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教学案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112389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教学案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规划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第二章 总图设计第三章 建筑设计第四章 结构设计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第六章 电气设计第七章 暖通设计 第八章 消防与安全设计 第九章 建筑节能环保设计 第十章 智能化设计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一、 项目概况xxxxx二、设计依据1、业主方提供的资料(1)规划条件图(2)规划要点通知书(3)现状地形图电子版2、工程设计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4)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5)商业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

2、14)(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6)(11) 国家、湖南省、长沙市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法律法规3、 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XXX4、 气象地质条件及场地概况XXXXX五、设计理念1、可持续性发展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绿色”与“低碳”,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在单体设计中体现城市与居住的“绿色”“低碳”特点。2、以人为本,创造便利的交通、购物、居住生活、工作的

3、社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需求不断转变,打造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方向。3、系统整合,实现城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深刻理解场地的特点与价值,充分挖掘整个辉煌国际项目资源的复合效应,使商业、居住、休闲娱乐有机融合,形成聚合效应。4、建筑主体在满足后退城市沿街尺度,保证南北向日照间距的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在建筑之间不造成互相遮挡的现象,争取最大的日照时间,充分体现对住户生活质量的重视和设计人性化的一面,更进一步提高了小区的品位与级别。在景观创造方面,西侧两列住宅分别向西南、东南偏转角度,最大化利用江景,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小区景观。第二章 总图设计一、设计原则1、明确组团分区,科学组织流

4、线,为项目分期实施提供可能性。2、合理利用景观资源,科学布局景观轴线,为住户提供优越的景观条件,享受轻松宜人的环境氛围。3、通过对建筑细节的处理,体现人性化。二、规划要求容积率小于3.0;建筑密度小于26%;绿地率大于38%;建筑限高 100m;退让条件:北:高层退让道路红线15m,多层退让道路红线7m; 南:高层退让道路红线15m,多层退让道路红线7m; 东:高层退让道路红线10m,多层退让道路红线4m; 西:高层退让城市绿线4m,多层退让城市绿线3m。三、总平布局1、规划结构2、建筑布局3、出入口设计4、交通流线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三章 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4)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5)商业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14)(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6)(11)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12) 国家、湖南省、长沙市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法律法规二、建筑特征概述3、 建筑

6、单体设计 一)住宅建筑设计 1、平面设计1、住宅以南北向为主,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均为自然采光,房内空气南北对流,自然通风良好,起居室以朝南为多,并与浏阳河景观及小区内部景观综合考虑布置厅室的位置。2、遵循“动静分区、公私分区、主次分区、干湿分区”的原则科学设计原则,争取做到每户户型分区明确。动静、内外、干湿空间各得其所,各显其优,具有通风采光的均好性。3、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地方气候环境特点,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在平面布置中,考虑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体现以起居厅为家庭活动中心的原则,起居厅的位置朝南布置,卧室门均不直接开向起居厅,各功能空间均有

7、良好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且无相邻住户的视线干扰,起居厅均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视野。除起居厅外,每户至少还有两间卧室朝南。4、各户型设独立的餐厅,并与厨房保持便捷的联系。公共卫生间内便溺、洗浴与洗漱分为两个空间,每户阳台分为景观阳台与生活阳台,生活阳台可作为洗衣、晒衣的专用空间。以减少使用干扰。户内各房间布置紧凑、减少室内的交通面积,提高利用系数。地下室设一层,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并设人防地下室。2、剖面设计1#、4#二栋两个单元,标准层层高3m,底层架空层5.1m,共16层;2#3#二栋标准层层高3m,底层架空层5.1m,共26层,5#12#、14#栋9个单元,标准层层高3m,底层架空层5.

8、1m,共32层。13#二个单元,底层架空5.1m,共31层;地下一层,为汽车库、设备用房等,层高为3.9m。3、立面设计本住宅以横向线条、通透式栏杆、简洁的线脚等结合为装饰符号,力求立面造型统一谐调、简洁明快。外墙装饰材料以浅赭石色面砖装饰大面,深赭石色外墙涂料装点线脚,米黄色花岗岩为奠定基础,塑造整个建筑形式的质朴、亲切、大方的气质,强调立面造型上的韵律变化和明暗对比。使小区具有简洁、雅致、独特的性格。 二)商业建筑设计沿南侧、东侧沿城市道路布置沿街商铺,商铺以8.1m为主要柱跨,设骑楼和走道,一层层高5.6m,二层层高3.9m。东北角城市道路交叉口设集中商业,8.4m柱跨。一层层高5.1m

9、,二三层层高4.2m。负一层设超市。五、消防设计消防设计详第八章 消防设计说明。六、无障碍设计本设计严格遵循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中相关规定,在建筑入口处设置了无障碍坡道,建筑内廊和各类功能空间均满足无障碍使用要求。公共建筑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各楼栋设置无障碍电梯。残障人士到达各位置的坡道相关参数满足无障碍要求。第四章 结构专业方案设计说明一、 工程概况详建筑篇概况说明。二、 设计依据1、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 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基本雪压:基本风压基本雪压W。=0.35kN/(50年重现期)S。=0.45kN/(50年重现期) 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按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工程场地为六度抗震设防区,应考虑地震作用。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工程按6度进行抗震设防设计。 3)本工程初步设计所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名序名称代号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5砌体结构设计GB50003-20116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2003年版)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8建筑地基基

11、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0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2008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定2008年版三、 建筑分类等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四、上部和地下室结构方案1、 结构缝的设置 本工程地上住宅楼每个建筑单元为一个结构单体,地下室连为一体,不设结构缝,0.000楼盖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2、 结构选型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商业、地下室为框架结构。3、 楼盖及屋盖结构住宅楼、商业、地下室屋盖及楼盖均采用现浇钢筋

12、混凝土梁板结构。4、 超长结构设计构造 本工程地下室部分,建筑物长度超出规范要求,设计时采取以下措施: 1)地下室结构超长,设计时计算温度应力。 2)采用补偿收缩砼,砼中掺膨胀剂。 3)每隔60m左右设一道后浇带,每隔30m左右设一道膨胀加强带。4)地下室顶板及外墙的砼中加入聚丙烯纤维。五、 基础方案本工程的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根据初步勘察报告,本工程基础拟采用预应力管桩,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六、 主要结构材料1、 钢筋:结构用钢筋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要求;采用HPB300级、HRB400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圆钢筋(GB13013)和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

13、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规定;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5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级。3、 砌体 本工程非承重砌体材料:地下室墙体采用页岩多孔砖(MU10),0.00以上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A3.5),均采用M5混合砂浆。第五章 给水排水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详建筑篇概况说明。二、设计依据1、本工程设计任务书2、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3、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主要有: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

14、范GB50974-201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368-2005;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10)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4、建设单位提供的小区周围市政管道资料5、建筑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及设计资料6、建设方提供的对本工程的设计要求三.、设计范围1、小区红线范围内室内外给排水和消防给水设计。2、给水系统设计从小区总水表井开始,污、雨水系统设计至小区红线范围内最后一个污、雨水井。总水表及总水表与城市给水管道连接的管道段;红线范围内最后一个雨、污水井与城市雨污水管道连接管段由相关部门负责设计。3、建筑单体的雨水及空调冷凝水系统由建筑专业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