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同步双测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基础测试A卷(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1096334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同步双测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基础测试A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同步双测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基础测试A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同步双测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基础测试A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同步双测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基础测试A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同步双测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基础测试A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同步双测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基础测试A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同步双测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基础测试A卷(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河北石家庄二中2019-2020学年期末)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的变化,始于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实行阳历,进行剪辫易服活动,C正确;A没有实行剪辫易服活动;B主要是主张,没有实行;D晚于辛亥革命。2(江苏省南阳中学2019-2020学年期中)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

2、五大【答案】C【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C,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3(辽宁大连二十四中2019-2020学年期末)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D【解析】“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的一番话。因此此次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D项正确。4(浙江省台州

3、中学2019-2020学年期末)下图是一张年历画,画中题诗:“人民公社顶呱呱,工农商学兵一家。人众财多好建设,工农业遍地开花。”此年历画应该出现在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一五”计划期间D“大跃进”时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人民公社顶呱呱,工农商学兵一家”可知指的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基本上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属于同一时期,D选项符合题意。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在19491952年,A选项排除。三大改造时期是在19531956年,B选项排除。“一五”计划期间是在19531957年,C选项排除。5(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期中)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

4、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A深圳B珠海C海南D浦东【答案】D【解析】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所以上海浦东是“箭头”最恰当的比喻,故选D项;深圳、珠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与“箭头”的比喻不符,故排除A、B项;海南是80年代设立的经济特区,并不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排除C项。6(黑龙江大庆一中2019-2020学年期末)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

5、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选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但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A选项错误;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概念,故B选项错误;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C。7(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月考)歌词云:“一九

6、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老人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B在闽粤沿海设经济特区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可知,老人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在闽粤沿海设经济特区。故答案为B项;A项的时间是1988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8(江苏徐州一中2019-2020学年期末)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

7、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发展外向型经济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其中当然也包括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仔细比较备选项,A B C三项均符合题意,但都包含在D项之中,所以D项最符合题意。9(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期中)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C

8、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答案】A【解析】“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这种说法是违背教育规律,体现了想迅速改变教育现状的盲目冒进思想,联系材料时间“1958年”和所学知识可知符合大跃进的表现,故答案为A。题干中没有体现教育有效性大为提高,排除B。我国到2002年才宣布扫除了文盲,C错误。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10(山西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期末)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A解放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D【解析】三大改造的

9、基本完成意味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而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所以到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基本确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故选D;AB意味着我国迎来新民主主义社会,C只意味着我国确立起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故排除。11(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2019-2020学年月考)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答案】B

10、【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春天”是指改革开放,“老人”是指邓小平,“画了一个圈”是指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故B项正确。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是在198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当时深圳还没有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很落后,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显然不符合史实,C错误。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分别是1997年和199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安徽涡阳四中2019-2020学年期末) 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答案】D【解析】从图中的文字和数字可以看出,它反

11、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的有关内容,而“大跃进”的重要特点就是急于求成、浮夸成风,因此D项正确。13(山东青岛二中2019-2020学年调研) 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这里的“历史潮流”是指A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解析】1953-1956年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内容是进行公私合营,所以说同仁堂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答案为B;土地改革是1950年,A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1958年,CD错误;14(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

12、0学年期中)“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南方谈话”的热词应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本质是十四大召开前解决的,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之一,随后中共十四大确定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二者成为当时的热词,B项正确。A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内容,排除;C项属于1997年中共十五大,排除;D项

13、属于2002年中共十六大,排除。15(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期末)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B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C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由“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结合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变的是土地的经营方式等,不变的是土地的集体所有制,A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材料所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业的要求,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河北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调研)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春天的故事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15、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2)概括指出材料二包含的基本思想。(3)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二,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什么发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邓小平。改革开放。(2)不能以计划和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了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构想。(3)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说明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解析】(1) 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时间信息(1979)入手分析,结合“中国的南海边”,“老人”应是邓小平,而“春天”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2)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