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换届选举工作的总结.docx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31107337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换届选举工作的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换届选举工作的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换届选举工作的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换届选举工作的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换届选举工作的总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截至今年3月底,我市176个村全面完成了换届工作,共选举产生1010名在职村干部,其中女干部268名,大学生村官91名,有96个村实现“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五个“注重”,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 1.注重责任落实,组织领导坚强有力。一是精心谋划部署。以屠甸镇为先行一步单位,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试点,编印下发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资料汇编,供全市学习借鉴。建立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领导小组会议、市委常委会、镇(街道)党委书记会议、全市工作会议等多次会议,进行专题研

2、究和动员部署。制定下发了换届工作意见、部门职责分工、资格联审办法、严肃换届纪律等文件,明确了任务、程序和纪律,分层开展了换届骨干业务培训。二是坚持领导带头。市委书记费建文带头靠前指挥,率领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屠甸镇观摩村党组织的换届选举现场,并赴濮院镇、石门镇专题调研指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市委副书记沈海明在换届中,蹲点凤鸣街道、崇福镇等选情较为复杂的镇(街道)、村,督促镇(街道)党委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汤云良亲自研究部署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具体政策要求,加强具体指导,强化责任落实。三是突出分类指导。由市领导带队,从人大、纪检、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抽调16名业务骨干,组成4个指导

3、督查组,包片联系各镇(街道),加强业务指导、协调各方关系、积极化解矛盾,力求做到选情清、兵力精、职责明、信息灵。四是落实基层责任。各镇(街道)都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联片领导分片抓、联村干部包村抓,确保每个村的指导组成员至少3名,其中1名为镇(街道)班子成员,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注重选情分析,工作动态全面掌控。一是深入调研,打好基础。于2020年7月,集中开展了村级组织换届专题调研,重点掌握村级班子运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财务审计、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征求群众意见,梳理重点难点问题。各镇(街道)党委结合村级班子回访,开展竞争性选拔村级后备干部

4、,适时调整村级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为换届打好基础。二是及时通报,掌握动态。为全面及时掌握换届进程和工作动态,建立了工作情况和重大事项及时报送制度,提前掌握重要节点时段、重点任务环节及村级班子调整意向,每天联系收集选情动态,每周统计上报有关数据。三是摸清选情,建立预案。深入开展重点复杂村选情排摸和应对工作,共排摸出凤鸣街道、濮院镇、崇福镇、洲泉镇等21个选情复杂村。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对“参选率不高,村主要负责人候选人(自荐人)落选,票箱中跳出的人员当选、人选错位,候选人(自荐人)临时退出选举,班子选不足、职位空缺,干扰选举、冲击会场,信访举报、群体性事件”等情况,建立重点预案,力争工作

5、主动。四是把准问题,集中破难。市、镇(街道)两级指导组及时解疑释惑,积极妥善处理换届中出现的问题,对选情复杂、矛盾突出、问题较多的村,抽调骨干蹲点镇村,集中力量突破难点,确保换届工作和谐推进。凤鸣街道针对环南、李家弄等村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实际,街道党委书记亲自统筹协调,班子成员现场接待群众,疏导群众情绪,及时出台措施,想法设法化解矛盾,防止选民因矛盾激化而集体“避会”或冲击会场。濮院镇针对永乐村村民与社区居民户籍交叉的现象,积极联系民政部门,妥善制定好村选举办法。崇福镇针对个别退职村干部违反组织原则向党员打招呼、传递错误信息的现象,由镇联村领导在选举前组织召开党员大会,严肃予以纠正。龙

6、翔街道对撤扩并的村,合理确定人选分布,加强村与村之间的磨合沟通。 3.注重过程管理,程序环节规范有序。一是优化政策制定,突出导向性。针对基层普遍关注的职数结构、选举方式等问题,由市委工作意见作出明确规定。如着眼于改善年龄结构、合理配备梯次,明确了村干部职数为3-5名、不得超过7名,男55岁以上原则上不再进班子,每村至少有1名35岁以下干部和1名女干部,35岁以下村主要负责人达到10%以上。二是抓牢关键节点,突出规范性。针对容易起争议、容易出问题、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提出明确具体的规范要求,确保程序环节一个不漏。如在村党组织选举中,重点把握公推、审查、测评、考察、公示、演说、选举等9个环节,注重公

7、开推荐、民主测评、集中考察的结果运用。在村委会选举中,重点把握推选村民代表、制定选举办法、选民登记、投票选举、保证参选率等环节,注重规范投票行为,做好秘密写票、代写选票等细节工作,严格控制委托投票,取消流动票箱。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选举中,在规范选举流程的同时,重点把握村级班子交叉任职时的候选人回避制度,规定社管会成员与社监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得交叉任职,村委会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得交叉任职。三是严格资格把关,突出严肃性。与往届相比,对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把关更为谨慎严格,按照“5+X”的候选人(自荐人)资格否决条件,严把村级预审、镇级初审、市级联审三道“源头关口”,法定条件

8、不到的坚决不放,不打“擦边球”。针对联审中发现的极个别“五种情况人员”,及时与镇(街道)党委联系,取消其参选资格,13个市级联审部门共审查村级组织候选人(自荐人)52批次、3200多人次,确保了“五种情况人员”零当选。 4.注重创新探索,选人用人更加民主。一是探索扩大民主选举的有效形式。着眼于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全面推行村党组织“公推直选”,每个镇(街道)安排1个村开展了党组织书记的差额直选。村委会换届选举全面推行“自荐直选”。参加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推(自)荐的党员群众数大幅增加,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参选率分别达到了91.8%和95.9%。二是探索规范新参选人员竞职的有效途径。完善新参选人员

9、“十步四化”竞职程序,即:明确新参选竞职人员必须经过资格审查等10个步骤,重点进行个性化演说、互动化答辩、廉洁化教育、实事化承诺。凤鸣街道新参选的大学生村官通过书面承诺、激情演说、真诚答辩的方式,主动展示自身才华,使党员群众对其能力水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参选村“两委”班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探索拓宽推优推新的有效渠道。各镇(街道)通过机关下派、跨村选任、公开招考、专职聘请、村企兼任等多种渠道,充实后备人才队伍,提升候选人(自荐人)素质,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30人、委员124人(包括村书记),镇党委下派村党组织书记9人、跨村任职4人;新当选村委会主任50人、委员175人(包括村主任)。鼓励优

10、秀大学生村官积极参选,明确大学生村官进班子后不占职数,并继续享受财政补贴的基本报酬,大学生村官当选正式村干部91人。 5.注重正面引导,换届环境风清气正。一是宣传引导造氛围。通过“两台一报”及时宣传报道村级组织换届的政策法规和经验做法,浙江日报、组织人事报、省村级换届简报、嘉兴日报等多次刊发我市换届信息和报道。各镇(街道)党委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让群众知道“该选什么人,不该选什么人”。二是民情联络树新风。组织了5200多名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三小组长”、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等基层骨干,担任民情联络员,负责联系4000多个村民小组,使“十

11、大禁令”深入人心、村情选情及时上传、清风正气得到弘扬。三是退职关爱促和谐。通过落实退职保障、及时谈心谈话、解决实际困难,引导退职村干部积极支持换届选举和新老交替,做到退职不退志、退职仍有为、退职有保障。 二、基层组织建设取得多方面成效 1.全市村级组织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1010名村干部中,35岁以下409人,占40.5%,比上届提高9.8个百分点;高中(中专)以上学历879人,占87.0%,比上届提高9.1个百分点,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76人,占47.1%;女干部268名,占26.5%,比上届提高2.1个百分点。除不占职数的大学生村官外,共有村干部919人,平均每个村5.2人(上届每个村5

12、.3人)。普遍实行交叉任职,村党组织、村委会、合作社管委会交叉任职805人次;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经济合作社社长173人;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96个,比上届增加1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由村党组织成员兼任的160人,占90.9%;党员村委会主任175人,占99.4%;党员村委会成员577人,占88.9%。村干部中,共有私营企业主51人,比上届增加11人;种养大户14人,比上届减少2人;大学生“村官”91人,比上届增加73人。通过村级组织换届,不仅实现了省委和嘉兴市委“七升一降”的任务要求,还使一批“双带”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农村优秀人才被选入村级班子,有的当选为主要负责人,提升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

13、质,优化了村级班子的整体结构。 2.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理清了工作思路。在换届选举前,各村全面落实“先定事,后选人”的要求,认真总结回顾过去三年的工作,在广开言路、汇集民意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新一届村级组织的三年奋斗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并围绕目标任务开展竞职选举,为新农村建设定好事、起好步。二是激发了争创动力。在换届选举中,各村班子结合“菊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向党员、群众公开作出了竞职承诺、创业承诺、辞职承诺,形成了“比学赶超”、“双强争先”的浓厚氛围。三是健全了工作机制。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及时做好组织设置调整,换届后,全市行政村建立二级党委的7个,建立总支部的126

14、个,建立支部的43个。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规及相关文件,及时修订村规民约,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了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3.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一是选举方式更加民主。这次村级组织换届,我市在屠甸镇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村党组织“公推直选”和村委会“自荐直选”,由党员、群众直接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使党员群众充分享受了选举权利,改变了“从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同时,由于实行了直接选举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特别是试行书记“差额直选”和村委会主任自荐人差额竞选,充分体现了党员、群众对村级班子带头人的选择权。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

15、经济合作社全面采用有候选人等额直选的方式进行,选举方式也更加成熟和完善。二是选举操作更趋规范。按照法定程序的要求,各村在市、镇(街道)两级指导组的指导下,认真制定选举办法,经各类会议通过后严格执行,体现了“于法周严”的原则,使村级换届选举的操作更加规范、程序更加严格、纪律更加严明,全市没有出现1例因换届选举程序操作不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三是组织引导与群众满意实现了有机结合。选举前,镇(街道)就班子结构、候选人条件等组织党员群众深入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并充分参考村级班子回访考察和民主测评结果,确保了党组织意图和党员群众意愿相一致。 三、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心得体会 1.加强组织领导是搞好村级

16、组织换届工作的首要保证。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要求高。实践证明,凡是党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部署推进有力的,工作进展就较为顺利,结果就较为圆满;凡是思想上想当然,麻痹大意松懈,工作不够扎实的,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市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换届工作全过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抓好分类指导,定人员、定时间、定目标、定任务,细化工作责任,强化协调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 2.扩大民主参与是搞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根本要求。村级组织换届是一项很严肃的政治任务,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集中广大党员群众的意愿和智慧;只有严格依法办事,才能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换届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让更多的党员和群众参与换届选举,让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始终坚持尊重民意,在直接选举、差额选举、竞争选举全过程中,确保选举信息民主公开,确保参选人独立行使权利,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参选热情,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参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