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回扣基础微专题6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学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1096835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回扣基础微专题6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回扣基础微专题6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回扣基础微专题6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回扣基础微专题6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回扣基础微专题6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专题6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2时间变化(1)气温日变化:一天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2)气温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都要比大陆向后推迟一个月。3空间变化:对流层中,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全球气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北半球一月份同一纬度陆地温度比海洋低,七月份相反。暖流经过的海域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水温高,寒流相反。4逆温阻碍了空气的对流运动,阻碍烟尘、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

2、成并使能见度变低,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但逆温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利于高空飞行。(2018苏州实验中学月考)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12题。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A.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D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甲、乙两地气温数值大小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风带和洋流 B地形和纬度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洋流答案1.A2.D解析第1题,从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可看出,雨热不同期是其主要特征,同时气温最低月均温高于0,因此属于地中海气候。第2题,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从图中可以看出

3、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纬度基本相同,但海拔有较大差异,则可排除纬度因素,选择地形因素;再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甲沿岸有寒流经过。故D项正确。读“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完成35题。3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4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A010 B4060C7090 D10305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条件C下垫面性质 D热量来源和空气密度答案3.D4.B5.D解析第3题,图中横坐标表示纬度和月份,左侧纵坐标表示高度,右侧纵坐标表示气压,从图中可看出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是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高;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第4题,北半球1月表示冬季,由图中可看出平流层底部4060处气温接近40,而其他三项表示的区域气温均低于60。第5题,对流层热量来源于近地面,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空气越稀薄,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越弱,气温下降的越快。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