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员考试复习 新技术新标准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239316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检员考试复习 新技术新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质检员考试复习 新技术新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质检员考试复习 新技术新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质检员考试复习 新技术新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质检员考试复习 新技术新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检员考试复习 新技术新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检员考试复习 新技术新标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一单选1建筑施工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管理应按下列程序依次进行:竣工验收准备编制竣工验收计划组织现场验收进行竣工结算移交竣工资料办理交工手续2基槽、桩基开挖至设计标高,监理单位应及组织进行基槽验收参加的单位有: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3预拌混凝土进场,进行塌落度等项目的验收,参加单位应该是:由监理、建设、施工单位、生产单位。4落地式与悬挑式脚手架及模板,严禁使用木、竹脚手架和钢木,钢竹混搭脚手架。整体高度超过 24M 严禁使用单排脚手架。5卸料平台必须有设计计算书及安拆方案,平台上必须设置明显的荷载限制标志牌。平台底必须满铺,应设置临边防护栏固定牢固,材质应符合要求。卸料平台必须

2、有独立的支撑系统,严禁与脚手架体连接。严禁使用钢管和扣件搭设卸料平台,平台外部口应设平台们,平台门应向 内开。6落地式与悬挑式脚手架及模板支架,必须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脚手架高度在24M以下的,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 15M7落地式与悬挑式脚手架及模板支架,脚手架高度超过 24M 的,剪刀撑必须沿长度连续设置。8落地式与悬挑式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架体内每隔两层且高度不超过 10M,设层间安全平网。9附着升降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架体供应单位和使用单位应 1月 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并形成书面记录存档。10当附着升降脚手架预计停用超过 一个月 时,停用前的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应采取加固措施。1

3、1当附着升降脚手架预计停用超过 一个月 或遇六级以上大风后复工时,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12架空线路敷设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敷设应合符要求。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敷设应合符要求。架空线路和室内配线必须有 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13氧气应其他易燃气瓶,油脂等易燃、易爆物品分别存放,且不能同车运输。氧气瓶、乙炔瓶有防震圈和安全帽,不得倒置,不得在强烈的日光下暴晒 。不用吊车调运氧气瓶。乙炔瓶不得平放,乙炔瓶、氧气瓶和焊具互相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0M14施工机具设备整洁,保养到位,使用时坚持 十字 作业法。15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中的变更进行审查,对工程变更的费用和工期做评估。工程

4、变更单由 总监理工程师 比准后签发。二,多选1 建筑施工工程见证取样与送检符合下列规定:办理质检手续时,应提供负责本工程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同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 工程质量检测取样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配备取样员,并按工程进度和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提出取样方案,监理(建设)单位负责审核批准。施工单位的取样人员应按照见证取样与送检规定,在监理(建设)单位见证下,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的试块和材料,封装,共同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取样人员应在试样上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标识和封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员和

5、取样人员签字。见证人员应确保见证取样送检过程的规范性,并对送检样品的真实性负责。2 配合比与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砂浆搅拌前必须取得由检验(试验)单位出具的配合比通知书,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原料的含水率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当所用材料和环境发生变化,应委托检测(试验)单位重新设计配合比。 施工单位因在搅拌机具傍设置计量设备,并使用计量设备对搅拌的材料按照设计配合比的要求进行计量。重要工程计量设备才应具有管理部门签发的有效合格证明。3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哪里规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质量检查记录。4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分项工程所

6、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80%的规定。5 分部(子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6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机构应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包工程单位进行内部检查,验收。内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程竣工报告,申请质量验收。工程竣工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 建设单位收到施工单位的工程竣

7、工报告、勘察和设计单位的工程质量检验报告、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及时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含分包)、监理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等组成验收组,制定验收方案,对工程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应在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7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配备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制定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设置在操作的明显位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列为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在施工现场按照建设工程的规模大小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要时应设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 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要求施工单

8、位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强行施工。8 安全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应由分管经理组织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安全检查,项目负责人必须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进行每周不得少于一次的全面安全检查。 项目负责人必须掌握当天的天气情况。遇六级以上风等异常恶劣天气,施工、监理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安全检查。遇影响施工作业的异常天气,应停止施工。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必须定人、定时、定措施的“三定”原则进行整改,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 项目监理单位应定期巡视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作业情况,应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自查进行抽查,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施工安全专项检查。9 安全教育

9、培训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施工单位应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每年进行规定学时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新的施工现场前,应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培训者应签字确认。10 班前安全活动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各班组每天必须进行班前安全活动,针对当天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提示防范,并做好记录。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班前安全活动进行检查、指导管理。 在工人上岗前的必经之路,应设置各类安全警示牌和防护用品正确佩戴示意图。上岗前

10、,其安全管理人员应在警示牌傍检查工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11 安全事故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必须分别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足应急物资、器材和车辆,保证通畅,并定期组织演练,做好演练记录。 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事故档案。项目部每月向单位上报安全事故情况,施工单位每月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安全事故情况。 发生事故时,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主动配合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严禁隐瞒不报或拖延报告。 发生安全事故后,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善后工作,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1

11、2 落地式与悬挑式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施工单位必须编制落地式于悬挑式脚手架及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搭设要求。 基础处理。 杆件间距。 连墙杆设置。13 脚手架应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实施施工人员进行联合验收,并履行验收签字手续,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下列阶段必须进行分段检查验收:脚手架基础完工后,架设搭设前。 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达到设计高度后。 每搭完10M高度后。14 落地式与悬挑式脚手架及模板支架,验收时应检查下列项目:专项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 技术交底文件。 杆件的设置和链接、连墙件、支撑、门洞衍架等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高度在12M以上的脚

12、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高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15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过程中,安装单位应检查、验收下列项目:附着装置、防坠落装置、防倾装置安装质量。 架体搭设完毕,应检查架体的结构、扣件连接、安全措施及封闭情况。 架子整体安装完毕,应试运行检查起升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同步,防倾装置运行是否正常。 分段各片间是否干涉,架体与墙体结构是否干涉。16 下列切坡深开挖施工必须由一级施工单位承担:类边坡切坡高度超过25M(含25M)。类边坡切坡高度超过15M(含15M)。 类边坡切坡高度超过8M(含8M)。17 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并做好下列工作:在操作、指挥人员上

13、岗前,组织起进行安全操作法规的学习,交底。 坚持安全生产,查处违章作业行为。 监督操作人员对起重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的故障及隐患,确保起重机械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每月至少对起重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形成书面记录存档。18 持证上岗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现场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持证上岗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要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等。 现场从业上岗时,应佩戴同一试样制作的岗位胸(吊)牌卡。 取得岗位证书人员应按规定要求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不合格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岗位证书自动失效。19 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监理单位、监理的类容

14、、总监理工程师姓名及所赋予的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相关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应当将监理机构组成人员及职责分工书面通知被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明确赋予监理单位下列权力: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使用。 上道工序为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为经总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程款不得支付。20 项目监理机构应对:扬尘 夜间扰民 三废外泄 进行监控。第二章一单选1直螺纹连接件的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实测受拉承载力或 1.20 倍钢筋受拉承载力标注值。2对直接承受荷载的结构构件,其接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当午专门要求时,对连接HRB335及钢筋的接头,其疲劳

15、性能应能经受应力幅为100N/mm2,上限应力为 180 N/mm2的200万次循环加载。3对直接承受荷载的结构构件,其接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当无专门要求时,对连接HRB400和RRB400级钢筋的接头,其疲劳性能经受应力幅为100N/mm2,上限应力为 150 N/mm2的200万次循环加载。4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可用于混凝土结构中间钢筋间的 任意 方向和位置(垂直、水平、倾斜)的同、异直径的连接。5接头端头距离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6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接头,小端钢筋直径不应小于大端钢筋直径的 0.75倍。7当连接件进行施工现场时,应开箱检查产品的规格、型号、生产

16、批号合格证明和材质证明 复印件。8连接钢筋端部(按丝头长度的 2-3 倍)的水锈、油污、砂浆等附着物应彻底清除。9钢筋切割必须用冷加工,其平头切口端面倾斜度不应大于 2 。10连接钢筋的外露丝扣每端不应大于 1 个螺距。11连接钢筋接头形式检验时应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接头式件用连接件的同批、同规格型号中抽取 3 个连接做加工工艺和几何尺寸检测。12钢筋连接工程开始施工前,应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 3个。13钢筋连接工程开始施工前的接头工艺检验,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 3 根,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二根钢筋。14钢筋连接工程开始施工前的接头验收工艺检验,抽取与接头试件同批、同型号、同规格的 3 个连接件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