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B卷)(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1098254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B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B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B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B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B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B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B卷)(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测试题(B卷)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欧、亚两洲的交界处曾经存在着一个历经千年的古老帝国,它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这个国家是( )A.拜占庭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历经千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正确。2、法理概要中说:每个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至于出自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市民法与万民法的推行( )A.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圆 B.推动了

2、拜占庭帝国的民主制C.促进了罗马帝国工商业发展 D.为罗马帝国的扩张提供依据【答案】A【解析】市民法和万民法的推行,既照顾到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国情,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又有利于统一管理,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材料不能体现,均排除。3、中世纪早期,学者们的思想灵感来源于圣经和教会;11世纪初期,西欧的一些主教们在教区内组建学校,并邀请知名学者担当主讲教师;12世纪,教会学校已开设了法学、医学和神学等正式课程。上述材料反映了中世纪时基督教会( )A.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 B.对西欧政治制度的影响C.是西欧社会的宗教权威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答案】D【解析】由材料“学者们的思想灵感”“在教区内组

3、建学校”等信息可知,D项正确。其他选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4、下列中古西欧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是( )拜占庭帝国 法兰西王国英吉利王国 葡萄牙王国A. B. C. D.【答案】C【解析】拜占庭帝国控制东欧、西亚和北非地区,不属于西欧国家,排除,故C项正确。5、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精神领袖是( )A.拜占庭君士坦丁大帝 B.伊斯兰教的哈里发C.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 D.城市民主自由思想【答案】C【解析】精神领袖一般指亲教领袖,在当时的西欧,基督教是被广泛信奉的宗教,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故选C项。6、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当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

4、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农具和耕畜在领主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草地和牧场C.与庄园主或其他农奴发生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D.与庄园领主发生冲突后,可以随意离开领主庄园【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属于庄园领主所有,不得随意离开庄园,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7、“领主封臣关系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忠诚与否的关系,它有着深刻的经济因素。要解除关系意味着封土必须收回,显然没有重大的理由,封臣不会这样做。”这表明维系西欧封臣和封君的基础是( )A.土地 B.臣属 C.血缘 D.忠诚【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土地是领主封臣关系的重要的经济基础,A项正确。其

5、他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8、16世纪,伊凡四世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南部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他们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伊凡四世的改革(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 B.促进了沙俄工商业的发展脊咱C.使俄国进入农奴制社会 D.促进了莫斯科公国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国君直辖”“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可知,改革有利于打击大贵族,加强王权,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不能体现;1547年,沙皇俄国建立,D项错误。9、右图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面文字的含义是:万物非主,惟有

6、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 )A.阿拉伯国家形成后推行伊斯兰教B穆罕默德是沙特的最高宗教领袖C.宗教在阿拉伯发展中的特殊地位D.沙特阿拉伯王国至今仍迷信落后【答案】C【解析】从材料“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真主”“穆罕默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时,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以此为旗帜统一阿拉伯半岛,故选C项,排除A项。B、D两项说法错误。10、下列符合奥斯曼帝国说法的是( )13世纪兴起于小亚细亚半岛 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16世纪建跨亚非欧三洲帝国 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A. B. C. D.【答案】D【解析】中国的造纸术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排除,故D项正确。11、公元646年

7、新年伊始,天皇发布了改新之诏:废除氏姓世袭制度;把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这项改革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A.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 B.建立中央集权体制C.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D.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答案】B【解析】A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概括,不是“影响”,故排除;由材料“把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可知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C、D两项,故排除。12、日本幕府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掌握中央政府机构。幕府政治( )开始于公元12世纪 是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以武士为统治支柱 使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A. B. C. D.【答案】B【解析】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正确;由于庄园经济发展,

8、武士集团逐渐形成,正确;武士效忠幕府将军,正确;幕府时期各藩国有很大权力,错误。故选B项。13、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下列发生在朝鲜的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新罗统一朝鲜半岛 李成桂改国号为朝鲜仿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朝联合抗击日本侵略A. B. C. D.【答案】B【解析】发生于7世纪,发生于14世纪,统一后学习唐朝文化,发生于16世纪明朝时期。故选B项14、史料实证意识是历史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如果研究印度13世纪的历史,可以搜集( )A.笈多王朝时期的史料 B.清真寺建筑的历史C.印度教传播情况的记载 D.孔雀王朝时的记载【答案】B【解析】笈多王朝

9、建立于4世纪,印度教得到统治者支持而发展为印度主要宗教,故排除A、C两项;13世纪德里苏丹国家建立,伊斯兰教为国教,故B项正确;孔雀王朝建立于公元前3世纪,排除D项。15、以下遗址不属于美洲建筑艺术典型代表的是( )A.太阳金字塔 B.大津巴布韦城 C.马丘皮丘城 D.波南帕克神庙【答案】B【解析】大津巴布韦城是南非的建筑,不属于美洲,故选B项。16、G莫赫塔尔在非洲通史中说:“麦罗埃有一种独具一格的文明一直在发展繁荣,尽管它披着薄薄层埃及式的纱巾,它的非洲式的本质却一直保留不变。”据此推断麦罗埃( )A.属于古埃及文明 B.应有大量的文献C.应位于东非地区 D.工商外贸业发达【答案】C【解析

10、】材料“独具一格的文明”“尽管它披着薄薄一层埃及式的纱巾,它的非洲式的本质却一直保留不变”说明A项错误;B、D两项从材料不能推断;古埃及文明影响了尼罗河上游的文明,对其他非洲地区因撒哈拉沙漠的阻隔,影响较少,故C项正确。17、据铭文记载:阿克苏姆王国的一名地方行政官曾施予管辖区的百姓520坛啤酒和20600个面包。这说明阿克苏姆王国( )A.已进入封建制时代 B.进入鼎盛时代C.手工业有一定发展 D.信奉伊斯兰教【答案】C【解析】阿克苏姆王国时期处于奴隶制社会,故A项错误;B、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大量的“啤酒”“面包”表明了手工业发展状况,故C项正确。18、下表内容描述的是生活区域:尤卡坦半岛

11、文明成就:培植玉米有复杂的历史纪年使用表意文字20进位制( )A.阿兹特克文明 B.印加文明 C.玛雅文明 D.西非文明【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中内容均与玛雅文明相符,故C项正确。19、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与外界交往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A.尼罗河通道 B.撒哈拉沙漠商路C.印度洋航路 D.阿拉伯帝国征服【答案】D【解析】东部非洲主要通过尼罗河与埃及交往,通过红海和印度洋与阿拉伯、中国、印度等交往;西非通过撒哈拉商路与北非交往,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阿拉伯帝国版图不包括撒哈拉以南地区,放D项错误。20.古代非洲和古代美洲都曾创造灿烂的

12、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之处有( )由于自然环境阻碍而独立发展 各自文明发出展进程相对级慢,落后两大洲文明中都包含巨自石建筑 古代文明因殖民者入侵而消亡,A. B. C. D.【答案】A【解析】非洲因撒哈拉沙漠和印度洋、大西洋的阻隔,美洲东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阻隔,各自文明独立发展,正确;非洲、美洲虽有独立的文明,但到16世纪仍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或奴隶制时期,正确;南非和南美都有巨石建筑群,正确;美洲取第安人几平被杀光,文明中断,而非洲至今仍保留一些古代传统,错误。故选A项。21、大津巴布韦遗址规模之大令人惊讶,能建造这么大的建筑物说明( )建筑水平高超 农业比较发达铁制工具大量

13、使用 对外交流发达有有矿以发A. B. C. D.【答案】A【解析】能建造这么大的建筑物说明建筑水平高超,农业的发展是建筑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正确,A项正确。大津巴布韦由石块垒砌而成,无法体现铁制工具大量使用,且由其遗址规模也无法推出大津巴布韦对外交流发达,错误,排除B、C、D三项。22、在公元前900年一前400年美洲的奥尔梅克文明出土的16尊翡翠雕像,面孔酷似中国人,所体现的习俗是殷商所崇尚的。红色玉雕像后立着的玉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这些玉圭板上刻的正是殷人先祖的名号。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文明的渊源 B.文明的质变 C.文化的入侵 D.制度的演变【答案】A【解析】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奥尔梅克文明渊源于中国殷商文明。A项正确。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23、“是因为(这里)从事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