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课检测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31302842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课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课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课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课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课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课检测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课检测题[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复习课【知识体系】 答案填写6.021023mol11010 m小高斥力引力Tt273.15 K体积温度总和无主题1估算分子的大小1分子大小(1)固体、液体分子的分子模型和大小:对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距小,可认为是紧密相连的球体由Vr3d3,则d.(2)对油膜法测分子大小:d.注意:S为单分子层,在利用坐标纸求面积时用到四舍五入(3)气体分子的分子模型和间距:对于气体分子间距大,通常研究分子所占空间体积,我们把分子所占空间体积作为正方体由Vd3,则d.2阿伏加德罗常数(1)NA6.021023mol1,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桥梁(2)固液:NA.(3)气体:NA.【例1】在“油膜法估测油

2、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A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B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C往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D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E根据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1)以上各实验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2)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05%,每滴溶液的体积为0.02 mL,描出油酸膜边缘轮廓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板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则油酸膜的面积约为_m2(

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以上数据,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准备浅水盘(C)形成油膜(A)描绘油膜边缘(D)测量油膜面积(B)计算分子直径(E),故正确的顺序为:CADBE.(2)油酸膜的面积约为:S1101 cm2110 cm21.1102m.油酸分子的直径dcm9.1108cm9.11010m.答案:(1)CADBE(2)1.1102911010针对训练1目前,环境污染已非常严重,瓶装纯净水已经占领柜台再严重下去,瓶装纯净空气也会上市设瓶子的容积为500 mL,空气的摩尔质量M29103kg/mol.按标准状况计算,NA

4、6.01023mol1,试估算:(1)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2)一瓶纯净空气的质量;(3)一瓶中气体分子的个数解析:(1)mkg4.81026kg.(2)m空V瓶kg6.5104kg.(3)分子数NnNANA1.31022(个)答案:(1)4.81026kg(2)6.5104kg(3)1.31022个主题2分子力与分子势能的关系1分子力(1)分子间的作用力属于短程力,其作用力只存在相近的两分子之间分子间的距离为平衡位置时,分子间仍有引力和斥力,但是两者合力为0.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位置距离时表现为斥力(2)当距离超过10倍的平衡位置时,不存在分子力即引力和

5、斥力都为0.所以理想气体分子间距大,超过平衡位置距离的10倍,所以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力的作用2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1)当分子力与分子速度同向时分子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力与速度反向时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增大所以一分子向另一固定不动的分子靠近时,分子间距开始大于平衡间距后小于平衡位置间距,则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平衡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2)图象【例2】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斥力,Fr0时合力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大rr0时合力为

6、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B、C选项正确;由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关系知,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选项错误;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运动,只有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E选项正确答案:BCE针对训练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升温过程中()A分子平均势能减小B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解析: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距比较大,超过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进而分子势能认为是0,故A、D错误;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对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有的增大,也有的会减小,故B错,C对答案:C1(2015山东卷)(多选)墨滴入水,扩而散之,

7、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解析:由分子动理论知,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使得碳粒做布朗运动;由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关,所以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布朗运动会越明显,则混合均匀的程度进行的更快,故选B、C.答案:BC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率是非常小的C对物体做功不可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D如果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到

8、可以忽略不计,则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解析:温度是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分子温度越高,说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但并不能说明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很高,仍有一部分分子的运动速率是比较小的,所以A、B选项正确;做功和热传递均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一般情况下对物体做功是可以使物体温度升高的,C选项错误;只有理想气体的内能才只与温度有关,对于实际气体内能与温度和体积有关,不能单纯从温度上来判断,D选项错误答案:AB3(2014北京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解

9、析:物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分子平均动能大,但内能不一定大,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B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D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求出该物质分子的质量解析: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力为引力,基本为零,气体很容易充满容器,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结果,故A错误;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故B错误;物体的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无

10、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代数和,具有统计意义,对单个或几个分子无意义;故C错误;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由m可求出该物质分子的质量;故D正确答案:D5(2015海南卷)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地面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可以估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_,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解析:设大气层中气体的质量为m,由大气压强产生,mgp0S,即:m.分子数n.假设每个分子占据一个小立方体,各小立方体紧密排列,则小立方体边长即为空气分子平均间距,设为a,大气层中气体总体积为V,a,而V4R2h,所以a.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