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110144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常考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常考点):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

2、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从社会实践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二、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3、,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区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的基本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唯心史观)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根本观点:意

4、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区别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基本评价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联系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

5、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要正确揭示世界的本原,不仅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还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三、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产生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理论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意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3)实现了实践基础

6、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高频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例1、一切哲学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说法有误的是()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ABC D【答案】B【变式探究】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光源

7、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国际领先行列的大型多学科研究平台,大幅提升了我国在蛋白质结构、材料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能力,促进了我国多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的跨越式发展。这说明()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哲学研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C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D存在是世界的本原【答案】A【解析】材料中涉及的重大科技进步,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故A入选。B在材料中未体现。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不能决定存在,C错误。D与题意不符。高频考点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例2、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

8、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答案】A【解析】题中英语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变式探究】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

9、,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答案】D【解析】观点一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二属于唯心主义。故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D正确。B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A、C不符合题意。高频考点三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例3、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10、BC D【答案】C【变式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程颐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朱熹A BC D【答案】A【解析】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的,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在“气”与“理”的关系上,都认为“理”主宰“气”、“气”依赖于“理”,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高频考点四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例4、刘志永先生的漫画妙笔下蜗牛成牛讽刺了()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相

11、对主义诡辩论【答案】A【变式探究】很多歌词体现着人生智慧和哲理。以下歌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倾向最相近的是()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同,也许你就是最好的那种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国际歌A BC D【答案】A【解析】中“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中“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入选;体现了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主要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均排除。高频考点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例5、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12、()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答案】D【变式探究】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答案】A【解析】C、D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排除;题干材料强调要大胆闯,大胆实践,也就是强调

13、要改造世界,要重视实践,因而A符合题意;B与题干主旨不符。故选A。高频考点六 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背景材料】2017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强调,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

14、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1.2017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庄子人间世“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的典故,强调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此处用典意在告诉我们()A.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大道B.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指导D.哲学社会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