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122894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黄岩南城街道中心小学课题组【摘要】随着人们对现代多媒体教育的逐渐认识,多媒体设备在大部分中学得到不同程度地普及,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正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篇章等教学内容通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教授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设语言学习情境,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提供教学互动环境,同时优化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工具和采集信息能力。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外,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采编资料,

2、一些常规活动的开展中渗透英语教学,营造了一个优越的英语学习环境,随处可见到英语,随处可听到英语。同时,教师要慎重地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使用信息技术促进英语教学,不可随意呈现,喧宾夺主,忽视其它传统教学媒体。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总结如下,以求共同探讨,完善和提高。【关键字】 信息技术 优化 英语教学一、问题的提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要、是中小学教改的必然趋势;其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其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交互性、高效性,信息量大、应用面广等特点,能较好地弥补传统英教学中的不足。而教师在课

3、中所使用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模式陈旧、则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遏制其主动求知的欲望。在英语的教学中,对教学课件、录象、投影、幻灯、VCD 和板书六种教学媒体,学生认为教学课件是教学内容效果最理想的媒体表 1 对教学课件、录象、投影、幻灯、VCD 和板书六教学媒体的教学效果评价调查表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第六位调查人次 人次百分比人次百分比人次百分比人次百分比人次百分比人次百分比教学课件 290 63.0% 74 15.9% 56 12.1% 41 9.0% 0 0% 0 0%录像 74 15.9% 195 42.2% 95 20.7% 78

4、 17.0% 15 3.2% 5 1%本课题系:台州市 2009 年度电化教育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王祉燕 成员:张丽珍 洪丽萍 杨旦萍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投影 48 10.5% 98 21.3% 169 36.7% 93 20.3% 20 4.34% 41 8.9%VCD 27 5.8% 60 13.0% 73 15.8% 137 29.7% 109 23.6% 55 12%幻灯 22 4.8% 14 3.04% 50 10.8% 69 15.0% 199 43.2% 107 23.%板书 0 0% 20 4.34% 26 5.64% 43 9.32% 118 16.9% 253

5、 55%从表 1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学课件呈现教学内容效果最理想,排在第一位置上。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尝试与研究,利用这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促进英语这门国际性交流语言的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能力,完善学生的素质,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积蓄成才的力量。小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的最基本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主要目标。实践证明:英语练习课中同样能较大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起到优化练习课的作用,达到优化互促的功能。多媒体的直观生动性,灵活高效性和可重复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它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起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二、理论依据通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促使教学过程发生了转变:由教师“主讲”变为“主导”,由学生“被动” 为“主动”,由媒体“教具” 为“学具”,由变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加生活”。通过转变,强化“学” 的环境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其中支撑性的理论有:1、克拉申(S D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是而且只能是通过自然的习得过程来获得第二语言能力。这种自然习得的能力使语言学习者既可以获得接受

7、性技能(Receptive Skill),即听和读;又可以获得产生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 ) ,即写和说。2、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主 义理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本质,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刺激多种感官的特性。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扩大认知空间,增大信息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和许多发现知识、探索知识、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为学生创设全方位接触信息的情境,使学生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成为现实,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者与学习情境的交互作用,顺利实现知识意义

8、的建构。3、罗杰斯(c Rogers)的人本主 义 学习 理论人本主义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它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动极为重要;个人对学习的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学习不单是对认知领域产生影响,而且对行为、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发生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在信息多媒体的帮

9、助下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改变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机械化、条文化,充分发挥信息多媒体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减少两极分化的程度。2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创新、自主、合作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收集、采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创新,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3通过对网络教学资源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探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4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四、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 2009 年 1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期一年。具体研究步骤为:(一)准备阶

10、段(2009 年 1 月-2009 年 2 月)组建学校课题研究小组,制订实验方案,做好人员分工,物资准备等工作。组织课题组成成员学习讨论,统一认识,认真学习相关知识,积极进入角色。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积极,稳妥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二)实施阶段(2009 年 3 月-2009 年 12 月)启动课题研究,在专家指导下,制订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实施过程中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在基本保持大计划不变的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及时修正局部研究方法、方式和方向,一切以有利于研究工作为依据,做到不拘一格,服从大局。同时定期交流,形成初步研究结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英语

11、教学模式的构建1.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使用信息技术(1)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呈现的趣味性。(3)利用信息技术渗透文化方面的知识,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2.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1)培养课题组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和水平(2)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使用信息技术(三)总结阶段(2010 年 1 月-2010 年 2 月)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以课题研究目标为依据,对课题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资料、分析数据,形成结题报告。邀请专家及主管领导鉴定结题。五、研究过程(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英语课 堂教学环境1.创设语言学习情境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

12、了广阔的空间,调动学生的视听和其他感官的参与,成为我们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为听说训练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1)创设交际情境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使语言、人和情景更紧密地结合,使得信息在传递的全过程中改变了信息源的质量。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可从不同角度为不同的学习内容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多样的呈现方式等优点,提供资源,创设情境。例如:在 PEP Book5 Unit3 中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句型时,洪丽萍老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自然场景或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再 现课文所描 绘的画面,使学生置于 “真实”的学习情景中,缩短了教材与学生 认知之间的

13、距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由洪老师来扮演Chen jie,手捧托 盘,示范 课文中出现的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这样就把学生引入他们所熟悉的故事情景中,同 时激发并保持了学生参与学 习英语的热情。(2)创设想象情境我们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例如:在三年级教学颜色这一单元中的 blue red green 三个单词时,授课洪老师先在电脑中设计好卡通苹果,并在苹果上画上眼睛和嘴巴,然后设置动画,并配上音乐和声音“ I am an apple.”,接着

14、按鼠标把苹果 动变红色:“ Im red.”单词“ red ”再旁显示, 紧接着以白叶窗动画的形式显示第二个苹果:“ I am an apple。” apple 用红色闪烁,再按动鼠标,苹果立即 变成green,然后 red apple 和 green apple 并肩跳舞(伴音乐)。那样,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以上几个单词,也可以发挥学生运用英 语句子的想象力。(3)创设质疑情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了尽可

15、能多的独立思维的天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为学生提供的网上资源有:儿童英语学习网站雅虎中文网站 http:/ 洪恩在线智能双语大词典 http:/www.H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它们最大特点是:提供了大量的适合小学生英语学习资源,其语言材料来自生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十分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如:提供数字、动物、鱼类、服装、英语字母、天体、年月日、学具、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单词的学习与发音,非常值得儿童模仿学习,而在英语学习中,原声语音的模仿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美的语感,为英语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提供童话故事、儿歌、绕口令等和在线听力测试,正误反馈

16、及时,学生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文化背景知识(1)由老师在网络上寻找并挑选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提供给学生,根据课时内容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2)制作有关文化背景的小故事课件,让学生很好地了解世界、了解历史、了解文化差异。例如:一个外国友人去中国朋友家做客,进门时看见朋友的妻子很漂亮,出于礼貌就夸了一句:“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你的妻子真漂亮。 )翻译把这句话翻译给中国朋友听,这位中国人谦虚地说:“哪里,哪里。 ”翻译直译:“Where, where ?”这 个外国友人一听,回答说:“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 the all is very beautiful.”(从头到脚,都很漂亮。 )通过课件把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用幽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听,教会了学生在西方国家,当有人夸你时,一律都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