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 弹力培优练习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249296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 弹力培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 弹力培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 弹力培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 弹力培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 弹力培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 弹力培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 弹力培优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2 弹力培优练习一、基础篇1.手拉弹簧,弹簧因被拉长而产生弹力,这个弹力是作用在( ) A.手上B.弹簧上C.手和弹簧上D.以上说法都错2.关于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B.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C.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B.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C.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4.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 cm,弹簧秤的示数是_N5.自制一个

2、铅锤线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的吊起重锤的细线对重锤有拉力,拉力属于弹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_而产生的力。 6.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N,读数为_N。7.请你读出图 1、2 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示数:木块的长度是_cm; 物体的重力为_N。8.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不但具有_力,而且还具有_能。水向低处流的原因是因为水_而向下流,流下的水具有_能。 9.现有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小华要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伸长量l(l=ll0),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F/N1234567

3、长度l/cm2.502.903.303.704.104.504.90伸长量l/cm0.400.801.201.602.002.402.80(1)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l的关系是_; (2)小华继续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 拉力F/N89101112长度l/cm5.305.706.106.607.30伸长量l/cm3.203.604.004.505.20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_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范围只能达到_N10.小明用天平测了一鸡蛋的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鸡蛋的质量是_g二、提高篇11.如

4、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秒表的重力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12.小华在用弹簧测力计的大小时,归纳了下面几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的最大值B.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C.应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位置13.小明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弹簧下端分别挂不同个数的钩码(质量相等),使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同时在刻度尺上读出每次弹簧下端指针的位置,

5、将数据记录于下表所受拉力F00.51.01.52.02.53.03.54.0指针位置xcm2.53.03.54.04.55.05.55.85. 8弹簧的伸长x1cm00.511.5233.33.3将表格中数据补充完整。_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3) 用题目中的弹簧制成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_N 。14.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依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拉力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我们分析图象可知: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了_cm;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_成正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_。 15.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_。16.某同学在探究弹

6、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cm. (2)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_cm,此时弹簧发生了_形变 (3)分析图像中有关数据,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_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_ 17.科学研究表明:金属杆受到拉力会伸长,在一定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现有一金属杆L,长为4m,横截面积为0.8cm2,实际使用时要求金属杆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0.4cm由于直接对这一金属杆测试有困难,故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测试,测试时样品所受的拉力始终为1200N,通过测试取得数

7、据如下: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对样品进行测试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这样设计有何优点? (2)分析样品测试数据可知,金属杆伸长的长度还跟什么因素有关? (3)金属杆L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少? 18.小刚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测得弹簧原长是2cm,当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当再次受力后弹簧的长度变为3cm,这此时受到得拉力大约为 ( )A.70NB.30NC.20ND.10N19.两人同时用水平方向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左、右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则两人的用力情况是( ) A.两人各用10 N的力B.两人各用5 N的力C.一人用3 N的力,另一人用

8、7 N的力D.一人用10 N的力,另一人没有用力20.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亮和小慧提出如下猜想(如图所示)。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 (2)小亮和小慧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cm。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_。要判断小慧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_(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

9、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21.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表中数据是该同学在弹簧弹性限度内记录的实验数据。(g=10N/kg)钩码质量m/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度l/cm6.07.28.49.810.812.0(1)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拉力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弹簧的伸长量等于总长减去弹簧未挂钩码时的长度);(2)当弹簧长度为8cm时,弹簧下端所挂钩码的质量为_g。 2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 A、B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

10、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 F 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由图乙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当在两根橡皮筋上分别都悬挂重力为4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则用橡皮筋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选填“A”或“B”) (3)实验完成后,同学们提出若将两橡皮筋并列起来制成测力计,如图丙所示,则其量程为 (填选项) A.0-25NB.0-5NC.0-12.5ND.0-22.5N23.小帆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她先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1)此

11、测力计的量程是0_N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帆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_N (3)小娟想要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除了需要如图丙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进行实验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_次实验(4)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_ (5)若将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更_(选填“易”或“难”)拉伸,则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做成的弹簧测力计比一根同样的弹簧做成的弹簧测力的量程_(选填“大”或“小”) (6)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

12、,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A的右端;在B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当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时(如图丁),此时弹簧的长度LA_L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一、基础篇 1.A 2.A 3. A 4.1.15;1.9 5.竖直向下;弹性形变 6.5;3.6 7.3.20;2.8 8.弹;弹性势;受到重力;动 9.(1)成正比(2)11;10 10.62.4 二、提高篇 11. C 12. B 13.2.5cm;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外力成正比;0-3N14.6;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弹簧测力计 15.4.6N 16.(1)2(2)6;弹性(3)正;弹簧测力计 17. (1)可以将金属杆伸长的长度放大(将微小形变放大),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2)金属杆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