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课时规范练40世界主要国家中图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1096470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课时规范练40世界主要国家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课时规范练40世界主要国家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课时规范练40世界主要国家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课时规范练40世界主要国家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课时规范练40世界主要国家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课时规范练40世界主要国家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课时规范练40世界主要国家中图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40世界主要国家(2018四川成都模拟)一位去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A.对流活动强烈B.台风活动频繁C.西南季风强盛D.东北信风控制2.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B.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C.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下图为阿富汗游牧业迁移路线图。据此

2、完成第34题。3.阿富汗的气候特征是()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炎热干燥C.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4.据图中信息,下列推测最有可能的是()A.降水多少决定了游牧的迁移B.游牧迁移的时间是春、秋季C.甲为冬季牧场,乙为夏季牧场D.游牧迁移路线一般沿山脊行进下图为某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该国经济落后,粮食不能自给。据此完成第57题。5.该国夏季的盛行风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6.该国河流水文特点是()A.流速较慢B.年径流量较大C.水位较高D.流量季节变化小7.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该国适宜大规模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玉米B.水稻、高粱C.小

3、麦、玉米D.小麦、高粱荷兰在三角洲的各海湾口和许多分汊河口筑起设有闸门的堤坝,如下图所示,闸门打开或关闭依具体情况而定。据此完成第89题。8.当闸门全部关闭时()A.河水盐度将明显增加B.可防止风暴潮淹没低地C.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D.易于实施退田还海工程9.鹿特丹港成为世界著名港口的有利条件有()坚固的岩质海岸河海实现联运天然的避风港湾峡湾地貌港阔水深广阔的经济腹地A.B.C.D.(2017全国卷,68)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第 1012题。1

4、0.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1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1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韩国矿产匮乏,汽车、造船工业十分发达,图中的浦项有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基

5、地。据此完成第1314题。13.对图示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地形地势14.浦项市发展钢铁工业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煤、铁矿资源丰富接近消费市场发展较早,劳动力价格低海运便利,便于原料、产品运输A.B.C.D.15.(2018辽宁实验中学等部分重点中学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属温带海洋气候,个别年份夏季降水偏少。2016年1月,该岛发生了森林大火,扑救十分困难。专家指出:单靠消防员根本无法真正灭火,因为岛上的土壤变得干燥后会转变成易燃的“褐煤”(又称柴煤)。材料二塔斯马尼亚州是澳大利亚联邦唯一的岛州,制造业是该

6、州的主要产业,乳畜业、园艺业、渔业在全国都占有一定地位。霍巴特是塔斯马尼亚州的首府,现有人口20万,是各国南极科考征程中重要的补给站。材料三塔斯马尼亚岛略图。(1)指出这次火灾能否影响霍巴特,并说明理由。(2)说明塔斯马尼亚岛火灾难以扑灭的原因。(3)霍巴特是南极科考重要的补给站,除了优良港口外,请分析在霍巴特建南极科考补给站的有利条件。16.(2017全国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

7、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ab(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课时规范练40世界主要国家12.1.A2.D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巴厘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

8、热带地区,气温高,水汽充足,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因光照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A项正确。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地转偏向力小,因此无台风活动,B项错误。从纬度上看,该地位于南半球,而西南季风主要影响北半球,C项错误。东北信风位于北半球,因此不受其控制,D项错误。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时,正值下雨,因此此时光照不充足,A项错误。暖流位于海洋中,对陆地石缝冒热气没有影响,B项错误。该岛河流呈放射状水系,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地形与石缝冒热气没有关系,C项错误。石缝冒热气,说明地下有裂隙,地球内部的热能才会释放出来。巴厘岛地处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9、容易使岩层产生裂隙,释放地球内部的热能,D项正确。34.3.C4.B第3题,阿富汗位于西亚的伊朗高原,结合题干“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可得出阿富汗受海洋影响很小,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第4题,阿富汗海拔高,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比较明显;该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降水少;图中游牧迁移路线主要沿山谷行进;甲牧场位于河流上游方向,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乙牧场位于河流下游方向,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结合山地气候特征可得出甲为夏季牧场,乙为冬季牧场;游牧迁移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一般而言,游牧迁移不仅要考虑降水还要考虑气温等因素。57.5

10、.A6.B7.A第5题,图中的降水从西南向东北减少,夏季盛行西南风,A项正确。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的降水。第6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降水丰富,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项正确。第7题,该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适宜大规模种植喜高温多雨的水稻和玉米,A项正确。89.8.B9.C第8题,当闸门全部关闭时河水不受海水影响,盐度将明显降低,A项错;可防止风暴潮淹没低地,B项对;导致河流泥沙淤积增加,含沙量不会变,C项错;不利于实施退田还海工程,D项错。第9题,鹿特丹港成为世界著名港口的有利条件有便于河海实现

11、联运;海湾汊口较多,是天然的避风港湾;有广阔的经济腹地。1012.10.D11.A12.B本组题考查北非地区的地理特征。第10题,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泛滥区被肥沃淤泥覆盖,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故选D项(刀耕火种方式出现前,土地若有茂密的乔灌植被则无法直接耕种)。第11题,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是东非高原,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故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此外,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也可以推测出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第12题,注意题目中“周边区域引入”和“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材料可知,

12、尼罗河的泛滥期为每年的610月,故作物的生长期应为11月至次年5月,引入植物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并且是从周边地区引入,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最有可能,故选B项。1314.13.B14.D第13题,受纬度位置影响,该半岛7月均温南高北低;河流上游、地势高的地区气温低;受海陆位置影响,7月陆地增温快,气温高,26 等温线向北凸。第14题,浦项临近港口,利于原料、产品运输;韩国汽车、造船工业十分发达,对钢铁产品需求量大。15.答案 (1)能。理由:该地区位于40S以南,全年主要受西风带(西北风)控制。(2)夏季蒸发旺盛,气候干燥,降水较少;森林广布,土壤有机质含最高,可燃物质多,火势较大

13、:有西风影响,加快火势蔓延;人口较少,救援力有限。(3)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南极大陆较近;位于河口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食物供给充足;岛上(首府)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备。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风向对火灾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塔斯马尼亚岛地处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着火点位于其西北部,因此能被火灾影响。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火灾难以扑灭的原因。火灾难以扑灭的原因应从天气状况、火灾范围、火势、风力作用以及救援能力等方面考虑。由材料可知,该岛有的年份夏季降水少,森林大火发生时正值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该地森林广布,属温带落叶阔叶林,林区多枯枝落叶层,土壤有机质含最高,可燃物质多;图

14、中显示着火点数量多;地处西风带,风力加快火势蔓延;当地地广人稀,救援力有限。第(3)题,主要考查南极科考的物质补给。南极科考补给站的有利条件应考虑距离南极洲较近、补给物资、淡水资源充足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等。16.答案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 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

15、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解析 此题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区位因素,以及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第(1)题,解答此题需要看清限制性条件,“从气候角度分析”是本题的题眼。气候角度一般包括气温、光照、热量、降水等方面。日光温室主要在冬季使用。根据图b判断,该地冬季降水稍多但总量仍然很少,使用日光温室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冬季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 左右,低于农作物明显生长的温度(10 左右),使用日光温室可以提高温度,使蔬菜、瓜果生长。第(2)题,甲地纬度低,使用温室生产的蔬菜、瓜果成熟早、上市早、价格高。冬季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相对于纬度较高区域,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