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培训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1192888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培训教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1(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2孟子(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3荀子(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

2、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学派代表主要内容影响老庄之学老子“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法家思想李悝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商鞅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

3、中央集权、以吏为师。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墨家的主张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2一、儒学兴起的背景(春秋战国秦朝儒家思想的地位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的创立和发展,早期儒学在社会上很有影响,称为显学。2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压制,儒学走向低潮。思考:战国和秦朝文化氛围有何不同?原因何在?战国:百家争鸣:各国纷争,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学术氛围较宽松秦朝:国家完成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

4、巩固统一,必须加强思想控制(1)原因: 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2)概况焚书: 焚书的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书+严禁私下谈论+严禁私藏禁书 不焚的书: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医药、卜筮、种树)坑儒:警告文化人(3)评价:实质:文化专制政策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统治消极: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b、使儒学走向低潮 C、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二、兴起的表现

5、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1 原因:(1)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政治:王国问题 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南方西南地区 经济: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2)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3)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发挥 a、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d、

6、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心态: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思想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特点:外儒内法2影响:(1)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2)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3)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4)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B、汉代的教育体制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1教育体制:(1)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2)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

7、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扩大统治基础。(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C、科举制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1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2确立;隋朝完善:唐朝发展;北宋强化:明清3特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4影响: 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 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文化的发展 选官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

8、则 读书-考试做官,知识分子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导致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影响科技的发展。&3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一) 儒学的困境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佛教兴起,道教传播直接冲击儒家思想正统地位。3、唐末五代:沦为笺注之学的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二) 儒学复兴运动1、唐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主张:韩愈:A.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B.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意义:韩李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2、北宋

9、时期:为理学产生奠定基础原因: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韩李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主张:推崇尊王攘夷,认为唐朝政治的弊端是不尊重儒家的纲常伦理。主张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强调“华夷之变”,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影响: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应运而生。二、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一) 北宋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背景:唐末五代长期分裂和混战,使传统的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的破坏,不利于政治的稳定。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学家革除时弊、重建儒学道德的目的,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需要。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

10、宋代学者抛弃汉唐师古学风,敢于疑经改经。2、思想来源:儒学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3、基本特征:把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严密思想体系理学4、五子的主张周敦颐、邵雍:主张: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提供依据。邵 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意义:二人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寻找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统一的本原,为理学建立开辟道路。张载: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理学的基本

11、宗旨和精神。二程: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认为仁者能化韧于无形,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孔颜之乐”(二) 南宋理学的成熟:朱熹1、主张和成就:理气论:以二程学说为主,部分吸收张载思想理是根本,理先于气。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离不开气。万物皆有理,终归于一,就是太极(客观唯心论)。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区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光明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是追求精神自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

12、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得道。认为帝王都是无道之君,导致政治黑暗。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其关键是“正君心”。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地位高于五经)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乐散失)2、历史影响: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三) 明朝理学发展(发展为心学)1、心学的基本特征: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2、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南宋思想家)思想

13、: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主张用自己体验而不是逻辑思辨论证此命题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影响: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3、王守仁: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集大成者(明朝思想家)思想: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学以至圣的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意义: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学的

14、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本 体 论“理”是世界本原“心即理也”体验方法“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代 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内 容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实 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影 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4一、明末清初的思想一方面儒学进一步发展(心学),思想领域出现继百家争鸣以后的又一次活跃局面。另一方面儒学再次受到批判,正统地位再次面临冲击。二、社会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内因3、思文:理学空谈义理,八股取得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4、外因: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经世致用)三、活跃的表现明朝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