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1187531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开发前期评价2第三章 开发方案5第四章 产能建设15第五章 开发生产19第六章 规划计划25第七章 储量与矿权28第八章 技术创新与应用30第九章 健康安全环境31第十章 考核与奖惩34第十一章 附 则34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充分利用和保护天然气资源,合理开发天然气,确保安全、清洁生产,加强对天然气开发工作的宏观控制,规范天然气开发各项工作,制定本纲要。 第二条 天然气开发管理包括规划计划、开发前期评价、开发方案、产能建设、开发生产、储量和矿权、技术创新与应用、健康安全环境等。 天然气开发

2、专业主要包括气藏地质、气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气工程、地面工程、经济评价、健康安全环境等。第三条 天然气开发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规章制度,贯彻执行股份公司发展战略。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方针,做到资源准备、产能建设、管道建设和市场开发合理匹配。第四条 天然气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把地质研究和动态分析贯穿始终,根据生产特征和不同开发阶段,制定合理生产制度和调控措施,改善开发效果,达到较高的经济采收率。(二)注重技术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成熟技术配套,发挥先进实用技术在开发中的作用。(三)树

3、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构建能源与自然的和谐。(四)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岗位培训,努力造就高素质专业队伍与管理队伍。第五条 本纲要所指天然气包括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油田伴生气、煤层气及非烃气等。第六条 本纲要适用于股份公司及所属油(气)田分公司、全资子公司(以下统称油田公司)在国内的陆上天然气开发活动。控股公司和国内合作的陆上天然气开发活动参照执行。第二章 开发前期评价第七条 开发前期评价是指在勘探提交控制储量或有重大发现后,围绕气田开发进行的各项开发评价和准备工作。开发前期评价主要任务是认识气藏地质与开发特征,评价气田开发技术与经济可行性,优选成熟的气藏

4、开发主体工艺技术,确定合理的开发指标。第八条 开发前期评价项目应纳入股份公司年度计划,并以开发评价部署方案为立项依据。根据气藏储量类型和工作重点不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勘探提交控制储量或有重大发现后,为完成开发概念设计、配合提交探明储量开展的早期评价工作;第二阶段是在提交探明储量后,围绕编制气田开发方案开展的开发评价工作。第九条 开发评价部署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评价目标和部署原则、开发评价工作量部署与时间进度安排、投资估算、预期结果、风险分析与对策、健康安全环境与实施要求等。第十条 开发前期评价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勘探成果,提出开发资料录取要求,部署必要的开发地震、开发评价井,开展

5、产能评价,初步认识气藏地质特征和产能特征,完成开发概念设计。第十一条 资料录取应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取全取准压力、温度、储层物性、流体特征、产能、边底水测试资料等。其中:(一) 应录取油气水层的原始地层压力、温度及其梯度等。井口压力与温度的录取应保证足够的测试时间。(二) 储层物性资料录取应根据储层特点和需要选择不同方法,主要有全井段取心、大直径取心、密闭取心等方法。(三) 流体资料录取包括油气水组成与性质、气组分和相态等。高含硫气藏(H2S含量大于30g/m3)和凝析气藏应在勘探阶段或评价阶段进行井下取样,并执行高压物性取样和实验标准。其它类型气藏也应尽早取样。(四) 采用回压试井、修正等时试

6、井等方法获取气井初始无阻流量及地层参数资料。第十二条 气田开发概念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地质与气藏工程方案、钻采工程方案、地面工程规划、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风险分析和健康安全环境要求。地质与气藏工程方案应建立气藏概念地质模型,初步确定气田生产规模;钻采工程方案应筛选主体工艺技术;地面工程规划应提出可能采用的气田地面集输、净化处理的主体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工程。第十三条 开发前期评价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必要的开发评价井和开发地震、开展试采、开辟开发试验区、评价产能与开发可动用储量、开展健康安全环境预评价,完成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第十四条 试采是开发前期评价阶段获取气藏动态资料、尽早认识气藏开发特征、

7、确定开发规模的关键环节。试采的主要任务是:评价气井产能;确定气藏类型;评价储量可动用性;进行相态研究;评价采气工艺、集输处理工艺流程、主要设施、材质等的适应性;为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依据。试采应依据试采方案进行。试采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气藏地质特征;试采目的;试采区、试采井组和试采井;试采期工作制度;动态资料的录取;采气工艺;天然气集输处理系统和相关配套工程以及健康安全环境等。对于一般气藏应连续试采半年以上;对于大型的特殊类型气藏如异常高压气藏(压力系数大于1.8)、特低渗气藏(储层空气渗透率小于1mD)、高含硫气藏和火成岩气藏等应连续试采一年以上,以获取可靠的动态资料。第十五条 对于特殊类型气田

8、应开展开发先导试验。主要任务是通过局部解剖储层,深化认识地质特征和产能特征,试验和筛选开发主体工艺技术,论证气藏开发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开发先导试验应依据试验方案进行。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区选择、主要开发指标、钻采与地面工程技术、工作部署与工作量、健康安全环境要求和投资测算。 第十六条 探明(或控制)地质储量大于300108m3、预期产能大于10108m3/a或对股份公司天然气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发前期评价项目作为重大评价项目,其开发评价部署方案、试采方案和先导试验方案由油田公司预审,上报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以下简称勘探与生产公司)审批,油田公司组织实施。探明(或控制)地质储量1

9、00108300108m3或预期产能310810108m3/a的开发前期评价项目作为重点评价项目,开发评价部署方案、试采方案和先导试验方案由油田公司审批,报勘探与生产公司备案。第三章 开发方案第十七条 开发前期评价工作结束时,应完成开发方案编制。开发方案是指导气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文件,是产能建设、生产运行管理、市场开发、长输管道立项的依据。开发方案应按科学开发的原则编制,由开发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协作。第十八条 开发方案应在地质和动态特征基本清楚、开发主体工艺技术明确的情况下编制。气田开发过程中,当气田的实际情况与原方案设计有较大差别,或需要进行阶段调整时,应编制气田开发调整方案。第十九条 开

10、发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市场需求、地质与气藏工程方案、钻井工程方案、采气工程方案、地面工程方案、开发建设部署与实施要求、健康安全环境评价、风险评估、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等。第二十条 总论主要包括气田自然地理及社会依托条件、矿权情况、区域地质、勘探与开发评价简史、开发方案主要结论及推荐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等。第二十一条 市场需求包括目标市场、已有管输能力、气量需求、气质要求、管输压力、价格承受能力等。第二十二条 地质与气藏工程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气藏地质、储量分类与评价、产能评价、开发方式论证、井网部署、开发指标预测、风险分析等。通过多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和二个备选方案,并对钻井工程、采气工程和地

11、面工程设计提出要求。其中:(一) 气藏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层与构造特征、沉积环境、储层特征、流体性质与分布、渗流特征、压力和温度、气藏类型以及地质建模。(二) 储量分类与评价应充分利用动、静态资料,分层系、分区块对已探明储量进行分类,并评价储量的可动用性。按照不同技术、经济条件,评价技术、经济可采储量,并分析可采储量风险。(三) 产能评价应综合研究试气、试井和试采资料,确定单井合理产量;通过对采气速度等指标的研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气田合理开发规模。(四) 开发方式和井网部署应按照有利于提高单井产量、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保证气田稳产、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原则,进行多方案优化

12、比选。对多产层气藏、气水关系复杂和气层分布井段跨度大的气藏,应合理划分开发层系。对能够应用水平井、多分支井有效开采的气藏,应优先采用水平井、多分支井开发。对强非均质气藏,应采用非均匀井网布井,并根据储层特征等优选井型。(五) 气田开发指标应在地质模型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全气藏进行20年以上的开发动态预测,主要包括生产井数、油气水产量、压力、稳产年限、稳产期末采出程度、预测期末采出程度等。大型气田要求稳产1015年,中型气田要求稳产710年。(六) 风险分析主要是对储量、产量和水体能量等的不确定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削减措施。第二十三条 钻井工程方案应以地质与气藏工程方案为基础,满足采气工

13、程的要求。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已钻井基本情况及利用可行性分析;地层压力预测;井身结构设计;钻井装备要求;井控设计;钻井工艺要求;储层保护要求;录井、测井要求;固井及完井设计;健康安全环境要求及应急预案;钻井周期预测及钻井工程投资测算等。钻井工程方案应针对储层特点和井型,选择成熟实用的钻井完井工艺技术,做好储层保护工作;在确保安全钻进前提下,采用提高钻速的新工艺、新技术,缩短钻井周期。井身结构设计应针对钻遇地层的特点、能够满足整个开采阶段生产状况变化和进行多种井下作业的需要。固井及完井设计应结合所钻遇地层和气藏特征,明确套管程序要求,表层套管下深和坐入稳固岩层深度要求,提出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的材质

14、、强度、扣型、管串结构设计,以及水泥浆质量和水泥返深要求。对于酸性气藏(气藏中天然气H2S含量达到0.02g/m3以上或CO2分压高于0.021MPa),各级套管和油管应回接到井口。第二十四条 采气工程方案应以地质与气藏工程方案为基础,结合钻井工程方案进行编制。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完井和气层保护;增产工艺优选;采气工艺及其配套技术优化;防腐、防垢、防砂和防水合物技术筛选;生产中后期提高采收率工艺选择;对钻井工程的要求;健康安全环境要求及应急预案;投资测算。其中:(一) 完井和气层保护。选择满足长期安全合理开采要求、提高单井产量和后期作业要求的完井方式、射孔工艺及气层保护措施。(二) 增产工艺优选

15、。开展储层敏感性、地应力场和天然裂缝分析,研究已完钻井的储层伤害,分析增产潜力,优选增产工艺和施工参数。(三) 采气工艺及其配套技术优化。按照地质与气藏工程方案要求,对生产井进行系统优化设计,综合考虑合理利用地层能量、气井携液能力、增产措施、防腐工艺和开发中后期油气水关系变化等因素,优选生产管柱及配套技术。(四) 防腐、防垢、防砂和防水合物技术筛选。针对流体、储层性质进行腐蚀、结垢、出砂及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与条件分析,提出经济可行、技术可靠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对于酸性气藏应制定从完井到开发后期全过程的防腐方案。第二十五条 地面工程方案以地质与气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气工程方案为依据,按照“安全、环保、高效、低耗”的原则,在区域性总体开发规划指导下,结合已建地面系统等依托条件进行编制。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地面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集气、输气工程;处理、净化工程;系统配套工程与辅助设施;总图设计;节能;健康安全环境要求及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工程实施进度;地面工程主要工作量及投资估算等。其中:(一) 地面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设计。根据地质与气藏工程方案、钻井工程方案和采气工程方案,结合区域内天然气发展趋势,设计天然气集输、处理、净化、系统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的建设规模,并进行站场布局的总体优化。(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