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一讲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1175519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1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一讲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一讲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一讲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一讲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一讲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一讲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一讲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纲要求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概念()4.DNA分子的复制()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知识主干系统联网理基础建网络回扣关键知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0页高考必背记一记1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1)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2)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不能标记C、H、O、N这些DNA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否则无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2)35S(标记蛋白质

2、)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因为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存在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3DNA的结构、复制、转录和翻译(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2)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翻译速度;另一方面可增强容错性,减少蛋白质或性状差错。(3)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混易错判一判1判断下列有关遗传学经典实验叙述的正误(1)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2018全国卷)()(2)格里菲思实验证

3、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2017江苏卷)()(3)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2017全国卷)()(4)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2判断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叙述的正误(1)使DNA双链不能解开的物质可导致细胞中的DNA复制和RNA转录发生障碍。(2016全国卷)()(2)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2015全国卷)()(3)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4)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2015全国卷)()高频考点融会贯通析考点

4、做题组攻破热点难点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1页考点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真题试做明考向1(2018高考全国卷)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故可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到RNA。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病毒,在大肠杆菌体内增殖可导致其裂解。HIV主要攻击人的T细胞,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直至完全丧失,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通常具有传染性,阻断病毒的传播,即切断传播途径,可

5、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答案:B2(2017高考全国卷)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解析: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大肠杆菌)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项正确;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中,不能寄生在肺炎双球菌中,A项错误;T2噬菌体的mRN

6、A和蛋白质的合成只能发生在其宿主细胞中,不能发生于病毒颗粒中,B项错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酸是RNA,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但二者的增殖过程不同,D项错误。答案:C3(2017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中的经典实验。格里菲思实验只是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A错误;艾弗里

7、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导致小鼠死亡,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出现在沉淀中,对沉淀后的细菌继续培养,待其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并不都带有32P标记,故C正确,D错误。答案:C4(2016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使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

8、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项错误;格里菲思实验只能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B项错误;噬菌体是一种病毒,需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用32P直接标记噬菌体,而应先用32P标记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含32P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使其带上放射性标记,C项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正确。答案:D融会贯通析考点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思路相同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处理方

9、式的区别直接分离: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2.两个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S型细菌(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方法技巧会应用1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相关试题的解题策略解答DNA是遗传物质实验比对类实题时,要牢记以下几点:(1)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细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2)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

10、,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是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分析方法“两看法”巩固提升练题组题组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考查5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定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S型细菌的DNA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该实验的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DNA的作用解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定,以便确定转化因子是何种物质,A正确;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1、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B正确;将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后在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培养基中既有S型细菌,又有R型细菌,说明并没有将R型菌全部转化为S型菌,C正确;该实验设计思路是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蛋白质和DNA的作用,D错误。答案:D6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CF组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解析: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

12、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A正确;F组加入了S型菌的DNA,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B正确;F组出现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正确;A组经煮沸,D和E组为R型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D错误。答案:D题组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考查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13、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则噬菌体的外壳不易从大肠杆菌上脱落,所以沉淀物中会有较强的放射性;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中的噬菌体释放出来,使得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强。答案:A8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

14、而来的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解析: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R型活菌迅速增加,原因是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A项正确;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部分R型活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分裂增殖,B项正确;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不参与子代噬菌体的形成,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项正确;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如果标记亲代一个噬菌体,则不管复制多少代,只有两个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D项错误。答案:D考点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真题试做

15、明考向1(2017高考全国卷)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解析:真核细胞的各种RNA都是通过DNA的不同片段转录产生的,A正确;由于转录产生不同RNA时的DNA片段不同,因此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正确;真核细胞细胞质中叶绿体、线粒体中的DNA可以转录形成RNA,C错误;转录的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产生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D正确。答案:C2(2016高考全国卷)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