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4讲(含亮剑高考1)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1180657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4讲(含亮剑高考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4讲(含亮剑高考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4讲(含亮剑高考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4讲(含亮剑高考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4讲(含亮剑高考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4讲(含亮剑高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4讲(含亮剑高考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细胞膜与细胞核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和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复习,建立整体观念和结构与功能观近三年考情2018全国卷(1)、2018全国卷(1)、2018全国卷(2)、2017全国卷(1)、2017全国卷(2)、2016全国卷(1)科学思维建立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科学探究1.探究细胞膜组成和功能2.细胞核功能的实验分析考点一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的制备注意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稀释血液,使红细胞分散,不易凝集成块;同时维持红细胞原有的形态。不是所有动物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如蛙的红细胞、鸟

2、的红细胞等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2.细胞膜的成分3.细胞膜的三大功能4.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连线)5.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结构模型(2)结构特点助学巧记巧记细胞膜“一、二、三”6.植物细胞壁1.下图为鉴别细胞活性的染色排除法流程。请解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提示“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而死细胞的细胞膜不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染色剂能够进入死细胞,使其被染色。2.为什么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怎样区分细胞膜的内、外侧?提示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细胞膜以磷脂双分

3、子层为基本支架,因此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通过却十分困难。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另一侧则为细胞膜的内侧。教材高考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018全国卷,2C)()(2)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2017全国卷,2A)()(3)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2016全国卷,1D)()(4)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2016海南卷,1A)()提示(1)(2)(3)没有胆固醇,而有甘油。(4)2.深挖教材(1)(人教版必修1 P42图示拓展)观察下列图示,请写出三个图的信息交流类型:提示

4、图1为通过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传递信息;图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如精子和卵细胞)传递信息;图3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2)(人教版必修1 P66图示改编)如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图甲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传递的物质是什么?受体与信号分子的结合有没有特异性?将图乙物质平展在水面上,哪部分可与水面接触?提示和组成的糖蛋白;有特异性;A。3.边角拾遗(人教版必修1 P41“与生活的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改变,细胞膜上会产生哪些特殊的成分?提示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结合细胞膜的结构,考

5、查结构与功能观1.(2015海南卷,1)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解析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A正确;水、氧、二氧化碳及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答案B2.(2019河北省保定市模拟)下图1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图2表示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B密切相关B.图2中C物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图2中C与D结合

6、后引起F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D.图1生物膜中的A和大多数的B都是可以运动的解析图2中C物质(神经递质)释放方式是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图2中神经递质如果是抑制性递质,则F膜外电位仍是正电位;图1生物膜中B和大多数的A都是可以运动的。答案A五种常考的“膜蛋白”及其功能结合细胞膜的功能,考查科学思维3.(2017全国卷,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共有三

7、种,分别为通过体液运输、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及植物细胞之间通过“通道”交流信息。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答案D4.(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心肌细胞可使不会搏动的E细胞跟着一起同步搏动,而对L细胞无此作用。细胞的同步搏动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某科研小组将L细胞和E细胞融合为LE细胞,将LE细胞与E细胞融合为LEE细胞,将LE细胞和L细胞融合为LLE细胞,融合产生的杂种细胞的膜蛋白混杂分布;将E、L、LE、

8、LEE和LLE细胞分别和心肌细胞一起培养时,同步搏动细胞的百分率的大小为ELEELELLEL。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杂种细胞膜蛋白混杂分布,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LEE细胞膜上与搏动相关的膜蛋白数量多于LLE细胞C.心肌细胞能合成并释放神经递质,支配其他细胞的同步搏动D.不同细胞间出现同步搏动的过程伴随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析融合产生的杂种细胞的膜蛋白混杂分布,说明膜蛋白处于运动状态,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因为同步搏动细胞百分率的大小为ELEELELLEL,表明融合细胞中E细胞的膜蛋白含量越高,同步搏动细胞百分率越高,B正确;心肌细胞非神经元细胞,不能合成神经递

9、质,C错误;心肌细胞搏动可使含E细胞膜蛋白的细胞搏动,表明心肌细胞与这些细胞间存在某种形式的信息交流,D正确。答案C1.细胞膜结构特点的鉴定将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是红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则可说明细胞膜中磷脂分子为双层。采用荧光标记法,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做如图实验。上述实验现象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细胞膜功能特性的鉴定将大量同种生物和亲缘关系较远的精子和卵细胞混合在一起,发现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结合,则说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利用红墨水处理正常玉米种子和煮熟的玉米种子,对比观察处理后的两种种子的胚细胞的颜色变化。该

10、实验可用于验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结合创新实验,考查科学探究能力5.(2019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联考)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清水中会很快膨胀破裂,而爪蟾的卵母细胞在清水中不会发生这种变化。科学家将控制红细胞膜上CHIP28(推测是一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mRNA注入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卵母细胞在清水中迅速膨胀,并于5分钟内破裂。请分析回答:(1)爪蟾的卵母细胞中通过过程合成CHIP28,除线粒体外,CHIP28的加工、运输需要(填细胞器名称)参与。(2)研究人员用纯化的CHIP28、KCl溶液和磷脂分子构建成球形“脂质体”(人工膜),再将“脂质体”转移至蒸馏水中,发现“脂质体”也发生了快速膨胀破裂

11、。目前认为,水分子跨膜运输有两种机制,一种是通过水通道蛋白的快速协助扩散,另一种速度较慢,是经过磷脂双分子层间隙的自由扩散。在已有实验的基础上,如何构建新“脂质体”证明后一种机制的存在?方法:用构建成球形新“脂质体”,再将此“脂质体”转移至蒸馏水中。预期结果:_。(3)由以上实验推测水分子通过CHIP28时(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解析(1)CHIP28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水通道蛋白,将红细胞膜上CHIP28的mRNA注入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后,爪蟾的卵母细胞通过翻译过程即可合成该蛋白质。膜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先后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2)要证明水分子可以经过磷

12、脂双分子层间隙进行自由扩散,应去掉细胞膜上的CHIP28,因此,可以用KCl溶液和磷脂分子构建成球形新“脂质体”,与用CHIP28、KCl溶液和磷脂分子构建成的球形“脂质体”进行对照,将新的“脂质体”置于蒸馏水中,如果新“脂质体”会缓慢吸水膨胀,则证明后一种机制是存在的。(3)水分子通过CHIP28出入细胞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答案(1)翻译内质网、高尔基体(2)KCl溶液和磷脂分子新“脂质体”吸水膨胀(破裂),比有CHIP28时速度慢(3)不需要考点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细胞核功能实验探究(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3)变形虫切

13、割实验(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教材高考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2018全国卷,2B)()(2)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2017全国卷,1C)()(3)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2016全国卷,1B)()(4)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的DNA上(2015全国卷,1D)()(5)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2015海南卷,2B)()提示(1)(2)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会发生。(3)(4)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5)蓝藻有核糖体。2.深挖教材(人教版必修1 P52资料分析拓展)大量实验证明,凡是无核的细胞,既

14、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人工去掉细胞核的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太久,如变形虫去掉细胞核后,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核后,又能够恢复生命活动。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提示细胞核内携带遗传信息的DNA是决定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因素,因此细胞的整个生命活动主要是由DNA调控和决定的,从而使细胞形成一个整体的调控系统。这些实验说明了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结合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考查结构与功能观1.(2014全国卷,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解析核孔是m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错误。答案C2.(2018辽宁省五校协作体联考)如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核膜,因为有核孔故属于全透性膜B.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为细胞器,其中线粒体含少量DNAD.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解析核孔也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故核膜也属于选择透过性膜,A错误;为核仁,与核糖体RNA的合成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