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县皇迷五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1155398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城县皇迷五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临城县皇迷五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临城县皇迷五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临城县皇迷五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临城县皇迷五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城县皇迷五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城县皇迷五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城县皇迷五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第1章 项目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临城县皇迷五龙山庄生态公园承办单位:1.1.2项目性质新建1.1.4项目建设单位友谊羊绒纺织品1.1.5项目拟建立地点省临城县皇迷村五龙沟1.1.6研究工作依据(1)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省旅游业发展规划(3)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4)建设部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5)临城县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6)临城县县总体规划(7)皇迷村土地开发租赁协议 (8)临城县投资项目注意事项 (9)国家环境保护法1.1.7研究工作概况可行性研究报告遵照中华人民国投资的

2、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定,报告主要包括项目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确定;建设条件选择;技术方案;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财务敏感性分析。为项目实施建设投资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为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了先进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筹资方案和经营方案。1.1.8主要的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1.045亿元 一期总投资:3045万元,二期总投资 7000万元自筹资金:1001.2项目研究简要结论 根据国家投资相关行政法规,以及临城县投资的相关规定,省临城县皇迷乌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完全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建设新农村的需要。由于市场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公司具备雄厚

3、的资金势力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同类企业的经验和为人民谋福利的健康理念。省临城县皇迷乌龙山庄生态公园项目可行。第二章 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2.1旅游行业特征分析旅游业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平均增长15%,我国已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国家旅游“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在“十二五”规划末期,国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年增长10%,入境游客年均增长8%,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PD比重提高4.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旅游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22临城县区位优势及皇迷旅游区基本情况221临城县区位优势临城县地处太

4、行山东麓,省西南部,北距市350千米、省会市78千米,南距市54千米。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切境而过。全县总人口20.2万人,总面积797平方千米。辖4镇4乡,220个行政村。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占35%、50%、15%,平均海拔773米,且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临城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聚居,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经过漫长发展,形成了如下特色: “一窑”:隋唐时期的邢窑遗址。当时所产的邢瓷是中国最早的日用细瓷,与越州青瓷以“南青北白”蜚声中外。邢窑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临城发现多处遗址,因此又称 “邢瓷故里”、“白瓷源头”。为发掘

5、邢窑文化,县委、县政府斥巨资修建了全国首家邢窑博物馆,现已对外开放。“一塔”:建于宋代的普利寺塔。由宋徽宗亲自督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塔身为砖质结构,高33米,共9层,每层四角旧有玲珑铁钟一挂,晚风袭来,叮铛作响,有“普利晚钟”之称;塔外壁四周砖 普利寺塔刻974个佛像,壁砖刻40个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故又名“万佛塔”。“一名将”:三国时期的名将云。传说为临城澄底村人,现存有云故里石碑和古墓,云故里传说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胜将军子龙的“忠、义、仁、智、勇”精神激励着临城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自信自强、拼搏奋进。“一沟”:蝎子沟原始次生林。总面积250平方公里,是国家森林公园,植被

6、茂密,生态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89%以上,盛夏平均气温23,是天然氧吧、避暑胜地,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一山”:以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天台山。地形为5亿年以前造山运动形成的沉积岩,山顶峭壁远望像一座卧佛。主要景点有“天台卧佛”、“五谷仓”、“登天梯”、“龙首峡”以及慈云庵等八大寺庵遗址,是沉积岩学的天然博物馆、北方佛道名山。“一洞天”:中国北方最大的溶洞崆山白云洞。以北方罕见的喀斯特地貌而著名,现有五个洞厅,总面积4200平方米,洞道路里程2000米,洞体深幽,景观密集,被誉为“地下溶岩博物馆”和“世界喀斯特风景洞穴世博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排名

7、“中国十大奇洞”第七位。又小又大。“小”指县域面积小,人口少,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划中属山区小县。 “大”指“四大”:大生态。西部山区约250平方公里围植被茂密,生态保存完好,其中蝎子沟原始次生林,森林覆盖率达89%以上,夏季平均气温23,是天然氧吧、避暑胜地;岐山湖、乱木水库如两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中部丘陵区,“两湖”生态园区总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周围有10万亩经济林、生态林,是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会展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环县城绿化带长10余公里,县城区绿化率36.8%,人均公共绿地15.5平方米,绿在城中,城在绿中。全县森林覆盖率30.5%。大园区。城东工业园区规划面

8、积30平方公里,其中未利用地2.5万亩,基础设施完善,是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聚区。园区的发展定位是打造生态型循环经济示区,总体发展布局为“一核、四轴、五区”。“一核”是为工业园区配套的公共核心区;“四轴”是四条主轴公路,均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五区”是五个不同产业区,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制造产业区、特种建材产业区、食品医药产业区、化工产业区。到2012年底,入驻园区的工业项目将超过50家,营业收入达到98亿元,投资额达到68亿元。大县城。县城依山而建,随地势起伏错落,是生态、宜居、宜业的精品旅游山城,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人,正在打造覆盖“两镇一区”40平方公里的大县城。先

9、后荣获省级卫生城、省人居环境奖等称号。大产业。一产突出发展薄皮核桃产业,已发展到10万亩,是“中国薄皮核桃产业龙头县”,建成中国最大的薄皮核桃基地。二产突出打造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煤化工和高新技术“3+1”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8.5%。新型建材业,正在建设总投资2.6亿元的鑫普水泥、总投资2.8亿元天福水泥、总投资3亿元的恒实水泥等一大批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装备制造业,正在建设总投资9亿元的吉泰特钢年产100万吨船用T型钢构件、总投资1亿元的重工制造、总投资2亿元的临城县水泵工业园以及华冶轧辊、群利轧辊等项目,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

10、60亿元;煤化工产业,重点建设总投资54亿元的中能煤炭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化示、总投资15亿元的三阳焦化扩能等一批项目,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单螺杆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硅基地等项目,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三产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着力打造冀南生态旅游名县,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点、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板岩之乡等七大“国字号”品牌,被誉为七“国”临城。又长又短。在地域-形状上,东西长、南北短。东西最长为49.5公里,南北最宽为26公里。在道路建设上,通车里程长,出行时间短。全县通车里

11、程631公里,公路密度79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经京珠高速、107国道到、天津、仅用3个小时,到省会1个小时,2010年7月红旗大街南延建成后将缩短为半个小时,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在产业发展上,二产相对较长,三产相对较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8.9%,第三产业比重相对偏低,仅为25.8%,提升的空间相对较大。又古又新。“古”指临城是一座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春秋时期就有先民居住,西汉初年置县,唐天宝元年改称临城县,已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县史。境先后发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先商文化遗址,隋唐时期的邢瓷遗址和建于宋代的普利寺塔为国

12、保级单位。汉代这里是有名的丝绸之乡,唐宋时中国丝绸闻名世界,南以江津蜀锦为最,北以临城著名,故有“北国江津”之称。“新”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步打造形成了崇文尚义、包容开放、务实创新、拼搏争先的新时期临城精神,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和长足进步,初展魅力新城的发展活力。全县GDP年均递增14%;全部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6%、6.4%。今后,该县将以构筑生态临城、建设富民强县为目标,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强县、环境兴县、生态靓县战略,推动产业由散变聚、由黑转绿、轻重并举、由粗变精,构建一城(县城)两带(城

13、东、牛山循环经济产业带)三区(县域北部、南部、西部生态产业发展区)布局,全力打造冀南新型工业基地、生态旅游名县。222皇迷旅游区基本情况(一)区位、交通优势临城县郝庄镇皇迷村位于太行麓,市临城县郝庄镇西北4.6公里处,传说汉时光武帝秀被王莽追赶至此迷路而得名。辖埝子沟、插板沟、黄陵沟、皇迷四个自然村。距市区约90公里,距市区约80公里,距临城县县城约25公里。皇迷村交通便利,距107国道仅39公里,距平涉线、南郝线两条省级公路交汇点仅4公里,有高标准村级公路连接。皇迷村处于临城溶洞与蝎子沟中间位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二)地质地貌皇迷村属于区,位于太行山大背斜东翼部分,是台地的组成部分;总构造

14、线方向为北北东,岩层倾角约15-30,石质以黄褐色片麻岩为主。皇迷水库位于皇迷村北,有上下两个水库组成,总库容27万立方米。(三)气候皇迷村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太阳辐射年均123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2500小时,年均气温12C,初霜在每年10月下旬,终霜在每年4月下旬,年均降水量684mm,蒸发量1707.7mm,每年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四)水系皇迷村属于海河支流子牙河水系。村域无较大河流,由山泉汇集而成的溪水常年不断,溪水沿沟谷下行,至郝庄村东南注入子牙河支流泜河。溪水年均径流最高可达261m2,7-9月为其丰水期。(五)土壤皇迷村土壤系花岗片麻岩残坡积棕壤与人工堆垫少

15、量轻壤质褐土;前者肥力较高,但海拔较高,不变耕种;后者易于耕种,而肥力较低。(六)生物资源皇迷村植被情况比较好,有大面积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主要位于村东西,以天然次生林、灌丛草被为主;树种有松树、柏树、槐树、山合欢、山秋子、菜树、漆树、黄腊(红叶)等数十种,灌木有杜鹃花、野菊花、荆条花等数种。人工植被主要分布在村北,包括果树及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油松等。旅游区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共有柴胡、黄芩、知母、丹参、黄丁、白芷、何首乌等300余种。旅游资源动植物资源都很丰富。有苹果、薄皮核桃、板栗等6000亩,即将进入盛果期。野生动物有山羊、獾、土豹、山鸡、野鸡、花喜鹊、麻雀等,水生动物有蟹、

16、蛙类、鱼类等。(七)人文环境全村233户,736人,总面积10281亩,其中耕地面积165 亩,荒山面积9255亩,林果面积6000亩(苹果3000亩,核桃2000亩,板栗1000亩,)。皇迷村全村人均收入约4841元,果树收益、打工收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果林地多,耕地少,果树收益占村民收入的比重较高。农闲时,有少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打工收入占村民收入的比重逐年增高。村主要道路已硬化,村民居住条件不宽裕,户均宅基地2.5分。老住房多为石砌房,新建房屋多采用砖瓦结构。临城县区位评价总结如下五点:(一) 区位优势明显(二) 交通便捷,可入性强(三) 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四)开发建设投入加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五)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