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31304072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 2018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活动周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 推广使用煤、石油、天然气,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 普通锌锰于电池不含环境污染物,可以随意丢弃C. 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D. 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迁至偏僻的农村地区,提高贫穷地区居民收入【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考虑:主要是由于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太多造成的,还与臭氧、甲烷等气体有关;B、普通锌锰干电池,其中的酸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pH,使

2、土壤和水系酸性化,而锰等重金属被生物吸收后,形成重金属污染;C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可减少环境污染;D、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迁至偏僻的农村地区,会破坏环境,得不偿失。详解:A、燃烧化石燃料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能防止温室效应;B、普通锌锰干电池,其中的酸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pH,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而锰等重金属被生物吸收后,形成重金属污染,选项B错误;C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选项C

3、正确;D、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迁至偏僻的农村地区,虽能提高居民收入,但会破坏环境,得不偿失,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节能减排等知识,注意燃料的燃烧效率影响因素和防污染提效率的措施,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2. 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蚕丝和棉花的主要成分均是纤维素 B. 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C. 用加酶洗衣粉涤羊毛织品效果更好 D. 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答案】D【解析】分析:加酶洗衣粉含有生物催化剂酶,可以催化蛋白质的分解反应;从衣料中成分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来分析,得出结论。详解: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选项A

4、错误;B、淀粉水解的产物是麦芽糖,进一步水解形成葡萄糖,酒精糖类无氧呼吸的产物,选项B错误;C、蚕丝织品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用加酶洗衣粉,选项C错误;D乙醇是料酒的主要成分;而乙酸则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因此它们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淀粉、蛋白质等的性质,熟记常见物质的一些性质,了解性质、组成和用途,理解蛋白质酶的作用,是解题的前提条件。3. 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下列有关三元轴烯()与苯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 均含有碳碳双键 B. 均为平面结构 C. 互为同分异构体 D. 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6H6,二者分

5、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苯中不含碳碳双键,选项A错误;B、根据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及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则轴烯与苯均为平面结构,选项B正确;C、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6H6,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C正确;D、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等概念,侧重于学生的双基的考查,注意把握比较的角度和概念的区别,难度不大。4.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与互为同位素 B. 与属于同种原子C. 与核外电

6、子排布相同 D. 与是硒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答案】B【解析】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中子数是803446。又因为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据此分析。详解:A. 与互为同位素,选项A正确;B. 与属于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即不同原子,选项B错误;C. 与核外电子数相同,电子排布相同,选项C正确;D. 与是硒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选项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的组成及表示方法。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混合物所用试剂分离方法A甲烷(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洗气B苯(

7、乙酸)氢氧化钠溶液分液C氯气(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D乙醇(水)金属钠蒸馏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选项A错误;B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酸钠,然后分液即可,选项B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既能与氯气反应也能与HCl反应,选项C错误;D、钠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将原物质除掉,选项D错误;答案选B。6. 现欲用纯净的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生成CO2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OE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B. FG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C. 由图像无法推断出该反

8、应为放热反应D. 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可以降低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A、曲线斜率大小决定反应速率大小,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由曲线的高低,确定收集气体体积的大小,纵坐标越高,收集的气体越多;C、根据OE段与EF段的反应速率大小,结合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判断;D、加入氯化钠溶液相当于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点睛:考查学生识图能力,难度中等,注意速率时间图象中,曲线斜率大小确定反应速率大小,斜率大,反应速率快。7.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B. VII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

9、素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位于IIA族D. 元素周期表中从第3列12列中的元素均为副族元素【答案】B【解析】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为P,其最外层电子数为5,最高正价为+5价,选项A错误;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在增强,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中最强,选项B正确;C、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处于周期表0族,选项C错误;D第312列中,包括副族和第族,选项D错误。答案选B。8. 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M处通人氢气,a极是电池的正极B.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C. N处通入氧气,在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 该电池产物为水,

10、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电源【答案】A【解析】A.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a极是电池的负极,M处通入氢气, 选项A错误;B、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式与氢气燃烧方程式相同,则电池反应式为2H2+O22H2O,选项B正确;C、b为正极,N处通入氧气,在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选项C正确;D、该电池产物为水,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电源,选项D正确。答案选A。9. 已知某反应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所得结论错误的是A. 该图像可以表示氯化铵与消石灰反应的能量变化B. 该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化学能C. 该反应过程中,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D. 因为生成物的

11、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可进行【答案】D【解析】A. 该图像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可以表示氯化铵与消石灰反应的能量变化,选项A正确;B、该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化学能,如吸热时热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B正确;该反应过程为吸热反应,故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选项C正确;D、虽然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但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可进行,不能只由焓判据分析,选项D错误。答案选D。10.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A. 2H2+O22H2O B. NH3+HCl=NH4ClC. 2

12、Na2O2+2H2O=4NaOH+O2 D. 2Mg+CO22MgO+C【答案】C【解析】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详解:A. 2H2+O22H2O中只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选项A不选;BNH3+HCl=NH4Cl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有离子键的生成,但没有离子键的断裂,选项B不选;C. 2Na2O2+2H2O=4NaOH+O2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有离子键的断裂和生成,选项C选;D. 2Mg+CO22MgO+C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有离子键的生成,但有离子键的断裂,选项D不选;答案选C。11. 将

13、等质量的四块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铜片质量与加热前相同的是A. 石灰水 B. 盐酸 C. 乙醇 D. 硝酸【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生成CuO,质量增加,然后考虑表面的氧化铜与选项中的物质是否反应,确定铜片质量如何变化。详解: A、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石灰水中,氧化铜不与石灰水反应,铜片质量增加,选项A错误;B、与D同理,铜片的质量会减小,选项B错误;C、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CH3CH2OH+CuO-CH3CHO+H2O+Cu,又恢复为铜,铜片的质量不变,选

14、项C正确;D、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硝酸中,发生反应:CuO+2HNO3Cu(NO3)2+H2O,Cu2+进入溶液,铜片的质量会减小,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乙醇的性质。在乙醇的催化氧化中,铜的作用是催化剂,质量不变。12. 某元素一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其阴离子Xn-核外有x个电子,mg这种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的物质的量为A. mol B. mol C. mol D. mol【答案】A【解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mg这种元素的原子,其物质的量为mol,阴离子Xn-核外有x个电子,则质子数为x-n,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x-n)=A-x+n,则mg这种元

15、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mol(A-x+n)=mol,答案选A。13. 已知:N2O4(g)2NO2(g),将装有N2O4和NO2混合气体的烧瓶浸入热水中,烧瓶内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深。下列结论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B. 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C. 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D. 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2【答案】A【解析】分析:由信息可知,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且吸热的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判定平衡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以此来解答。详解:A、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一直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达平衡状态,选项A错误;B、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选项B正确;C、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选项C正确;D、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2,可知NO2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