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3地球上的水专题训练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1098162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3地球上的水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3地球上的水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3地球上的水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3地球上的水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3地球上的水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3地球上的水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3地球上的水专题训练(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地球上的水高考命题规律2019年高考必备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命题角度1河流补给类型及其特征911911命题角度2水循环原理及应用671279678命题角度3洋流分布及其影响79命题角度4河流特征分析及水循环应用36(2),6分36(1),8分命题角度1河流补给类型及其特征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2018全国911)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3题。降

2、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H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 m3/s6254.4洪峰流量1 750 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强度大下渗少植被截流少A.B.C.D.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1.B2.B3.D解析第1题,考查植被的作用。由材料可知,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所以无法

3、减小降水变率,故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增加,植物根系增多,保持水土能力增加,地表径流含沙量减少,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获取由于植被增加导致该地降水量增大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增加,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大,地表径流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故D项错误。第2题,考查河流洪峰产生的原因。依据表中数据可知,第5次降水只有2天,历时时间较短,故错误;2天时间内降水量达到90.7毫米,相对比降水强度大,故正确;由于该月降雨天数较多,且连续性较强,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使下渗量减少,且该次降水强度大,历时短,地表径流增加,形成河流洪峰,故正确;由于植被覆盖率没有变化,植被截流量不变,故错

4、误。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B项。第3题,考查滑坡、泥石流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该地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由于该月降水频率高,降水量大,在植被覆盖坡面,因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使土壤摩擦力减小,坡度较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从而导致该次降水后含沙量极高,故D项正确;河流对河床侵蚀一直都存在,不可能导致河流含沙量突然增加,故A项错误;由于该次降水量为54.4毫米,相对较少,对沟谷侵蚀相对较弱,也不可能导致泥沙大量增加,故B项错误;因历次降水都对裸露坡面侵蚀作用较强,故由其导致泥沙含量不可能产生极高现象,故C项错误。(2015全国911)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

5、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第46题。ab4.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5.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6.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加深河道绿化河堤分段拦冰拓宽河道A.B.C.D.答案4.C5.B6.C解析第4题,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个月。第5题,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第6题,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

6、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顿河因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而被世人所熟悉。读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第12题。1.下图所示河流流量曲线与沃罗涅日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流量变化相似的是()A.B.C.D.2.与“静静的顿河”密切相关的水文特征是()流量较小且较稳定流经平原,流速较缓结冰期长,结冰后河面平静含沙量小,水质洁净A.B.C.D.答案1.D2.A解析第1题,顿河主要补给水源为积雪融水,因此春季径流量大。第2题,“静静的顿河”主要指顿河水流动时声音小,这主要是因为顿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

7、势起伏小,流速平缓;顿河流经地区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流量较少且稳定。(2018河北衡水中学一模)克兰河发源于新疆阿尔泰山南坡,河流全长265千米,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经苛苛苏湖流入额尔齐斯河,属额尔齐斯河的支流。读克兰河19591960年和20012005年年内径流过程变化图,完成第34题。3.从材料中信息推断,克兰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雨水、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C.冰川融水、地下水D.雨水、地下水4.21世纪初与20世纪50年代末相比,该区域()A.冬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暖B.冬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冷C.夏季降水更丰富,区域气候变暖D.春季降水更丰富,

8、区域气候变冷答案3.B4.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河流量偏小,春季河流流量开始增大,流量最高峰出现在春末夏初,夏季流量减少,因此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较少;该地位于阿尔泰山南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被强烈抬升,形成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稳定,不是主要类型。第4题,与19591960年流量均值相比,20012005年汛期提前,且流量更大。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说明季节性融水量大。所以与20世纪50年代末相比,21世纪初冬季降水更丰富,春季气温回升快。(2018湖南邵阳联考)水文地质剖面图是反映某一地段在一定垂直深度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它主要反映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

9、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等情况,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垂向变化等。下图是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水文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56题。5.被人们称为“人间瑶池”的黄龙,以其奇幻美丽的钙化池闻名于世,如“迎宾池”“争艳池”和“五彩池”,钙化池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A.雨水和地下水B.雨水和河流C.冰雪融水和河流D.冰雪融水和地下水6.黄龙是一个比较脆弱的水文地质景观。有研究表明黄龙景区钙化池目前正处在衰变退化阶段,导致其衰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加剧B.景区开发超载C.地下水位上升D.泉水溢出量减小答案5.A6.D解析第5题,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水文地质剖面图显示,山

10、体地下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沿着断裂带上升溢出地表形成泉水,并以地表径流形式沿沟直下,逐级注入“五彩池”“争艳池”和“迎宾池”。第6题,由上题可知,钙化池的补给水源为雨水和地下水。黄龙的兴衰取决于地下水的溢出状态,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景区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溢出量减小,钙化池景观呈衰退之势。(2018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班公错是青藏高原西部最大的内流湖,图2为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该湖泊东部地区水温数据。研究发现该区域湖泊水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交换季节差异明显。据此完成第79题。图1图27.推测班公错()A.流域降水丰富B.结冰期达半年C.湖水东淡西咸D.水位终年稳定8

11、.班公错东部湖水分层现象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推测班公错东部湖泊水体的分层可能导致()A.垂直方向水体交换活跃B.下层水体氧气含量充足C.上层水体水温明显下降D.下层水体水质趋于恶化答案7.C8.B9.D解析第7题,班公错位于青藏高原西部,该地属高原山地气候,流域内降水少;11月到次年4月为结冰期;湖泊东西狭长,河流多从东部入湖,东段因湖面开阔,河水补给量大,湖水东淡西咸;夏季有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位高,湖泊水位并不稳定。第8题,夏季由于太阳辐射强,表层湖水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而温度增高,因此湖水上部密度小;深层湖水盐度高、密度大,接受太阳辐射少,温度低,湖水

12、出现分层;进入冬季,湖水表层开始结冰,冰的阻隔使湖水不受风的影响,分层现象减弱;春季冰雪消融,表层湖水增温,与深层湖水温度相差不大,加之风力作用,湖水层次被打乱;秋季随着太阳辐射减弱,气温和上层水温下降,湖水密度增大,深层湖水变化不大,分层现象不明显。第9题,班公错东部湖泊水体的分层,使得湖水上下交换减弱,下层水体水质趋于恶化。(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二次联考)“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考察,然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千

13、克/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千克/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7倍之多。读下图,完成第1012题。渭河流域图10.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12.“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

14、合理开发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答案10.B11.D12.C解析第10题,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泾河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夏季河流泥沙含量最大。第11题,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泥沙含量减少,河水较清澈;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河水清澈;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其他季节含沙量小,水清澈;泾河的年均含沙量是渭河的7倍之多,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小,“泾浊渭清”,故D项正确。第12题,“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多,使泾河变混浊。(2018四川内江三诊)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输沙量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第1315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