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八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118192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八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八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八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八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八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八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八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专项狂练 八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一、(贵州南白中学2019届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水泊梁山所建立的是一个义的王国。不管是忠义堂还是聚义厅,都是以义为最高原则的。在江湖上,被无条件认同的这种义的原则是与官方所奉行的权利和财产的等级制相抗衡的。“替天行道”大旗下所建立的,就是这种义的理想国。在这种理想王国中,人人在精神上都像兄弟一样平等,但也不是没有等级,不过不是以财产和政治权力来划分的,而是以义。在两类义士(仗义疏财的和拔刀相助的)中尤以仗义疏财者占有最高的社会等级。因此,毫无武功的宋江占了第一把交椅,对于梁山事业毫无贡献的

2、卢俊义占了第二把交椅。这不仅是一种军事等级,更是一种道德荣誉。在梁山泊,道德约束力远远要超过军事的约束力。而这个理想国走向毁灭,不是由于外部的压力,而是源于这个平等原则的内在的矛盾。因为在这个义的王国中,享有最高权威的是最主动地仗义疏财的义士。而这样的义士必然是最大的财主。而财主的出现恰恰又是经济上、财产上的不平等造成的。这样的思想矛盾就决定了在组织上占据领导地位的绝对不可能是解宝、解珍、阮氏兄弟那样的脱离了土地的农民(猎户、渔民),而是宋江、卢俊义那样的地主阶级的在野派。农民起义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所能胜任的,起义者向来都是农民、小生产者和地主阶级的在野派组成的统一战线。这种起义从某种意义上讲

3、,不但在思想上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且在组织上具有妥协、投降的内在因素。稍有西方文论修养的读者都不难从恩格斯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写农民起义失败的剧本)的评论中得到解释,恩格斯在那封著名的信中说济金根悲剧的根源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这本来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问题。电视剧水浒传的改编者如果用在武打设计方面所花的心思的百分之一来思考这样关键、严肃的问题,我想,就不至于在耗资上千万人民币的大制作上弄出致命伤来了。这还是从一般农民起义的普遍规律来看问题的,就水浒传这个具体作品来看,还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特点。在水浒传原著中,梁山英雄的投降不是像历史上许多

4、农民起义那样,因为在军事上面临败亡,而恰恰发生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之时;不是因为在败亡前夕组织上发生分裂,而是保持了组织上的完整而走向投降的。水浒传的作者特意安排了宋江主动投降这一情节,让他戴上了英雄主义的光圈。所有这些深刻的方面,都被电视剧的改编者忽略了,其结果是:改编者把宋江肤浅化,不但把一切罪孽都归咎于他,而且把他写成了一个猥琐的小丑(为他设计了一种小女人的脚步)。1下列选项中有关“义”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义是水泊梁山所建立的理想国中解决各种矛盾都必须遵守的唯一的最高原则。B与官方奉行的权利、财产的等级制相抗衡的义的原则在江湖上常被无条件认同。C人人在精神上都像兄弟一

5、样平等,是水泊梁山理想王国所提倡的义的全部内涵。D由于义的程度不同,水泊梁山中地位极低的拔刀相助者一定要受制于仗义疏财者。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水泊梁山的众英雄根本不需要军事的约束力,只需要人们的道德自律。B诸如阮氏兄弟那样的脱离了土地的农民(猎户、渔民)在水泊梁山上是很难进入仗义疏财者的行列的。C农民起义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能胜任的,而是由不同阶层构成的统一战线来完成的。D作者对电视剧水浒传的改编者不尊重原著、不严肃的态度提出了批评。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梁山的义士主要分为两类,即仗义疏财的和拔刀相助的,其中前者占有最崇高的社会地位

6、。B像宋江、卢俊义那样的地主阶级的在野派,他们在梁山享有最高权威,因而和解宝、解珍这类人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C农民、小生产者和地主阶级组成的统一战线在思想上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是农民起义往往以失败告终的原因之一。D历史上没有哪次农民起义不是在组织上分裂或军事上处于败亡的状态下失败的。二、(四川眉山中学2019届月考)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注】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故关:故乡。风尘:指社会动乱。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

7、一项是(3分)( )A全诗以“悲”流贯,句句紧扣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B颔联写送别情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压重的感觉,为别离的心境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C“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D“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直率而又有回味。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福建漳平一中2019届高三月考)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水调歌头中用“_,_”两句

8、表明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好,最起码还可以在月光下起舞,与自己的清影为伴。(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_,_”。(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望,“_,_”,现实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福建莆田一中2019届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3小题,共9分)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意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木版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 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木版年画上。特别是在 的日

9、子里,这些年画分外具有感染力,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木版年画往往是进行民间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 。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种 的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 ),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

10、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丰富多彩 辞旧迎新 无所不包 绘声绘色B多姿多彩 辞旧迎新 无所不有 惟妙惟肖C丰富多彩 迎来送往 无所不包 绘声绘色D多姿多彩 迎来送往 无所不有 惟妙惟肖8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工具。B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传播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C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平台。D木版年画往往是

11、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木版年画是农民的始作俑者B农民是木版年画的销售者C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D木版年画是农民的消费者10(河南平顶山市2019届调研考)下面是某校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多处不恰当,请指出其中五处并修改。(5分)亲爱的同学们:生命重于天,暑假将至,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防溺水已成当务之急的大事。校学生会倡议:全体同学要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率先垂范,拒绝野泳,并号召家人亲朋远离危险水域,大家必须以跑步,打球等安全方式锻炼身体,避免溺水事故不再发生。11(山西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

12、高三联考)下列是某校突发事故应急流程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1 【答案】B【解析】题干是“下列选项中有关义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解决各种矛盾”与“唯一”两个词语在文中找不到依据。C项,“人人在精神上都像兄弟一样平等”是 “义”的“全部内涵”于文无据。D项,“一定”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选B项。2 【答案】A【解析】题干是“下

13、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选项的说法与原文中的“道德约束力远远要超过军事的约束力”意思不相符。故本题选A项。3 【答案】D【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该项的说法与原文的阐释不一致,过于绝对。故选D。4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选择题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

14、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错误,诗中并非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结合下句“多难识君迟”,应该说的是诗人自己的身世而非友人。故选C。5 【参考答案】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别情: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和悲伤。对坎坷不幸人生的感伤:诗人幼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社会动乱,后会无期的凄凉之叹:“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诗人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哀。【解析】此题考查评价

15、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诗中的“离别自堪悲”“掩泪空相向”分析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别情;根据“少孤为客早”分析对坎坷不幸人生的感伤;根据“多难”“风尘”分析社会动乱,后会无期的凄凉之叹。6. 【答案】(1)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2)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注意“寥”等字的准确书写。7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