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_14_3微专题——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1100819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_14_3微专题——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_14_3微专题——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_14_3微专题——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_14_3微专题——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_14_3微专题——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_14_3微专题——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_14_3微专题——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4-3 微专题河流特征及综合开发(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唐山模拟)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渭河南岸无大支流地转偏向力影响B泾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洛河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D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发源于高原2图中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A加固大堤,治理“地上河”B修建水库,梯级开发C引水灌溉,发展农业D合理采矿,保持水土【解析】 第1题,图中能明显看出河流流向,河流流向能反映地势高低。渭河南部为秦岭山脉,所以无大支流汇入;洛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而河流含沙量高;河流位于季风区,以降水

2、补给为主。第2题,图中显示泾河上游多矿产资源,同时流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采矿容易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故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保持水土。【答案】 1.B2.D(2017济南模拟)下图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读图完成35题。3图中四条河流干流最可能沿着断层发育起来的是()Aa河Bb河Cc河 Dd河4图中四地最适合葡萄生长的是()A BC D5d河干流两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在干流梯级开发中共建有19个水坝,其中18个为低坝,且在水库两岸修建围堤。与高坝相比,低坝的优点是()农田淹没少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鱼类洄游的困难较少溃坝的威胁性小A BC D【解析】 第3题,图

3、中d河只有东侧有支流,西侧没有,说明该河流最有可能是沿断层发育起来的。第4题,葡萄适合生长在地中海气候区的河谷地带。第5题,低坝的高度较低,农田淹没较少,对生态景观影响较小,溃坝的威胁也较小。【答案】 3.D4.D5.B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全长1 020 km,流域面积11.2万km2,多年平均流量875 m3/s,年均径流量276亿m3。流域地理位置为7320E8126E,6220N6719N。读普尔河水系示意图,回答67题。6该河流()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C航运价值大 D以雨水补给为主7该河流开发力度不大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恶劣,市场需求有限B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C

4、地势平坦,水能资源匮乏D经济欠发达,技术力量薄弱【解析】 第6题,从河流水系发育形状可以判断该河流由南向北流。第7题,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漫长而寒冷,自然条件相当恶劣,流域人烟稀少,市场需求不大。【答案】 6.B7.A下表是某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下图是该流域三种区位因素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区位条件优越性增加。据此完成89题。年份耕地草地林地未开发地其他1980年55.0%4.9%19.8%15.4%4.9%2010年40.2%6.2%44.1%1.3%8.2%8与1980年相比,2010年该流域()A河流区位优势增强 B气候区位优势降低C地形区位优势降低 D

5、各区位因素不变9关于该流域开发方向,最可能的是()A大力实行梯级开发 B大力发展立体农业C大力发展有色冶金 D大力发展铁路运输【解析】 第8题,根据三种区位因素示意图判断,河流区位优势增强;气候区位优势也增强;地形区位优势增加的少,但也是增强;各区位因素均有变化。第9题,图中不能显示河流的落差大小,无法判断是否可以实行梯级开发;从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看,该地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可推断该地因地制宜,宜林种林、宜草种草大力发展立体农业;题目缺少资源条件,无法判断是否适宜大力发展有色冶金;该地的地形条件优势不明显,不适合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答案】 8.A9.B(2017宿州调研)读图,回答1011题

6、。10图示两条河流都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远远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最可能是()A地质不稳,工程建设质量低B科技水平低,设计不准确C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D地震多发,大坝毁损11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科技水平提高,核电成为该国主要能源B地势低平,水能资源不足,水电成本太高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D该国对生态环境问题非常重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解析】 第10题,乙图图示区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淤积,水库库容减少,从而影响大坝使用寿命。第11题,水坝建设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环境,导致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拆除

7、水坝主要是恢复原始的生态环境。【答案】 10.C11.D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2017泉州模拟)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W国曾是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流量分配春季夏秋冬季开发前的比例61%24%15%开发后的比例38%32%30%(1)说明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4)简析甲

8、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解析】 第(1)题,地势特点可以从地势起伏和倾斜方向回答。第(2)题,河流径流量大小受流域面积和降水量影响大,从此角度分析即可。第(3)题,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市场、机械化、交通、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可结合两地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第(4)题,从表中数据可知,该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特别是夏秋农作物耗水量大的季节水量少,不利于农业生产,结合田纳西河开发的意义回答即可。【答案】 (1)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向(东)南流。(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

9、;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3)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任答其中四点即可)(4)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13(28分)(2017池州模拟)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右上角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3)据图比较汉水

10、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4)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地区海拔高度的差异及河流的流向很容易判断地形为盆地(或平原)。第(2)题,河流上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使大量泥沙入河;河流水量丰富且变化大,沙滩的淤积速度变化也大;Q点处河道弯曲,流水的沉积作用显著。第(3)题,水文特征从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落差等方面比较。第(4)题,从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等方面回答。【答案】 (1)地形类型:盆地或平原。理由: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 m,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 m,多平原地形;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2)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变化大,沙洲、卵石滩淤积速度变化大;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3)南河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4)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