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说课稿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31239884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说课稿郑州五中 李华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说课流程图)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的内容。按教材的编排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后进行的检测实验,课程标准的要求属于模仿水平.新课标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将本实验设计成简单的探究实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学将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利用相应的试剂探究出细胞中有

2、机物的种类;(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如确定变量、定性分析的方法、实验的观察等;通过实验后的小组交流活动,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得以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同世界的物质性。通过探究实验,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逐步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明确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验,初步掌握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难点: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并进行交流和反思;二、说教法(一)教学对象高一的学生很活跃,好奇心也很强,对实验的观察

3、非常感兴趣,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但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没认真学过生物学,他们的基础不一,大多数没接触过生物探究实验。因此,缺乏相应的研究精神和态度。(二)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我校的条件,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分组探究实验法:即通过将学生分小组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实验,采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的观察和对比结论的表达、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2对比教学法:对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常用方法。通过实验中观察各样品颜色的变化和对照组对比,从而探究出它们中有机物的种类。3直观教学法: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老师的演示过程和实验仪

4、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三、说学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用教”, 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的学变为主动学、愿意学和乐意学,因此,我着重以下学法指导:1主动学习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因而,在实验中,我没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的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让学生主动探究得出结论。2实验探究法:通过让学生提出假设,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中解决问题。3互动学习法:学生做完实验后让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实验的得与失,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以上

5、教法和学法都会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四、说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由实验员准备好所需要的试剂和材料。由于我在实验前说可以自带选做材料,一些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也带回了橙子、奶粉等材料。具体的教学环节是:(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 学 过 程 设 计设 计 理 由复习导入新课(2分钟)演示四类有机物的显色反应(3分钟)演示完毕后,要求学生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对要检测的样品作出假设(2分钟)接下来,引导学生回忆演示实验,结合实物让学生设计实验的步骤。(3分钟)紧接着是分小组实验(20分钟)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细胞中有机物的种类、相应的检测的原理、方法、以及检测时颜色的变化等知识。导出

6、下一步的实验。我利用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花生浆、蛋清溶液示范实验的操作过程,检验颜色的变化是否和课本的符合(这也可以作为后面探究实验的对照组)。我会对学生这样说:假设你是某检验机构的检测人员,现有几种材料需要你检测其有机物的种类,你该怎么做呢?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样品和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作出合理、科学的假设。这是学生所作出的假设(展示学生预测的表格)(不说)展示仪器和样品等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每两人为一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检测老师所提供的几种材料(必做)和选作自带的材料。然后,通过各样品的颜色和对照组相对比,讨论完成表格。 这是学生实

7、验的结果(展示表见附录2)。在实验中要注意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如有学生发现:为什么用碘液检验淀粉时是黑色而不是蓝色? 淀粉也是糖类用菲林试剂鉴定为什么没有砖红色沉淀?。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直接解答,而是重新抛给学生,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解答。通过再探究,这些问题是能够自己解决;(展示图片)解释图片这样“提出问题,巩固旧知识,再探究新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通过演示,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对所要进行的实验跃跃欲试;这是“提出问题”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8、。这是探究实验的第二步做出假设这个环节,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是探究实验的第三步设计实验;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成就感油然而生!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给与必要的指导和及时的评价;由于实验内容较多,一节课时间紧张,有些小组通过合理的分工,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如:在“还原糖鉴定”实验中,有的小组两个同学,1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另一个用酒精灯将水加热,这样可以缩短实验时间等;对此教师要提出表扬;续上表小组评价交流(8分钟)最后是教师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让几个有代表性的小组上去讲台和其他的同学、交流实验心得。(视频)教师对各组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总结。根据本节内

9、容设计以下作业:1、复习实验原理 2、通过实验你认为哪些材料更适合做这个实验?3、谈谈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你对探究性实验有哪些认识和体会?(800字)通过相互评价,取长补短,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同时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达到了师生互动的效果。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创新思维给予肯定,让他们有成功的自豪感。如:有些学生将溶液的使用量都扩大了1倍,便于实验的操作和现象的观察。作业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反思的能力,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这是板书设计五 说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综合的,教学与

10、个性发展的所有方面都是紧密联系的。”在本实验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的活动是积极的、有效的、快乐的。因此,我认为本实验教学效果较好。六 说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涉及了两种方式的探究,一种是老师预设的探究问题,另一种是实验过程中生成性问题的探究;虽然教师和实验员在上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个别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而且是高中阶段第一次用探究的手段去做实验,对一些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还不大熟练;再加上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许多实验的操作不规范

11、,特别是花生的切片实验,很多同学由于切片过厚或染色时间不够,导致实验的失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七 附:附一:板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水浴一、实验原理:1、待测样品+斐林试剂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证明样品中含有还原糖)2、待测样品+碘液 蓝色 (证明样品中含有淀粉)3、待测样品 +苏丹 镜检 橘黄色 (证明样品中含有脂肪)4、待测样品 +双缩脲试剂 紫色 (证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三、探究操作过程1、各组预测实验现象并填入表格内2、实验:以老师做的验证实验为对照组,检测样品,在表内记录实验现象。四、探讨交流:五、教师总结:附二:表格检测结果成分及试剂待测样品 蛋 清小组结论和问题选做马铃薯匀浆豆 浆花生匀浆梨汁必做实测预测实测预测实测预测实测预测双缩脲碘 液苏 丹 斐林试剂蛋白质淀 粉脂 肪还原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