【10题详解】甲地昼长6小时,日出时刻是当地地方时9:00,错误;乙地位于南半球,夏至日达到全年夜长的最大值,正确;

9、赤道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错误;南半球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正午杆影长达年最大值,正确。故选B。【11题详解】此日为6月21日,正是江淮地区的梅雨时节,D正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是冬季的景象,A错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述春季的景象,B错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描述秋季景象,C错误。故选D。2018年10月23日10时,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当日某记者赶去拍摄港珠澳大桥日落照片。回答下列小题。12. 照片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是A. 西北B. 西南C. 东南D. 东北13.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新加

10、坡(1N,104E)还需多长时间迎来下一个日出A. 21个小时B. 9个小时C. 20个小时D. 3个小时【答案】12. B 13. A【解析】【12题详解】10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半年,日落西南方向。照片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日落方向,是西南方向,B对。A、C、D错。【13题详解】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时间,是23日10时,新加坡位于104E,是东7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此时是新加坡时间9时。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约是地方时6点,还需约21个小时迎来日出,据此分析选A。【点睛】10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半年,日落西南方向。

11、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约是地方时6点。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此时A点的区时是( )A. 7月8日12时B. 7月7日24时C. 7月8日6时D. 7月8日16时15. 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 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 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答案】14. C 15. C【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日界线的相关知识,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线,为0时经线;另一

12、条是人为界线,为180经线由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由180经线向东到0时经线为旧的一天。该图为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与135E相邻的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经线,A点比0时经线早6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A点的区时是7月8日6时。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线速度与角速度变化规律。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因此,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故选C。16.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

13、会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图中在北半球,在河流右岸,侵蚀作用强,在河流左岸,沉积作用为主,最终可能和小岛相连;在南半球,在河流左岸,侵蚀作用强,在河流右岸,沉积作用为主,最终可能和小岛相连。据此分析选C。【点睛】受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沙捞越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州,其森林、石油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读“沙捞越地区简图”。回答下列小题。17. 与拉让河相比,巴兰河A. 航运发达B. 流速快C. 径流量大D. 受咸潮影响大18. 巴兰河河口无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植被覆盖率高,泥沙含量少B. 位于盛行风

14、的背风坡,降水量少C. 风高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D. 地形平坦,支流汇入少19. 目前为促进沙捞越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A. 发展高新技术IT业B. 适度开发热带雨林C. 发展观光旅游业D. 发展石油加工业【答案】17. B 18. A 19. A【解析】【17题详解】由图可知,巴兰河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流速快,受咸潮影响小,航运较拉让河差;巴兰河较拉让河短,流域面积小、支流汇入少,径流量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由于该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雨林茂盛,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泥沙含量少,且流速快,所以在河口处无冲积岛形成。故A正确。该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丰富,B错误;图示地区纬度低,海面风浪小,海水侵蚀作用较小,故C错误;巴兰河流经地区落差大,流速快,D项错误。故选A。【19题详解】该地经济落后,劳动力科技水平较低,所以最不适宜发展高新技术工业,故A项正确。当地有丰富的热带雨林、石油及热带海岛风光,适度开发热带雨林、发展观光旅游业、发展石油加工业都是可行的。故BCD项错误。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对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 合恩角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A. 气候湿冷B. 风力较大C. 终年高温多雨D. 光照不足21. 达尔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