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1100927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新人教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战国策 唐雎不辱使命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向周恩来总理提了一个刁钻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走路总喜欢低着头 而美国人走路总是抬着头 周总理机智而巧妙地回答说 因为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 所以总是低头攀登 而美国人正在走下坡路 所以两眼望天 简洁的答词中既包含着意味深长的意韵 又蕴蓄着风趣巧妙的智慧 这就是外交辞令的魅力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也有很多机智果断 勇武兼备的外交人物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唐雎不辱使命 来认识一位这样的外交人物 导入新课 1 培养学生复述 翻译 朗读的能力 2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和衬托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 感受外交辞令中的委婉含蓄 准确理解

2、其中的 潜台词 4 体味唐雎爱国忠君 机智勇敢 从容镇定 不畏强暴 凛然正气等的精神品质 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学习目标 刘向 约前77 前6 西汉经学家 目录学家 文学家 本名更生 字子政 汉初楚元王 刘交 四世孙 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 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 又有文学价值 曾任谏大夫 宗正等 成帝时 任光禄大夫 官至中垒校尉 曾校阅皇家藏书 撰成 别录 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还根据一些纵横家及其门徒的著述 编订了 战国策 作者简介 战国策 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又称 国策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全书按东周 西周

3、秦国 齐国 楚国 赵国 魏国 韩国 燕国 宋国 卫国 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 分为12策 33卷 共497篇 该书文辞优美 语言生动 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 描写人物绘声绘色 常用寓言阐述道理 著名的寓言就有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狡兔三窟 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 等 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作品简介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 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 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5年灭魏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 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 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秦企图用 易地 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 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 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 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 背景链接 唐雎

4、 j 怫然 f 韩傀 gu 徒跣 xi n 缟素 g o 庸夫 y ng 要离 y o 色挠 n o 休祲 j n 寡人谕 y 抢地 qi ng 长者 zh ng 夫专诸 f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 以大易小 甚善 虽然 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 弗敢易 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表示祈使语气 施予恩惠 用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我打算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 安陵君可要答应我 安陵君说 大王给予恩惠 用大的交换小的 很好 虽然如此 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 愿意始终守护它 不敢交换 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因此派

5、唐雎出使到秦国 疏通文意 对 说 派 交换 虽然如此 答应 不 同 悦 高兴 出使 从 到 始终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 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君为长者 故不错意也 当作 凭借 译文 秦王对唐雎说 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 安陵君不听从我 为什么呢 况且秦国灭亡了韩国和魏国 而安陵君却凭着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 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长者 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疏通文意 通 措 放置 可是 表转折 把 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 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违背 译文

6、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 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但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 是轻视我吗 唐雎答道 不 不是像您说的这样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来也不敢交换 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 交换 呢 疏通文意 增广 扩充 即使 像 哪里只是 这样 助词 不译 轻视 通 欤 疑问语气助词 秦王怫然怒 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尔 也 译文 秦王勃然大怒 对唐雎说 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回答说 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 天子发怒 横尸百万 血流千里 唐雎说

7、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秦王说 平民发怒 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 用头撞地罢了 疏通文意 愤怒的样子 平民 赤脚 对人的敬称 曾经 听说 碰 撞 罢了 倒下 裸露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 仓鹰击于殿上 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译文 唐雎说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 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 从前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 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 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 苍鹰扑到宫殿上 疏通文意 平庸无能的人 在 到 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 休祲降于天 与臣

8、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如果 译文 这三个人 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 上天就降下了征兆 现在 专诸 聂政 要离 加上我 将变成四个人了 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一定要发怒 就会倒下两具尸体 流血五步远 全国人民都要穿白色丧服 今天就是这样 说罢 拔出宝剑站起来 疏通文意 吉凶的征兆 这里偏指凶兆 拔 穿白色丧服 这样 一定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 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直身跪着 向唐雎道歉 译文 秦王神色沮丧 直身跪着 向唐雎道歉 先生请坐 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我明白

9、了 韩国 魏国灭亡 可是安陵国却凭着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 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疏通文意 面露胆怯之色 因为 明白 懂得 只 题目解说 唐雎不辱使命 辱 辱没 辜负 使命 出使的任务 题目的意思是 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文题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秦王嬴政向安陵君挑衅 以换地为名想挑起战争 安陵君的大臣唐雎出使秦国 表示愿意牺牲自己来刺杀秦王嬴政 终于使秦王嬴政屈服 整体把握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 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 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 整体把握 概括各段的段意 1

10、 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而不悦 交代了唐雎使秦的原因 是故事的开端 2 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 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3 唐雎以 士之怒 反击秦王的 天子之怒 4 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整体把握 下面的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1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盛气凌人的口气 2 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 咄咄逼人 3 安陵君不听寡人 何也 责问 4 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表现唐雎不卑不亢 据理力争的态度 合作探究 5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表现秦王骄横狂妄 不可一世 6 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表现唐睢毫不示弱 据理反击 7 与臣而将四

11、矣 表现唐睢的凛然正气 不畏强暴 8 徒以有先生矣 表现秦王的恐惧 前倨后恭 合作探究 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安陵君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要他完成的使命是什么 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 安陵君不答应 秦王不高兴 所以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完成的使命 不用安陵的五十里换秦国的五百里 合作探究 说说 秦王不说 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说 引起故事的开端 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合作探究 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为下文作铺垫 更能突出唐雎出使任务的艰巨 合作探究 阅读第二段 说说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 有恩于安陵君 合作探究 以君为长

12、者 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 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 说说理由 不是真心话 实际上秦王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 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 是恩 粉饰欺诈 让安陵君扩大土地遭婉拒说是 逆寡人 轻寡人 是威 合作探究 把第二段唐雎说的话与第一段安陵君说的话作比较 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 拒绝与秦交换土地 不同点 是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 后委婉拒绝 唐雎是直接拒绝 态度坚决 合作探究 第三段中 秦王说的 天子之怒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秦王为什么要说 天子之怒 呢 天子之怒 是指 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秦王之所以说 天子之怒 是想以武力威胁 施以恐吓而让唐雎屈服 合作探究 面

13、对秦王的 天子之怒 唐雎害怕了吗 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唐雎临危不惧 他以 布衣之怒 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 天子之怒 合作探究 为了反驳秦王所说的 布衣之怒 唐雎举了哪几个例子 事前各有哪些征兆 举了专诸 聂政 要离三个刺客的事例 在他们行刺前分别有征兆 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仓鹰击于殿上 合作探究 唐雎列举专诸 聂政 要离三个刺客的目的是什么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 不畏强暴 敢于献身 并为以后的行动做了铺垫 合作探究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 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秦王害怕出现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 的局面 合作探究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唐雎是怎样

14、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首先 唐雎针锋相对 寸步不让 用 布衣之怒 来对抗秦王的 天子之怒 其次 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 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 不畏强暴 刺杀秦王 最后 唐雎 挺剑而起 以死相拼 舍生取义 挫败秦王 合作探究 结合文本分析唐雎的性格特点 1 唐雎是一个勇敢的人 面对强大的秦国他不害怕 面对秦王的威逼利诱他应对自如 2 唐雎是一个视死如归的人 他敢在秦王面前 挺剑而起 3 唐雎是一个机智 有辩才的人 当秦王威胁他天子之怒如何厉害 而布衣之怒如何不足惧时 他反应敏捷 马上举出专诸 聂政 要离的例子反驳秦王 并指出 若士必怒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 来压倒秦王

15、 合作探究 4 唐雎是一个自主的人 他对秦王的欺诈行为有清醒的认识 不被秦王的假仁假义所蒙骗 也不为他的威逼而害怕 5 唐雎还是一个爱国的人 国难当头 他挺身而出 合作探究 结合文本分析秦王的性格特点 1 秦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他想一统天下 2 秦王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 当唐雎 挺剑而起 时 他 色挠 并 长跪而谢之 3 秦王是一个阴险 狡猾的人 他明明是想强占别人的土地 还假惺惺的说要用五百里地来换取别人五十里地 并 请广于君 合作探究 4 秦王是一个虚伪的人 他说的 请广于君 根本就是假话 5 秦王是一个残暴的人 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就是见证 6 秦王是一个自大的人 他认为 布衣

16、之怒 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 合作探究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1 通过人物的语言 神态 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 其中最突出的是对话 2 对比 衬托 安陵君大敌当前有一国之君的见识 但无解决问题的方法 衬托出唐雎的过人之处 最后完成使命得到印证 秦王开始的盛气凌人和后来的 色挠 长跪而谢之 的对比 秦王的前倨后恭和唐雎的前恭后倨的对比映衬 合作探究 主旨 这篇文章写了唐雎忠于使命 不畏强暴 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的本质 合作探究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 不辱使命 的外交人才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1 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 晏子出使楚国 令楚王自取其辱 3 诸葛亮舌战群儒 联吴抗曹 合作探究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 意在言外 隐藏着丰富的 潜台词 听话者只有凝神谛听 用心揣摩 方能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试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的 潜台词 1 秦王曰 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 惹我发怒的话 你们国家可要遭殃了 2 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 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要效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