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文言文译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122250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文言文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文言文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文言文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文言文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文言文译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叙 述 死 者 世 系 、 生 平 、 生 卒 年 月 、 籍 贯 、 事 迹 的 文 章 , 常 由 死 者 门 生 故 吏 或 亲 友撰 述 , 留 作 撰 写 墓 志 或 史 官 提 供 立 传 的 依 据 。 】归有光公讳宪卿,字廉甫。世居苏州昆山之罗巷村,以耕农【1 .农 人 。 2.指 务 农 】为业,父始入居县城。山阴萧御史鸣凤奇其姿貌【姿 容 ; 体 态 】,曰:“是子他日必贵,吾无事【( 1).没有 变 故 。 多 指 没 有 战 事 、 灾 异 等 。 (2).无 须 ; 没 有 必 要 .】阅其卷矣。 ”选【选拔、选用】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

2、,历【先后连续】迁郎中。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江右田土不相悬【数量、质量、规模或力量上相差较大的】,而税入多寡殊绝【差别;差异】。巡抚傅都御史议均之。公在粮储道【专 掌 漕 粮 的 监 察 兑 收 和 督 押 运 艘 】,为法【制 定 法 律 】均派【平均摊派】折衷【调 和 各 方 面 的 意 见 使 之 适 中 】,最为简易【简单容易】。 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官 名 , 整 饬 兵 备 的 道 员 】临清。先是虏薄【迫近】京城,又数声言【扬 言 】从井陉口入掠临清。临清绾【贯通; 联系】漕道,商贾所凑【聚合】,人情恇惧【恐惧;惊慌】,公处之宴然【安定貌;平安貌】。或为公地【处 境 】,欲

3、移任。公曰:“讵【岂,怎】至于此?”境上屯兵数万,调度有方,虏亦竟【终于;到底】不至。师尚诏反河南,至五河,兵败散,独与数骑走莘县,擒获之。在镇三年,商民称其简静【1.简约沉静。2.谓施政不繁苛。 】。瓯宁李尚书自吏部罢还,所过颇懈慢【懈怠轻慢】。公劳【用言语或实物慰问】送礼有加【使程度增高、超过】,李公甚喜,叹曰:“李君非世人【一 般 的 、 普 通 人 】人 情,吾因【通过】以是【用 这 , 拿 这 】识其人。 ”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监督;督察。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其役。奏水灾,乞蠲贷【谓免除租税,借放

4、钱粮】。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安抚;抚慰】【训练;调度。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 信 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 】之。 公仕宦【为 官 】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居家。山东获贼,湖广营造【指 建 筑 工 程 及 器 械制 作 等 事 宜 】,东南平倭,累有白金【银子】文绮【华丽的丝织物】之赐。而提督采运之擢【提拔,提升】,旨从中下,盖上所自简【选拔。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i )陛下】也。公事母孝谨【恭敬。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每巡行,日遣人问安。还,辄拜堂下。母茹【吃,引申为忍受】素,公跽【长跪。长时间双膝着地,上身挺直。项王按剑而跽。史记项羽本

5、纪 】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同“馐” 。味美的食物】膳【形声。从肉,善声。本义:饭食。 】 在江陵,有所使吏迟至。公问其故,言:“方食市肆中,又无马骑。 ”故事【先 例 , 旧日 的 典 章 制 度 】,台所使吏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与马,荆州夺之。公曰:“彼少年,欲立名【树 立 名 声 】耳。 ”竟不复问。所居官,廉洁不苛。采办银无虑【不计虑, 指大约,大概】数百万,先时堆积堂中,公绝不使入台门【在 绍 兴 凡 是 房 屋 比 较 象 样 一 些 的 都 称 作 台 门 】。第【仅;只; 只是】贮荆州府,募召商夷,赏购过当【得 当 ; 有 分 寸 】,人皆怀之。故总督三年,地穷边裔【边远

6、的地方】,而民夷不惊。以是为难。 余与公少相知,诸子来请撰述【撰 写 】。因就其家得所遗文字,参以所见闻,稍加论次【论 定 编 次 】,上之史馆。谨状【行 状 、 书 状 结 尾 常 用 语 。 谓 敬 谨 陈 述 。 】(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 凑:会合、聚集 B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 拊循:安抚、抚慰 C盖上所自简也 简:简缩、精简 D稍加论次,上之史馆 论次:论定编次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李宪卿一身廉洁为政不苛的一组是(3 分) 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 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折衷 累有白金文绮之赐 “

7、彼少年,欲立名耳。 ”竟不复问 公绝不使入台门 募召商夷,赏购过当 A B C 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公祖上世代居住乡村,历以耕种为业,至其父方始迁入县城居住,山阴萧御史为李公的姿容相貌所惊奇,对他很是赞赏,认定此人日后必定显贵。 B李公任临清兵备之职时,面对人心惶惧的局势,毫不畏惧,泰然处之,拒绝了他人所作的调任安排,采取措施积极防御,调度得法,最终俘获了虏帅。 C李尚书自吏部被罢官还乡,沿途所到之处对他均怠慢无礼,惟李公的态度和行为与众不同,以礼迎送,倍加热情,李尚书非常高兴,内心赞叹不已。 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而成,从中可见李公的为人为官之

8、道。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清。 (3 分) (2 )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其役。 (3 分) (3 )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膳。 (4 分) 参考答案: 5 C(简:选拔、选择) 6 D( 写部下对李公的感激,指向不明朗;写李公采取的均税措施; 写李公多次因功而受皇帝赏赐。三句均未表现人物的“廉洁不苛” 。写李公对部下的“不苛” ;写李公的“廉洁” ;写李公对商夷的“不苛” ) 7. B(最终是敌虏竟然不敢打进来。俘获的是在河南起兵谋反而兵败的师尚诏) 8 ( 1)在这之前,敌虏逼近京城,并多次扬言要从井陉口进兵掠夺临清。 【评分建议】3 分。 “薄 ”“入掠”及语意通顺各 1 分。 (2)景王的封地在汉水以东,还没有到封地,皇帝下诏在德安建造王府,李公督察那里的工役。 【评分建议】3 分。 “未之国 ”“董其役”及语意通顺各 1 分。 (3)母亲吃素食,李公多次跪请她(吃些荤食) ,没有办法,她因此吃些美食(美味的食品) 。 【评分建议】4 分。 “茹素 ”“跽以请” “羞膳”及语意通顺各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