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贸法理学鲍禄教学大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123127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经贸法理学鲍禄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外经贸法理学鲍禄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外经贸法理学鲍禄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外经贸法理学鲍禄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外经贸法理学鲍禄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经贸法理学鲍禄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经贸法理学鲍禄教学大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法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Law102 法理学 Jurisprudence课程性质:本学院必修,其它学院选修或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确定主讲教师:鲍禄教授 李俊副教授所属院系:法学院电话:64493701 电子邮件:BaoL 教学对象:本学院二年级本科生考核方式:平时测验(或作业成绩) ,随堂进行。期末考试,闭卷考试,笔试。其中平时成绩占 20,期末考试占 80出勤要求:学生缺勤不得多于总课时的四分之一。教师可以根据考勤情况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参加考试、是否扣分。一、课程简介(略)二、教学内容第一讲 法学学科与法理学【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讲的教学,使学生对法学学科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对法理学在法学中

2、的位置和功用有所认知,对法理学本身有一个概观性的了解。2、通过本讲的教学,使学生对法学、法理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注意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方法的应用。【教学时数】3 课时【教学内容】一、法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1、法学释义2、法学的体系3、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二、法学的研究方法法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列举三、法学教育与法学学习1、法学教育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方式2、法学学习与法理学的学习2【参考资料】1、张文显 主编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2、鲍禄法理学与比较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版)第二章。【作业与思考题】1、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中的地位和它的作用2、如何将法理学与其他法学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第二讲 法学的学科历史【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讲的教学,使学生对法学学科的历史发展有一个概观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法学、法理学学科的认识。2、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到法学理论当中那些对学术发展和历史演进有着重大影响和作用的学术观点和方法论,更深层地理解法学理论的价值。【教学时数】4 课时【教学内容】、引言1、了解法学学科历史的必要性2、法学学科历史所涉及的内容3、整个学科历史与法理学的关系、西方法学的历史1、古希腊法学思想的历史地位2、古罗马法学的繁荣3、中世纪法学及罗马法复兴运动4、近代

4、西方法学5、当代西方法学、中国法学的历史1、夏、商和西周时期的法学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法学思想的繁荣3、西汉至明、清时期的法学思想4、近代的中国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1、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2、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学的历史和现状3、中国法学与西方法学发展的比较【参考资料】1、张文显 主编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二章。2、鲍禄法理学与比较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一章。3、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汪庆华校,法律出版社,2002 年版)【作业与思考题】1、西方法学与中国法学的不同发展脉络,它们对

5、法学和现实法律制度的发展各有什么样的影响2、法学的研究方法是怎样发展、创新的,对不同的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如何评价第三讲 两大法系的比较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讲的教学,建立法系的范畴,并且,从法系的角度和层面,帮助学生对当今世界上的两大法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2、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到比较法学的认识和分析方法,对这种法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有所体会。【教学时数】3 课时【教学内容】一、法系1、法系概念的由来与定义2、比较法学简介3、历史上和当今世界上的主要法系二、民法法系的历史1、古代罗马法2、中世纪后期罗马法的复兴3、17-18 世纪近代法律体系的确立4、19-20 世纪的完善与发展三、普

6、通法法系的历史1、普通法的形成2、衡平法的兴起43、光荣革命4、司法改革四、两个法系的比较1、比较方面的确定2、法的渊源3、法律制度4、法律思维5、相同方面的分析【参考资料】1、张文显 主编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十四章。2、鲍禄法理学与比较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三章、第四章。【作业与思考题】1、法系与国家法是什么关系、法系是如何构成的2、当今世界上的两大法系之间,是相同的成分多、还是相异的成分多3、比较法学与法理学是什么关系第四讲 法的概念【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的概念在法理学以至整个法学中的重要位置,

7、以及建立法的概念的学科意义。2、对在我国现行教科书中通用的法的概念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把握。3、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已发展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观察法律,审视法的概念。【教学时数】4 课时【教学内容】一、法的定义1、古汉语中的刑、法、律2、西方主要语言文字中法的语义3、法学史上对法的各种界说二、法的特征1、法是社会规范的一种。2、法特别是国内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体现了国家一直对各类行为的评价53、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特定的逻辑结构4、法是以程序性为重要标志的社会规范5、法特别是国内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障手段的社会规范三、法的本质1、法的本质理论在法理学中的地位

8、。2、有关法的本质的各种学说。3、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学说及其分析【参考资料】1、张文显 主编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五章。2、鲍禄法理学与比较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三章、第五章。【作业与思考题】1、在建立法的概念、分析法的本质的时候,有必要区分国内法与国际法吗2、法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还是基本固定的3、对教科书上法的概念有何思考或评价第五讲 法的要素【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讲的教学,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和把握法律的构成要素,对其中的各个法学概念要求准确无误地掌握。2、体会法学中的规范分析的方法。【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

9、】一、法的要素释义1、法的要素是法的基本组成成分或因素2、国内外关于法的要素的各种重要学说二、法律规则1、法律规则的概念。2、关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的各种重要学说3、法律规则的种类4、授权性规则、义务规则与权义复合规则5、规范性规则与标准型规则6、调整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67、强行性规则与指导性规则三、法律原则1、法律原则的概念2、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3、法律原则的种类4、基本法律原则与具体法律原则5、公理性原则与政策性原则6、实体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7、法律原则的功能。四、法律概念1、法律概念界说2、法律概念的分类3、法律概念的功能【参考资料】1、张文显 主编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

10、出版社,1999 年版)第七章。【作业与思考题】1、准确、牢固地掌握本讲中所有的法学概念2、对法学中规范分析方法的认识和体会第六讲 法的形式与效力、法律体系【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讲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结合现实的法律现象,对法的形势与效力、法律体系这两个主题中的各个具体概念和范畴有清晰的认识。2、要求准确无误地掌握本讲中的各个法学概念。【教学时数】3 课时【教学内容】一、法的渊源1、法的渊源的概念2、中外法律史上法的渊源的主要形态3、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与系统化1、法律文件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概念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系统化的涵义及其意义73、法律清理。法律汇编。法

11、典编纂三、法的分类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2、实体法与程序法3、根本法与普通法4、一般法与特别法5、国内法与国际法与“超国家法”6、公法与私法四、法律效力的层次1、法律效力的概念2、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与非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3、法律效力层次与法律效力位阶的涵义4、区分法律效力层次、明确法律效力位阶的意义5、区分法律效力层次的原则6、高位阶法优于低位阶法7、特别法优于一般法8、新法优于旧法五、法律效力的范围1、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概念2、法律对象效力(对人效力)3、法律的空间效力4、法律的时间效力六、法律体系与部门法1、法律体系的概念2、法律体系与法制体系、立法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等概念的区分3、法律

12、部门的概念4、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七、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1、当代中国主要法律部门概述2、国内法体系与国际法体系的关系3、一国两制状态下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参考资料】1、张文显 主编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六章、第八章。【作业与思考题】1、准确、牢固地掌握本讲中所有的法学概念2、对我国“一国两制”及相关的法律体系课题的发现与思考8第七讲 权利与义务【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讲的教学,使学生对权利与义务这一对法学中的重要范畴有一个全面、深入认识、理解。2、准确无误地掌握本讲中的法学概念和范畴。3、知晓权利义务范畴在法理学中的理论价值,了解所引发出的理论话题和

13、相关的主要论点。【教学时数】4 课时【教学内容】一、权利与义务的概念1、关于权利与义务的代表性界说2、权利的定义3、义务的定义4、权利和义务在法律概念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二、法与权利义务1、法是客观的权利2、权利是主观的法三、权利与义务的分类1、应有权利和义务、法定权利和义务与现实权利和义务2、基本权利和义务与普通权利和义务3、绝对权利和义务(对世权和对世义务)与相对权利和义务(对人权、对人义务)4、作为权利和义务与不作为权利和义务5、第一性权利和义务与第二性权利和义务四、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条件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14、,在社会的权利、义务分配格局中,两者总量相等;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两者相互包含,互为界限4、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权利提供不确定指引,是一种激励机制;义务提供确定指引,是一种约束机制5、价值意义上的主辅关系,在现代法制中,为保障平等的权利而设定平等的义务,义务约束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而服务的五、权利义务的历史演进1、从权利义务角度观察法的历史演进2、不同社会形态中权利义务的存在和运行状况: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3、商品(市场)经济交往模式与法的权利义务结构六、人权1、人权的概念。92、人权与公民权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4、人权的国内法保护5

15、、人权的国际法保护【参考资料】1、张文显 主编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九章。2、鲍禄法理学与比较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三章、第六章。【作业与思考题】1、准确、牢固地掌握本讲中所有的法学概念和范畴2、法与权利义务是不是同义语3、人权有没有全球标准第八讲 法律行为【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讲的教学,使学生清楚、准确地掌握法律行为的概念,理解法律行为的理论。2、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本讲中的法学概念和范畴。【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一、法律行为的概念1、法律行为界定2、法律行为的特征3、法律行为与非法律行为、与非法行为二、法律行为

16、的结构1、法律行为的客观要件2、法律行为的主观要件3、法律行为的确认三、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1、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2、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3、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4、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105、主行为与从行为6、 (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7、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8、完全行为与不完全行为9、不同分类的综合认识【参考资料】1、张文显 主编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十章。【作业与思考题】1、准确、牢固地掌握本讲中所有的法学概念和范畴,清楚区分不同的分类2、结合已经学习过的民法学知识,巩固提高第九讲 法律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讲的教学,学生清楚、准确地掌握法律关系的概念,理解法律关系的理论2、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本讲中的法学概念和范畴。【教学时数】2 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