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公开课PPT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1212257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公开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如何上好公开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如何上好公开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如何上好公开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如何上好公开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公开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公开课PPT课件(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新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 如何上好英语公开课 1 我是来自于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的外语教师牟红霞 真诚地感谢省教育学院给了我这次和各位同仁们交流的机会 能够在这里和各位骨干教师共同学习和提高 我倍感荣幸 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谈谈一些关于公开课的个人体会 希望对给为教师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领导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2 什么是公开课 公开课是有组织 有计划 有目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活动 每次活动 主题鲜明 任务明确 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 一般还有领导及其他老师参加 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 交流教学经验的一次有益的研究活动 同时公开课也是有众多教师观摩 众多评委评审和选拔的开放性课堂教学

2、模式 是每位教师的从教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经历 3 公开课的形式 公开课的形式有很多种 例如达标课 汇报课 观摩课 优质课 基本功竞赛课 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评选课等 青年教师可凭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显示自己的教学功底 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 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老年教师可通过公开课向人展示自己成功的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 供同行学习取经 4 公开课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5 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道路固然有千万条 但实践证明 通过经常上公开课的历练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最大 专业化成长最快 6 所有名师都经历过公开课的历练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 特级教师

3、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老师说 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 必定要洒扫庭院 准备盛宴一样 其中有准备的紧张 更有展示的兴奋 就像居家过日子 如果没有客人 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 散淡随意 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的 家政技艺 一日千里 窦桂梅老师曾经看到周围的同事因上公开课而迅速地成长起来 于是她主动申请 强烈要求上公开课 多次的公开课历练很快地使得她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年轻的名师 她在书中曾经写道 公开课 生命试炼的地方 7 公开课有压力 压力就是动力 人固有天然的惰性 教师平时上 家常课 很少为准备一节课而几天日不甘食 夜不能寐 而要上公开课则不同 从决定上公开课之时起 大脑开始高度紧张起来 每时每刻都

4、在为如何上课去思考 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 但还是感到时间不够用 甚至寝食不安 彻夜难眠 表面看来这些给教师增加了负担 其实这种负担 对教师也是必要的 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 有这种动力教师才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 精力及所储备教学资源和才智资源 迅速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8 公开课要准备 准备就是提高 教师上公开课的准备过程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过程 书到用时方恨少 教师为准备一节课不知要去查多少资料 不知要去请教多少人 教案不知要写多少遍 一次次的试讲 一次次的创新 一次次的反思 这是那些四平八稳 家常课 怎么也得不到的收获 9 公开课要集思广益 群言就是智慧 一个教师完全把自己封闭在 自我 的小天地

5、里 其专业成长一定是缓慢的 家常课 没人挑剔和指责 固然平安 但自己课的软肋 问题乃至错误也会永远地延续下来 而其亮点也没人去欣赏 公开课则不同 在公开课中教师要把自己的真实教学水平和文化底蕴暴露给别人 让人评头论足 这样教师才可能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 才能让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进化 公开课后的群言虽然会刺痛教师的神经 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指导 批评 表扬 挑剔中铸就了我 因此 上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 当机会来临时 要敢于面对 及时抓住 诚然 解剖自己 否定自己是痛苦的 但只有敢于挑战自己 才能使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 才能创造一个崭新的自己 10 公开课就是历练 历练就是提

6、升 虽然老师在参加公开课的活动中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反复试讲 反复琢磨 教案一而再 再而三地进行修改和调整 最后才走上课堂教学展示的舞台 但是 这样的经历对于青年老师来说是一种历练 是一种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历练 相信这一经历必将对教师今后的发展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11 好的公开课的特点 12 一 专家理论 教育家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认为 一堂好课要体现五个实 扎实 充实 丰实 平实 真实 特级教师吴正宪提出要教的有效 1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2 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3 多种教学方式融合 精心组织学习活动 4 有效捕捉 利用 组织教学资源 5 多层反馈 有效调控 适当评价 学的有效

7、 1 学生是否扎实有效掌握基础知识 2 学生是否提升了学习技能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在学科思想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等方面得到提升 4 学生是否体验到了学习乐趣 自信与成功 5 是否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 6 学生是否获得了全方面的发展 13 二 个人拙见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的教师 我个人认为一堂好课不能用标准去衡量 课堂应该是有生命活力的 灵动的 富有个性的 而非什么标准 它应该体现一些基本元素 这些包括 和谐 生成 发展 创新 反思 个性等等 因此我觉得 1 如果一堂课结束时 学生普遍认为时间过得太快 还不想下课 那么 这堂课可以算是一堂好课 2 如果一堂课让学生智力得到开发 能力

8、得到培养 情感得到陶冶 人格得到提升 这样的课一定是一堂好课 3 好课需要做到四性 三维目标的准确性 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14 如何上好公开课 15 上好一节公开课的先决条件是 教师要有坚实的专业素质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离开了这一点 一切的做法都是空谈 教师在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同时 还要注意一些上课的技巧或教学艺术 才能为自己的课堂锦上添花 下面我来谈谈如何上好公开课 16 一 选好课型 17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能够发挥正常甚至超常的发挥的课型 这样备课及上起课都得心应手 2 难度适中 题材丰富 具有时代特色 寓知识性 趣味性 实用性为一体 并且与学生的实

9、际生活紧密相连 一 选课的依据 18 试卷讲评课 二 课型大致有哪些 听说课 阅读课 写作课 语法课 复习课 19 二 备课 20 一 备课前的准备工作 一旦确立课题后 围绕课题 广泛搜集各方面的备课信息 查阅网上相关课题的教案 课件等资料 学习别人的优点 因为每一个教案 课件都饱含着作者的心血和努力 或多 或少的都有它的优点 我们可以先浏览一遍 根据需要取其精华 大胆 拿来 加以创新 为 我 所用 21 二 备课的几个环节 22 备教材 23 1 备课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准备 它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轨迹的记录 更是教师认识自己 总结经验 成长提高的重要资料 随着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10、变 教案设计不再只是教学步骤的体现 而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新课改要求教师从课程理念出发 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 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在语言的运用上下功夫 24 2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由它的教材内容所决定的 教师通过分析某课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作用 以及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先前掌握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的联系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及文化差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的简要分析 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 中明确提出 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5 3 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可分为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和跨文化交际目标 具体地说就是如何

11、使学生学会生词 掌握短语 明白结构 弄懂语法 理解课文 形成听力 阅读 理解 交际能力 这是一个英语教师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课堂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教学过程中教法的运用 师生间的双边活动 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的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仔细研读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 努力整合教材 尽量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符合英语教学的认知规律 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偏好 选择自己最驾轻就熟的课型 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 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 26 4 无论教材版本如何变换 课程的题材和体裁如何变化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都应先了解该课的重点

12、难点及关键 对教学目的作到心中有数 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 层层突破 同时突出重点 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操练及运用 学生在掌握知识重点后 其它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而一节重点突出的课 在听众的心中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27 5 教材 对于教者来说是神圣的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材料 我们相信教材编排的合理性 科学性 同时教材需要教师去调整 去丰富 去完善 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 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28 备学生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间的双边活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和直接参与者 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教学活动

13、的效果 因此 要在课前充分地 备学生 29 首先 摸清全体学生的认知障碍 备课时 应着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遇到什么问题 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 需要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直观形象的突破难点 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学过这个课题 如果学过 就要在备课中适当加深难度 如果内容忘记了 还需对以前所学的重点加以回顾 如果从来没学 就要看前面的知识基础掌握的怎么样 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没有障碍 课上的内容也要低坡度进行 尤其是抽题后讲课顺序不是在第一节的老师 要注意前面选手的课堂是否切实达到了教学目标 如果没有 你要提前去给学生做好知识铺垫 30 其

14、次 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备课时 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 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要设计对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要使用使学生觉得生动有趣语言 要考虑到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 把重点内容放在注意力集中的时段解决 要考虑学生的情绪波动 比如在课堂活动中可以采用竞赛 小组讨论 放松活动等环节 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 走近他们的生活 经常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达到使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的目的 31 再次 设计对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现在讲课时普遍存在的弊端 教师陶醉于演员的角色中 讲得太多 现在评课更注重评教师 导得多好 而不是讲得多好 因此要转换成导演的角色 现在的课堂

15、 很多老师喜欢用时髦的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等形式 我认为有必要讨论的问题才去讨论 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脱离了内容的形式就变得华而不实了 这种浪费时间的形式上的热闹 就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32 最后 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考虑到的个性特点 兴趣及爱好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也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 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有些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在备课时便想好 这个稍易的问题要让成绩略差的XX同学回答 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到时让XX同学总结一下 这样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你的课堂活动中 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对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积极性有

16、极大的帮助 同时 也能使整节课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中顺利进行 33 备教法 教法 就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及听众 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合理 教法是否新颖独特 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 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34 我们要遵循教学方法的科学规范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情境 要用宽松灵活的心态来预设和调遣各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应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而应该因人 因地 因时而异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 随机应变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做到 教学有法 与 教无定法 的和谐统一 应力求创新 使用高效实用的教学思维 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 最终到达教学方法为教学目标完美服务 35 备听众 36 1 公开课顾名思义便是一节供大家观摩 评估 研讨的课 有着较强的示范性及表演性 因此 它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 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 有时需把听课者也融入到你的课堂中来 比如 在要求学生看阅读材料或是做有关的练习题时 作课的教师需要将相关的内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