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31303781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综 绍兴市2018年高三绍兴市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考试时间:_分钟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总分得分单选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下列关于人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B.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C. 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D. 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在高等植物或高等动物的细胞中,不具有信息交流作用的结构是A. 胞间连丝B. 核孔C. 核糖体D. 细胞膜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小麦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

2、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B. 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C. 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小麦幼苗的生长D. 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的核DNA分子中(A+C)/(G+T)与(A+T)/(G+C)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 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前一比值不同B. 后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 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 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前一比值等于1如图所示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巳知1不含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 2与正常男性婚配,子女患病的概率为0C. 在自然人群中,该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D. 该遗传系谱图中所有的患者均为杂合子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A. 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幼根中是非极性运输B. 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幼根中是非极性运输C. 胚芽鞘向

4、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D. 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一代材料,一代飞机”,据悉2017年国产大飞机C919中使用了素有“现代工业骨骼”之称的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B.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中使用阴离子交换膜C.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D. 酸碱指示剂变色、煤的液化、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海水提取溴、焰色反应都涉及化学变化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一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AB

5、. 常温下,46g NO2、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C. 36g3H2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12NAD. 2.24 L(标准状况)O2与足量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不可能为0.3NA分子式为C5H10O3的有机物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A. 10种B. 11种C. 12种D. 13种短周期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和X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常温常压),Y+和X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和Z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Y)r(X

6、)r(Z)r(R)B. R与X形成的两种液态化合物中均只含极性共价键C. Y与X可形成碱性氧化物Y2X2D. 由R、X、Y、Z四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可抑制水的电离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 向2mL0.1molL1Na2S溶液中滴入几滴0.1molL1Zn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L1B. uSO4溶液,又产生黑色沉淀溶度积:KSP(ZnS)KSP(CuS)C.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证明HCO3电离H+能力强于Al(OH)3常温下,三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如下表。A. B. C. D. 25时,用0.0

7、500 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 mL 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所示溶液中:c(H+)+c(H2C2O4)+c(HC2O4)= c(OH)B. 点所示溶液中:c(HC2O4)+2c(C2O42)=0.0500molL-1C. 点所示溶液中:c(Na+)c(HC2O4) c(H2C2O4) c(C2O42)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Na+)c(C2O42)=c(HC2O4)c(H+)c(OH)如图所示,边长为L、匝数为N,电阻不计的正方形线圈abc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转轴OO转动,转轴OO垂直于磁感线,在线圈外接一个含

8、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保持线圈以恒定角速度转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从图位置计时,矩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NBL2sintB. 电压表V1示数等于NBL2 ,电压表V2示数等于C. 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P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D. 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倾角为30的表面粗糙的斜劈,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能沿着斜劈的表面匀速下滑。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它沿该斜劈表面匀速上滑。如图乙所示,则F大小应为A. B. C. D. 我国于2017年11月发射“嫦娥

9、五号”探月卫星,计划执行月面取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可以简单分成四步,如图所示第一步将“嫦娥五号”发射至月球表面附近的环月圆轨道,第二步在环月轨道的A处进行变轨进入月地转移轨道,第三步当接近地球表面附近时,又一次变轨,从B点进入绕地圆轨道,第四步再次变轨道后降落至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嫦娥五号”发射至轨道时所需的发射速度为7.9km/sB. “嫦娥五号”从环月轨道进入月地转移轨道时需要加速C. “嫦娥五号”从A沿月地转移轨到达B点的过程中其动能一直增加D. “嫦娥五号”在第四步变轨时需要加速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体B置于水平面上,B物体上部

10、半圆型槽的半径为R,将物体A从圆槽右侧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则A. A不能到达B圆槽的左侧最高点B. 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A的速率为C. 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的速率为D. B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大小为如图,固定木板AB倾角600,板BC水平,AB、BC长度均为L,小物块从A处由静止释放,恰好滑到C处停下来若调整BC使其向上倾斜,倾角不超过90,小物块从A处由静止滑下再沿BC上滑,上滑的距离与BC倾角有关不计B处机械能损失,各接触面动摩擦因数相同,小物块沿BC上滑的最小距离为x,则:A. B. C. D. 多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如图所示,xOy平面位于光滑

11、水平桌面上,在Ox2L的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下。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正六边形导线框,放在该水平桌面上,AB与DE边距离恰为2L,现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着线框水平向右匀速运动,DE边与y轴始终平行,从线框DE边刚进入磁场开始计时,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的函数图象和拉力F随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B. C. D. 为了测量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前、后面的方向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上、下两个面的

12、内侧固定有金属板M、N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M板电势一定高于N板的电势B. 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越大C. 污水流动的速度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D. 电压表的示数U与污水流量Q成正比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分布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M、N分别为AB和AD的中点,一个初速度为v0、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沿纸面射入电场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如果带电粒子从M点垂直电场方向进入电场,则恰好从D点离开电场若带电粒子从N点垂直BC方向射入电场,则带电粒子A.

13、从BC边界离开电场B. 从AD边界离开电场C. 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D. 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填空题 (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6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是质量可调的砝码,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装置水平放置。实验中该同学在砝码总质量(m+m=m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m和m的大小,测出不同m下系统的加速度a,然后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就可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该同学手中有打点计时器、纸带、质量已知且可随意组合的砝码若干、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

14、量,还应有_。(9分)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在电路中接一个阻值为2的电阻R0,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得到几组电表(14分)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2 kg,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到达底端时恰好进入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转动,速度大小为u=3 m/s。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0.8 m,皮带轮的半径r=0.2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L=6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作用力;(2)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哪一端离开传送带?(计算说明)

15、(3)物块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大?(18分)如图所示,AD与A1D1为水平放置的无限长平行金属导轨,DC与D1C1为倾角为的平行金属导轨,两组导轨的间距均为l=1.5m,导轨电阻忽略不计质量为m1=0.35kg、电阻为R1=1的导体棒ab置于倾斜导轨上,质量为m2=0.4kg、电阻为R2=0.5的导体棒cd置于水平导轨上,轻质细绳跨过光滑滑轮一端与cd的中点相连、另一端悬挂一个轻质挂钩导体棒ab、cd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2T初始时刻,棒ab在倾斜导轨上恰好不会下滑(g取10m/s2,sin=0.6)(1)求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2)在轻质挂钩上挂上物体P,细绳处于拉伸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