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1185653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十二次适应性训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1 春秋齐国的政治家管仲 重视货币的流通职能 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 谓 人君操谷币金衡 而天下可定也 以此实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肯定市场调节作用 B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C 主张改革赋税制度 D 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 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 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此实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 可 知 管仲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增强国家的财政收入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 控 故 B 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不是肯定

2、市场调节的作用 故A 项排除 材料并未体现对赋税制度的变革 故C 项排除 材料并未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 故D 项排除 点睛 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此实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 是关键信息 2 秦末 楚怀王熊心在彭城 大会诸位反秦的诸侯 订立 怀王之约 承认原先六国宗室的王位 继承权 可是后来项羽在反秦过程中 按照军功进行分封 如将齐国分为胶东 齐和济北三国 引 起原六国宗室的不满与反叛 这最能表明当时 A 分封制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B 军功在分封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C 宗法分封制逐渐解体 D 贵族政治已被官僚政治取代 答案 A 解析 详解 由材料 承认六国宗室的王位继承权 和 将齐国分为

3、胶东 齐和济北三国 引起六国宗 室的不满并反叛项羽 说明分封制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故A 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宗法 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分封中起到了决定作用是血缘 排除B 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基础仍然存 在 没有涉及到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故 C 项排除 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贵族政治已被官僚政治取代 排除 D 点睛 承认六国宗室的王位继承权 和 将齐国分为胶东 齐和济北三国 引起六国宗室的不 满并反叛项羽 是关键信息 3 宋代都市繁华 商业活动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 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 下列诗 句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 夜市千灯照碧云 高楼红袖客纷纷 B 今朝半醉归草市 指点青帘上酒

4、楼 C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D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答案 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 宋代商业活动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 而是分散于宅屋之 间 结合选项可知 A 项反映的是城市发展突破时间限制 但与 分散于宅屋之间 不符 排除 B 项反映的是宋代的草市已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与材料 分散于宅屋之间 不符 排除 C 项中的 深巷明朝卖杏花 可知是宋代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界限 符合题意 D 项是指牛已十分 疲倦 人也很饿了 日头已出来很高 这时他才到达市场南门外 在泥泞中休息 反映了人民生活 的困苦 与材料不符 排除 点睛 分散于宅屋之间 是关键信息 4 与

5、图中所示中国古代的两个朝代 依次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外史实有 A 半两钱火药经由丝绸之路传至西方 B 氾胜之书 珍尼纺纱机 C 赵过推广耦犁马丁路德开始宗教改革 D 翻车但丁写作 神曲 答案 C 解析 详解 从图中 燕 巴郡 等可以看出 第一幅图反映的是郡国并行制 这是西汉时期 第二 幅图反映的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状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犁 而1517 年马 丁路德开始宗教改革 正处于明朝 因此C 项是正确答案 火药出现于唐朝 故A 项不符合题意 珍妮纺纱机发明于1765 年 当时中国是清朝 故 B 项排除 翻车是三国时期发明的 故 D 项排除 5 根据下表 清朝末年实行奖励出身制

6、度 通过奖励方法来指定学生的出身 这最能反映当时 表 清末学堂奖励出身情况一览表 学堂种类出身 第一级分科大学 含通儒院 进士 第二级 高等学堂 政法学堂 高等实业学堂 优 级师范学堂 举人 第三级中等实业学堂 初级师范学堂 中学堂等贡生 优 拔 岁等 第四级高等小学堂廪生 增生 附生 A 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B 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C 西学东渐的逐渐深化 D 近代教育改革的困境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清末学堂种类实行等级制度 通过奖励方法来指定学生的出身 反映 清末时期近代教育改革面临困境 故D 项正确 材料强调清末时期近代教育改革面临困境 没有 涉及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排

7、除A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 排除B 材料强调清末时期 近代教育改革面临困境 没有涉及西学东渐的逐渐深化 排除 C 6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通过宣言指出 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的对象是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的前途是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然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该宣言最早可能发布于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根据 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然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表明革命分两 步走 先打倒列强除军阀 可推出最早应为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故 B 项正确 中共一大确立推 翻资产阶

8、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的最高纲领 没有涉及 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然 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排除A 遵义会议主要纠正了李德 博古的左倾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正 确的军事指挥权 没有涉及革命分两步走 排除C 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确立了毛泽东 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没有涉及革命分两步走 排除 D 点睛 解答本题 的 关键信息 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然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转 变 联系所学中共二大确立的民主革命纲领分析解答 7 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规定 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 选举权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 规定 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 年满

9、18 岁 不分阶 级 党派 职业 男女 宗教 民族 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 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这种变 化 A 有利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鼓舞民众支持解放战争 C 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型 D 促进了中国政府民主程度的提升 答案 C 解析 详解 从材料 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 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到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 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 年满 18 岁 不分阶级 党派 职业 男女 宗教 民族 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 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中可以看出 国共 十年对峙时期 中共对剥削阶级的打击 而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主张联合一切力量抗日 根据所

10、学 知识可知 这主要是由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故C 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推动了陕甘宁变化政策的变化 故A 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到解放战 争时期 故B 项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到政府的民主程度 故D 项排除 8 经国务院批准 教育部于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十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外语教育座谈 会 办好外语学校 构筑高校外语教学体系 编写教材等工作也在会后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这表 明外语教育 A 服务于新时期工作中心的需要 B 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 为中国加入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D 推动形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 答案 A 解析 详解 从材料 一九七

11、八年 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 年十一届三 中全会召开后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 因此材料表明当时外语教育服务于新时 期工作中心的需要 故A 项正确 科教兴国是1995 年提出的 故B 项排除 C 项是 A 项的具体表 现 排除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外语教育的发展 故D 项排除 点睛 一九七八年 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 是关键信息 9 柏拉图说 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 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 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 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 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 这反映出雅典民主的 突出问题是 A 过度追求自由 B 公民素养亟待提高 C 法律意识

12、淡薄 D 民主制度缺乏制约 答案 A 解析 详解 由该题材料中的 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 他们就觉得受不了 就要大发雷霆 和 连 法律也不放在心上 等信息可知 柏拉图认为 过度泛滥的直接民主造成许多公民不愿受到任何约 束 甚至连法律也不愿去遵守 表明雅典的直接民主易受人的主观情绪的影响 易导致极端民主化 过度追求自由 故A 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到公民的素养和法律意识 故BC 项排 材料强调的是 直接民主的弊端 没有体现出民主制度缺乏制约 故D 项排除 10 俄国某学者指出 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 客观前提 的分析 代表国内微弱少数 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

13、义 列宁的全部 观念 怎么能同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 该学者旨在 A 强调俄国革命当时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B 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 C 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D 批评 四月提纲 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 列宁 的 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 客观前提 的分析 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 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 表明苏汉诺夫不赞同 四月提纲 有关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 故 D 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 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排除 A 1918 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 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CD 项时间不符合材

14、料 怎么能反对多数 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 排除 点睛 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 客观前提 的分析 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 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 是关键信息 11 某科普文章说道 爱因斯坦对 的主要异议是某些东西不适合这个世界 他所不 能接受的事实是 如果你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做一个实验两次 那么有一次可能得到 A 的结果 而另一次可能得不到 他确实不喜欢这个要向概率世界投降的想法 关于 的一切都令 爱因斯坦厌恶 该科普文章中的 应该是 A 牛顿经典力学绝对的时空观 B 万有引力定理 C 量子力学 D 光电效应 答案 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量子力学

15、主张物体的存在状态取决于观察者 材料符合量子力学的主 张 故 C 项正确 牛顿经典力学不符合 如果你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做一个实验两次 那么有一次可 能得到 A 的结果 而另一次可能得不到 故A 项排除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提出的 与材料 不符 故 B 项排除 光电效应是指某些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流 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 的 故 D 项排除 12 美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着力打造自身反对殖民主义 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际形象 但 是在二战后 美国政府认为这样的思潮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开始通过一系列宣传 使美国形象 从一战前的 共和榜样 自由典范 转换为 自由卫士 世界领袖 美国这一形象的转

16、变 A 适应了美国对外扩张 B 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C 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D 促进了国际关系走向缓和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 二战后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二战后 美国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要 导致 美国形象的改变 故A 项正确 材料中的改变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BC 项是美国国家利益 的具体表现 排除 美国这一形象的改变使国际关系日益紧张 故D 项错误 13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以武力迫使朝鲜称臣纳贡之后 琉球 安南 暹罗 缅甸等先后成为清朝的朝贡 国 基于中国中心和中外一统的传统理念 清朝亦曾将包括荷兰在内的西洋诸国视为朝贡国 清朝 将三跪九叩礼作为最重要的朝贡礼仪求所有朝贡使臣觐见时比照中国臣子行此礼 以彰显其共主地 位 清廷将 厚往薄来 的传统理念用于对外交往的具体实践 主要手段就是开展朝贡贸易 其主体是各国使团在华朝贡期间所进行的贸易活动 李云泉 再论清代朝贡体制 材料二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 对他们来说 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 执行工具 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 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 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